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现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教授,在其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曾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位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位28岁左右的白领女性来访者小A,她在短短5年时间内换了将近10次工作,而且每次换工作的原因总是跟"拖延"直接相关,并且换工作不是因为她拖延了  相似文献   

2.
齐国的社会和谐思想,起源于史前先民的贵和思想,以管子、晏子为代表。管子的和谐思想异常丰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在人际关系方面,他提出了"人和"概念;在人自身和谐方面,他强调"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和谐"一词,就最早出现在《管子》里。晏子的和谐思想也很别具一格,他最早提出了"六顺"、"和而不同"、"权有无,均贫富"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冒富大叔"引导他走上致富的路影片《月亮湾的笑声》正在张桥上演,银幕下的老老少少不时发出开怀大笑,这是一部喜剧片,但编导的深意似乎并不仅只让人们开怀大笑,笑声后面,似乎还蕴含着更深的哲理、观众中有一位中年汉子却没有笑,他正若有所思,他的思想已游离于剧情之外,从冒富大叔的身上,他得到了启示,汲取了力量,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脚踏实地,勤劳致富。他就是张仁根。当时,靠着几笔小生意,他已成为张桥镇小有名气的"大款"级人物,曾引来多少艳羡的目光,当他将眼光转向乡亲,正在为温饱而奔走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你面对他的时候,你会被吸引、被鼓舞。贺阳身上有一种力量,这是人格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我把这种力量叫做"场"。当你走近贺阳的"场",你就不得不进入他的世界。你在发现他的时候,也就发现了新的自己。我和贺阳结识,还是他在北京市体改委任副主任的时候。从政府官员的角度看,他也是有魅力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得好,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很勤奋。繁忙的公务并不妨碍他多方面地学习和研究,报刊上常见他的文章发表。他也是我们刊物的热心作者,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寄给我们。他的口碑是很好的。但是,他又不大像一般的官员。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气度,他的语言,以及他与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们在一起时的那种融洽状态,都使人感觉他更像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是那种敏于理念又急于把理念付诸实践的人。后来听说他要到国家体改委去当司长,用一般人的说法是要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伙伴点评(成长导师:胡慧)臧耘在创业中遭遇了现实,然而一直怀抱梦想。这份梦想的力量让他独自支撑公司五年,这份梦想的力量让父母看到了他的决心,这份梦想的力量还让他迎来了爱情。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需要。"存在感听上去虚无缥缈,现实中检验的句式就是"我怎样故我在",这里的"怎样"可以是"思",可以是"爱",可以是"被看见"等  相似文献   

6.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相似文献   

7.
张伟 《科技信息》2011,(19):I0218-I0219
宋江人物的命运悲剧一方面显示了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以及某种根深蒂固的力量,使得生存其间的个体生命无法挣脱命运的天罗地网。另一方面,宋江的"保义"思想里有一种自认卑贱的奴才思想。这种思想使宋江经常处于罪与无罪矛盾中,他在处理维持统治秩序的"忠"与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义"的关系时,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强势知识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容易带来误导。现在全球都谈知识经济,"知识就是力量"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中国古代书生大多手缚鸡之力,若中不了科举,任你饱读诗书,亦无力量可言。相反,知识使人迂腐,知识使人软弱,知识使人穷酸的例子至今仍然遍地都是。显然,并非所有知识都是力量。那么,什么知识才是力量呢?为了区别无用的知识、腐朽的知识,我为那些使人产生力量的知识做了一次"CI",称为强势知识。强势知识就是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的知识。许多人之所以失业,并非没有知识,而是学而无用。哪怕你有硕士、博士文凭,只要你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弱势知识、零势知识,你就可能找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的发展始终有一种精神让人振奋、有一种力量令人鼓舞,这就是求"新"、求"变"。在求"新"、求"变"的理念中,一项项创新的成果接踵而来,一个个科技的惊喜扑面而至。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文明正是通过"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双重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形态嬗变。这是一个科技让人轻松喜悦的年代,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天堑变通途,天涯若比邻,视频、  相似文献   

