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7年以来,埇桥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农村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围绕着全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在蔬菜种植、麻鸡选育、种猪推广、香稻开发、黄桃扩繁等方面建立了10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示范点,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充分发挥了科技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为我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要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为核心,逐步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加大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和示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对农民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业,根本在科技和人才。农林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成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源泉.更应主动融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把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刘东 《科技潮》2006,(8):1-1
当前,北京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探索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伴随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宏观形势和  相似文献   

6.
梁素田 《甘肃科技》2010,26(2):14-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认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理清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思路,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就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十五”期间,我省开展了农村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根据省财政厅有关规定,最近科技厅委托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对2001~2004年批建的27个农社方面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进行了绩效考评,结果显示27个农社类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成效十分明显,为当地的千家万户农民和千万个农民办的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有效的科技服务,增强了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大力发展我省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升地方农业支柱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于意见》和我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人事厅、省农委、省财政厅在全省联合开展农村科技特派行动试点工作。8月3日.省科技厅在辽阳县组织召开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研讨会.深入研讨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才和技术进入农业生产一线,鼓励广大农村科技人员在基层服务和创业,促进农村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状况及主要特点 近些年来,经过昌平区镇两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昌平区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多成份、多领域竞相发展的好势头。目前,昌平全区已组建农业科技服务组织134个,经营范围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多个领域,拥有会员1.9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6%,人均年收入7220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近2000元。  相似文献   

10.
社会要协调发展,农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找准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以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科技》2009,(2):38-39
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了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扩大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温室保护地的种植面积.加强了对农民运用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完善了奶牛小区的建设,聘请科技特派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菜农提供可靠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加速农业和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何萱  张琦 《广东科技》2008,(23):61-61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亦是掀起新农村建设浪潮的三十年。 星火计划、信息直通车、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批科技专项围绕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任务,为我们彩绘了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山西省农科院通过搭建技术推广平台、开展"农民科技日"活动、开设专家服务热线、提供农业科技自助餐、组织科技培训和宣传、实施农村技术承包项目、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为全省农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刘勇 《汉中科技》2006,(4):7-8,12
南郑是一个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全县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在生物资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培育、农业科技重点项目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专业人才和农民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紧紧围绕县委十二届四次全委会确定的“以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的战略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强化一个意识,突出两个带动,健全三个体系,实施四大工程,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天津科技》2006,33(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出发,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增强农村发展的后劲,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民科技致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及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等,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科技进步为“三农”提供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近日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农村始终是难点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求.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改变和提升传统的生产方式,为此,要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将科技直接导入农村。文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11月11日,太原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技术经验交流会召开。此次会议在总结太原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上,立足实际,强调要进一步整合城乡农业科技资源,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类农村科技服务向体系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构建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及时贯彻省农村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我市农村科技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情况,总结交流各地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为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出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的办法和措施打下基础,重点探讨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延伸,抓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模养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文从84-方面阐述如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本刊摘登第三、四、六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