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小主持人:老师,这一次讲课内容是什么?主讲老师:上一次,我们讲了作文就是写话。那么,一个人每天想说的话很多,是不是都可以进入作文呢?不可以。必须有选择,一定要选择那些最有意义,最能表达自己思想的话来写。这就是选材。作文选材很重要,它决定一篇文章的成败与得失。小主持人:老师,你能不能给同学们讲具体一点?  相似文献   

2.
正小主持人:老师,这次讲课标题挺吓人的,平什么乱哪?主讲老师:平作文之乱。听起来,这种说法有点可怕,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强调而已。因为,我们有的同学作文实在太乱了!颠三倒四,文理大大地不顺!在这一次演习中,就要解决这些乱子。我先来说n个同学的作文,大家看看,作文中乱子出在哪儿。"……突然,有一种想法:我一直生活在一群小偷  相似文献   

3.
正王老师拿着两个鸡蛋,笑眯眯地问大家:"我手里有两个鸡蛋,有一个是熟的,谁能找出它?"可是,这两个鸡蛋好像双胞胎,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一位调皮的同学大声说:"我们把鸡蛋摔破,就知道了嘛!"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这个方法不错,但这叫验证,不叫辨别。"王老师笑呵呵地说,"谁能在不摔破鸡蛋的前提下找出熟鸡蛋呢?"  相似文献   

4.
正闫老师:同学们,唐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为我们介绍了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怎么描写美丽的小池的呢?小东:诗人分别写到了泉眼、小荷、溪水、尖尖角、蜻蜓等景物。闫老师:那么,这些景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小西:小,它们都可以用"小"来形容。闫老师:非常好。其实,这个"小"字在这首诗的  相似文献   

5.
谁画的画     
正杨老师:同学们,读完《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谁能告诉我这幅画是谁画的?于雨暄:蓝天上的大雁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告诉我们秋天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的。杨老师: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说秋天的图画是勤劳的人们画出来的呢?李小光:勤劳的人们在山上种了很多梨树,梨树结出的果子像一个个小灯笼。罗怡恬:勤劳的人们在山上种了很多苹果树,苹果树结出的果子像小朋友红红的脸蛋。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胡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小红参加数学比赛,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同学说,是40人;有的说,是39人;还有一个同学说,是51人……胡老师微笑着说:"做了下面的游戏,同学们就知道谁对谁错了。"胡老师说:"假如江禹雄参加数学比赛,要与参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他一共握了5次手。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胡老师接着请江禹雄与其他5个同学做握手的游戏。看完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共有6人参加比赛。"胡老师要我们说出理由。  相似文献   

7.
正小主持人:老师,我看你这次给我们列出的题目叫"‘菲尔丁’让你一边说话",谁叫菲尔丁呀?快给大家讲讲吧。主讲老师:好。其实这次要讲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作文中的旁白、插话怎么写。英国一个叫"菲尔丁"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的旁白、插话写得非常多,也写得非常好,后来就把文中的旁白、插话叫做"菲尔丁"。小主持人:噢,我明白了,就是作文的旁白与插话。老师你说旁白与插  相似文献   

8.
方舟子 《科学世界》2013,(12):79-81
不久前,一位退休多年的"农业专家"在媒体上发布了惊人言论:"转基因有两个软肋,第一个就是所谓‘增产’。报纸上老在说转基因能增产、能高产,这是最能唬人的。事实上转基因不增产,更谈不上高产。第二个软肋就是所谓‘抗虫基因’。这也是骗人的。它解决不了生产上用农药的问题。"那么转基因作物究竟能不能增产、抗虫呢?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转基因作物能不能抗虫?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很奇怪,因为现在种植最多的转基因作物就是抗虫转基因作物。它们转入的外源基因,来自于一种叫做"苏云金芽孢杆菌"(学  相似文献   

9.
正小主持人:各位同学,无论你是在读小学还是初中,面前都有一道坎,那就是写作文,今天,我们请老师给我们讲讲新思维作文的写作技巧。好了,演讲开始,老师您请。主讲老师: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写作文看成一种负担,不要看到作文题就像吞下一颗小妖果似的难受。其实"作文"这个词,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写话。如果我们不要将写作文看成是正而八经地在创作文章,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把它当做"写话"来对待,那就轻松得多,就像嘴里衔了块大白  相似文献   