10.
严正 《科技信息》2007,(22):118-120
黄宗羲的个人经历和学术造诣使得他在面对明末清初的高度集权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时能够在反思中国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突破传统的观点,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的法治思想的渊源其实来自中国传统思想,但同时暗合了一些近代西方法治思想。在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上,他明确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他认为善法是"天下之法",而"一家之法"非法,即恶法非法;然后又主张君与臣平等,"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的平等观,并设想了设置宰相和学校议政两个具体的制度。他的法治思想有时代进步性,认为必须限制权力、分散权力,制衡权力,这样的权力才能为"天下万民"服务,才不至于成为谋"一姓之私"的工具。但也体现了局限性。本文试图对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作别一解读。  相似文献   

11.
安康康  魏超然 《科技信息》2011,(28):126-126,124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为了摆脱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先进的中国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地主阶级的开明人士,林则徐是一位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主张和实践措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 ,同样有美学家的眼光和胆识。他的审美观是其美学思想的基础和基石 :尚崇高美 ,使史传人物显露了外在力量美和内在雄浑美 ;尚悲剧美 ,高昂了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激荡冲决的力量 ;尚悲慨美 ,表现了主体的自由精神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伟大。司马迁的审美观是他的个体精神与时代精神交汇的审美意识的升华与反映  相似文献   

13.
池田大作每年发表"和平倡言",其一以贯之的思索脉络始终以"人"的"精神"、"人类"的和平、时代精神、世界精神、地球文明为主题.他关心的是人,是生命,是人的精神,是人类的共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是"地球文明".池田思想的构成及其表述多以对话展开而不断创造,多为开放、流动的思想表述文本.但通过"和平倡言",池田以彻底自我省察,遍历哲学思想,以宗教思想家睿智的思索,建构了他和平思想的体系,"和平倡言"文本就是池田和平思想最充实完整的具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年他崇尚“心力”的作用,并把这种主观精神的放大用在战争年代的“人比武器重要”的思想中。后来他设计新社会的蓝图,着重对人的精神改造,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纯粹的人”,故而重视榜样的力量,依道德自律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当他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后,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角度高度概括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即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所有制问题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曾经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5):I0001-I0001
17世纪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人只是一根芦苇,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的生物,但这是会思想的芦苇。一滴水可致他死命。但是即使整个宇宙来反对他,他仍然高于自己所有的凶手,因为他能够认识死亡,而盲目的力量是没有意识的。所以我们的全部优点就在于我们能够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学习了他的卓越的话文教育论著。这些论著的一个光辉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观。以学生为本位,就是语文教育须高度重视其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就是要始终把学生当作一切教学活动和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主导性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在叶圣陶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无论是他对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他在从事语文教学、教材编写和教育行政领导工作等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他是深耕传染病领域三十余载的资深专家,也是战"疫"期间"打满全场"的白衣战将.尽管名片上的职务已达十余个,他却始终将"医生"一职视作自己最重要的身份.在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的发布仪式上,当他以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出"我的目标是发挥全部力量,让乙肝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彻底治愈"时,全场掌声雷动.他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观念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一种思维方式,发端于孔子.孔子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命"与"天"、"仁"与"人"之间的本质联系,把"天"、"人"观念理论化、哲学化了,并由此确立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两个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华亭 《世界博览》2012,(9):78-79
正美国"富二代"的中国禅心汉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作家、行者,都是他,又都不是他。他很佩服徐霞客,也想通过旅行的方式了解中国不一样的文化脚踏一双黑色布鞋,肩背一只黄色僧包,自1989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这身装扮就是比尔·波特的"标准配置"。一把大胡子留了十几年,几乎成了他的标志。可他却说,那是因为刮胡子很痛,也麻烦,懒得刮,却也没有特意留。他是一个很难贴上标签的、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的人。他说:"我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但我还是一个修行人。"  相似文献   

20.
再论新实践美学的几个关键命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芳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2):23-25,49
新实践美学自出现伊始,便不断遭受着各方面的诘问和质疑,但是,新实践美学以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的观点为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生命力.进入21世纪后,在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接触中,国内一些青年学者接受了这些思想并以之为武器对新实践美学发起新一轮的攻击,但新实践美学也在讨论中不断得以反思和发展,变得更具生命力.在几次论战中,更是坚定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念以及将实践划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的思想.新实践美学的生命力就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