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决定教师工作动机高低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意愿、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从与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紧密相关的课堂管理、教材处理、教学技巧与策略的应用、师生家长的互动、教学效果评价、一般教学效能感六个方面分析性别、教龄、学校类型和职业态度对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运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对滇西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调查及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滇西小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总体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滇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滇西小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的学校类型差异显著;教龄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重要的教师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滇西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蒙古族中小学教师中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68名蒙古族中小学教师为被试对象,对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分析了蒙古族中小学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结果表明,中文版GSES在蒙古族中小学教师的测试中具有很高的信度,反映出稳定的构想效度,其单维性得到进一步证实;蒙古族中小学教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与性别、年龄、教龄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运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对江西10所高校107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明显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性别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项均无显著影响,教龄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对江西10所高校107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明显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性别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各项均无显著影响,教龄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重庆地区46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地区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教师,中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在教龄方面的变化趋势为随着教龄的增加,自我效能感也不断提高;在职务方面则为递减的趋势,即学校领导自我效能感最高,班主任其次,一般教师最低。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和教师工作满意量表为测量工具,以北京市411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强度和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满意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的教师相比,中国教师没有报告高水平的职业倦怠,他们的情绪耗竭水平更低。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不受性别、所在学校、地区以及是否教毕业班的影响。年轻教师比更大年龄教师体验更大程度的性格解体,以及更低的个人成就感。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有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学历高的教师比学历低的教师有更多的个人成就感。另外,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因素如工作强度、领导关系和同事关系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大,工资收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较小,个人因素如自我实现对职业倦怠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3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学业情绪不存在年级差异,大学生学业情绪存在性别、专业显著差异;(2)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3)自豪、兴趣、放松、学业情绪维度中的积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高唤醒情绪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说明学业情绪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关系,学业情绪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北京市朝阳区465名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倦怠和工作满意度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班主任的工作倦怠程度较低;2.班主任的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内在满意度要高于外在满意度;3.农村示范校班主任的工作倦怠程度高于其他类型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满意度低于其他类型学校的班主任;4.班主任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对工作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欣 《科技资讯》2014,(30):234-234
目的分析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和自我效能感自测表对医学院的学生做相关情况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医学生(137.49±15.31)的得分高于正常情况(134.81±15.24),同时其能力在学生的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和城乡上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弱正关联,自我效能感得分最高的情感管理能力为(3.78±0.46),高于自我效能感最低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分(3.43±0.45)。结论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医学生,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显得更优秀。  相似文献   

11.
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永州市中小学学生和体育、艺术教师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永州市中小学学生性别结构随学段增高,男女性别比例呈减少趋势,参加体育、艺术活动频数随学段的升高而减少,自愿参加体育、艺术活动方式的比例随学段的升高而升高;永州市体育、艺术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体育艺术教师趋于年轻化,教龄在10年及以下至20年的教师占85.9%,职称结构不合理且偏低,学历结构中大专和中专学历占78.3%,技术等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平意识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中部六省的600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公平感等四个维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不同学段和不同区域的教师在教育公平意识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前中部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平意识状况,并有其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问卷"(STVC)开展问卷调查,以揭示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1)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不同群体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及各维度得分具有显著差异;(3)是否骨干教师、工作年限、学校类型及性别、是否班主任等变量依次对教师职业使命感产生不同程度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中小学教师幸福观的内涵置于积极教育的视阈之下,结合对西藏1535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调查,描绘了西藏教师的幸福观:(1)排在幸福第一位的是身体健康,其后依次是受人尊敬、时间自由、被人需要、生活体面以及待遇优厚;(2)幸福观的某些内容在性别、城乡、从教时间和海拔上具有显著差异;(3)将身体健康视作幸福的西藏中小学教师没有性别、城乡、教龄和海拔差异。基于此,提出以下西藏教师幸福指数提升路径:第一,从政府层面提供保障,成为幸福的守护者;第二,从学校层面孕育环境,成为幸福的培育者;第三,培养教师的幸福能力,使之成为幸福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教师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问卷与综合幸福问卷对某高校104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教师心理资本自我效能、乐观、坚韧性三维度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希望维度在职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只有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学历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年收入、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教师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坚韧性三维度与总体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心理资本对幸福感有显著预测力,心理资本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学术科研、工作负荷、组织功能维度)与总体幸福感之间有显著负相关,表明工作压力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结论: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大学教师幸福感有一定影响,适当缓解工作压力,发展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教师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平顶山市22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4.3%;(2)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学教师好;(3)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年龄上和所教课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西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采用《教师工作满意量表》对144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工作满意调查.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较高;西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性别、教龄、学历、教学科目、职务、职称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西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总体较高,且受性别、教龄、学历、所教科目、职称、职务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一般教学效能感(GTE)、个人教学效能感(PTE)与教师焦虑、压力、职业倦怠关系的考察增进对影响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的理解。方法:经过因素分析将中文教学效能感量表、TES(教师效能感量表)相结合以保证GTE、PTE测量的信、效度。以OSTES(俄亥俄州教师效能感量表)做校标,进一步检验PTE的效度。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教师工作压力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测量教师心理健康状态。474名来自贵州、山东两省15所中学的老师完成了测试。结果:GTE与PTE相关系数-0.02,是相互独立的心理变量。GTE与状态、特质焦虑、教师压力、职业倦怠相关系数-0.31、-0.35、-0.46、-0.51,都有极其显著的统计意义。而PTE与它们的相关系数从-0.04到-0.13,没有显著统计意义或有但非常微弱。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些发现。多元方差分析表明GTE和PTE对教师心理健康变量的影响有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当前环境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远大于个人教学能力因素。低GTE水平提示低心理健康水平并掩盖PTE和心理健康的相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其结果为(1)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助教及以下职称的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2)讲师及以上职称教师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助教及以下体育教师的成就感.(3)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负向预测情绪衰竭,解释率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并比较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在这种作用上的差异.方法:以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对其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效能主要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同时也对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的个别因子产生直接影响,应对效能区别于教学效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变量;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中的非人性化、情绪衰竭、认知枯竭因子,并直接影响个人成就感因子;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则直接影响非人性化因子,并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四个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