10.
清阳 《青年科学》2008,(6):21-21
人有几个鼻孔?两个?四个?六个?是四个。两个你能看见,两个你看不见。这一发现来自对鱼类呼吸的观察。鱼类从水中获得氧气。它们大多数都有两对鼻孔,朝前的一对进水,后面的一对排水。问题是,假如人类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那么另一对鼻孔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人类这对鼻孔已经退化到了脑袋的内部,被称为"后鼻孔",希腊语叫做"漏斗"。这对鼻孔  相似文献   

11.
正小主持人:老师,您讲的是上次作文开头,这一次是不是要讲作文结尾?主讲老师:对。这一次谈谈作文如何写好结尾。自古以来,中国人做文章就很讲究结尾,把整篇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段,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文章的开头,就像绣花一样,慢慢绣出一个美丽的凤头来。豹尾什么意思?豹子尾巴总是高高竖起,很有劲的,就像一面旗帜。就是说,文章的结尾一点不能拖沓。有一句话叫"见好就收"。  相似文献   

12.
正小主持人:老师,这一次讲课标题很美,具体是什么内容?主讲老师:这一次,针对作文中如何举例展开演习。我们在写作文时,尤其写议论文,常常要举例加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些小例子,就像你播种的一片绿色文字在草地上开出的小花,使文章显得更丰满、充实,更美。要说的第一点,举例一定要恰当。浙江一位同学给我一篇作文,题目叫《捉黄鳝》。这篇作文写得很生动,他在文中举了这个例子:"……一会,朱以明发现大约二三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洞口,在不停地往外冒浑水。我想,那个洞,一定与我们捅的这个洞,暗中相通,是狡猾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小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到齐了,我们开始讲课吧。主讲老师:好的。这一次,我想要着重说一说写作文如何自如地运用好语言,如何把话说好,说得通顺流畅,说得让别人爱听。在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里,每一单元都有"写作·口头交际"这样  相似文献   

14.
袁宇星 《少儿科技》2008,(10):30-30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竟然还没来上课。我想:咦,老师是要给我们准备什么吗?果然,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后,便神秘地对我们说:"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大家猜猜是什么?"经过老师的几次提醒后,同学们终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上,王老师把一道数学题写到了黑板上: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如下图1)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求这两个长方形面积之比。你有多少种解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为思路单一、呆板。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很大成分是存在着思维定势的影响。下面分析思维定势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以及我们在教学中所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思维定势造成对命题条件的忽视学生解答问题时 ,有一种定势 ,希望运用大脑皮层中储存的原解答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活动。但是 ,当两个问题形似质异时 ,如果不能分辨出它们的区别 ,抵制思维定势的影响 ,就容易导致照搬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来解决条件变化了的新问题 ,表现出对数学条件的混淆。如 :解方程x2 (-…  相似文献   

17.
幽你一默     
正小主持人:我们许多同学都想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幽默一些,生动一些,可总是幽默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老师?这次讲课内容可否给我们讲讲这个?主讲老师:其实,幽默是一种技巧,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简单地说,幽默就是说俏皮话。既然是俏皮话,就得分场合、分对象说,不能乱说俏皮话,乱幽默。不该幽默的你也幽上一默,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写作文时,能适当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上,老师说:“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游戏。”同学们听了一个个都兴奋不已。游戏的名字叫做“卡片游戏”,将标有1~10的十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次取出前4张按原有顺序放到后面,需要操作多少次1号卡片才能回到第一张的位置?老师刚介绍完游戏规则,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教  相似文献   

19.
魏景 《少儿科技》2014,(4):28-29
<正>细心的同学也许会发现:诸如"体积"、"空间"、"质量"、"力"、"光"、"色",这些常被物理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词和字,也经常挂在美术老师的嘴边。物理与美术,这两门看似南辕北辙的学科会有联系吗?1897年,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创作了一幅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图1)的油画作品。在这幅画中,高更用树木、花草、果实等植物形象来表现时间和生命的消逝,并问出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数学课上,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道题:一根细钢管,第一次1,第二次用去1米,哪次用去的长一些?77"一样长。"邓老师刚一写完,我便脱口而出。"不会这么简单吧,再仔细想一想。"邓老师微笑着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