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三维激光彩色扫描仪中物体表面色彩信息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维激光彩色扫描仪中获得物体表面色彩信息的方法,针对装置特点,研究了在彩色扫描图像序列中,物体表面采样点在激光入射面和相机主光轴面的成像对应关系,提出了利用采样点在相机主光轴面的像获得色彩信息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结构光测距装置中由于结构光源照射带来的色彩失真和物体表面复杂而造成侧面遮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彩色条纹结构光的物体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光的彩色条纹编码方法完成彩色投影图案的设计.将投影投射到待测量物体表面后,需要对获得的图像进行颜色区分来获得代码信息.基于阈值和HSI空间分色算法,研究了彩色编码中8种颜色的有效区分方法.得到投影图像中条纹的代码信息后,利用摄像机和投影仪的参数计算物体的三维信息.研究了摄像机和投影仪标定以及物体三维信息的计算方法,进而研究了基于样条插值的物体表面三维重建方法.利用提出的方法对石膏模型和人手表面进行三维测量与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建精度和良好的实时性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结合距离相机获取人脸空间信息的精确性和数码相机获取人脸颜色信息的方便性,提出了一种彩色人脸的三维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人脸的空间坐标信息和人脸颜色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空间采样点的颜色信息;然后,进行采样点之间的插值,重建三维人脸的平滑表面.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彩色人脸的三维模型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针对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图像生成速度慢、重建精度低以及波前调制器件调制性能受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真实物体的彩色全息三维实时显示系统.首先,利用深度相机采集真实物体的三维信息;其次,在采集端构建三维显著物体检测模型,采用显著性检测滤除冗余背景信息,获得准确的点云信息;最后,利用分割型点云网格化(segmented point cloud gridding, S-PCG)算法快速生成全息图,完成彩色全息三维实时显示系统的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全息系统的计算复杂度,提升采集端实时图像处理速度和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相交曲线的立体匹配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十字激光的手持式扫描系统的立体匹配算法.该系统首先通过激光发射器投射的十字激光线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投射激光线图像,从而获得问题的三维信息.为实现在世界坐标系下对扫描的刚体转换进行估计.利用八点算法求出两个相机之间的基本矩阵,再求出十字激光线上的对应匹配点,最后利用三角原理和曲面微分几何的相关知识对十字激光线进行三维提取.经实验验证,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匹配点求取错乱的问题,提高十字激光条纹的匹配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温度变化大的高温物体在CCD相机上成像时图像会发白或发黑,导致图像中物体特征被弱化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均值的彩色CCD相机自动调光方法.文中首先阐述了CCD相机成像时物体热辐射对图像灰度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彩色CCD相机采集的850~1200℃高温物体图像的特点,建立了RGB基色图像灰度均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一种自动调光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一帧预测图像来计算物体所在的温度区间和最佳积分时间,根据最佳积分时间采集彩色图像,按照温度区间提取彩色图像对应的基色灰度图,并将其作为后续处理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光方法对温度变化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基于此方法的彩色CCD相机能采集到具有稳定灰度值的高温物体图像,有利于高温物体的几何测量和表面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7.
彩色编码结构光测量水中物体的三维面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利用彩色编码结构光和光线追迹算法测量水中物体三维面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投影仪投出经过彩色编码的颜色条纹来调制物体的三维信息,摄像机拍摄回物体表面的变形条纹图,然后根据光线追迹算法分别追踪摄像机和投影仪的光线来计算物体的三维面形信息,即可恢复出物体的三维面形.用这种方法计算物体的三维面形只需要拍摄一幅图像,因此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测量速度并降低了系统成本.利用文中方法在3DS MAX软件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用于神光II激光装置的X光针孔相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用于神光II激光装置的X光针孔相机。在神光II激光装置上,作为主要设备的X光针孔相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神光II激光装置惯性约束聚变(ICF)进行研究的X光针孔相机及利用该相机在ICF相关研究中获得典型的实验结果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研制了用于神光Ⅱ激光装置的X光针孔相机。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作为主要设备的X光针孔相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神光Ⅱ激光装置惯性约束聚变(ICF)进行研究的X光针孔相机及利用该相机在ICF相关研究中获得典型的实验结果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为快速、有效、准确获取三维空间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全天侯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并获取高精度的物体表面点的三维信息及反射率信息,从而快速实现物体的三维重建.然而,由于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仪器本身技术的限制以及外界的影响,使得外业采集的点云数据的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后续的点云数据处理变得复杂且缓慢,甚至使得最终生成的三维模型与实际物体不一致.主要针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量过程中存在的测距误差、测角误差以及误差来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构建了点位误差模型,为提高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给出Novikov color代数、 Tortken color和Jordan color代数的定义, 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证明了有单位元的Tortken color代数是结合的, 也是color交换的. 给出Novikov color代数和Tortken color代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利用Novikov color代数构造Tortken color代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化工产品应用SRICI计算机进行测色和配工作,并利用Kubelka-Munk方程式对光吸收系数K和光散射系数S进行求解,通过计算机配色提出色差控制范围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单色实地印刷品颜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忽略油墨的渗透作用,可将实地印刷品看作是由油墨层、纸张层、纸张-空气界面层以及油墨-空气界面层等叠加而成的多层结构.考虑到纸张的半透明性以及纸张与背衬之间的非光学接触,本文建立了一种单色实地印刷品颜色预测模型.首先,描述了单色实地印刷品的多层结构,列出光通量在各层之间的传递方程;其次,利用在几种不透明背衬条件下单色实地印刷品的光谱反射率,拟合出纸张和油墨的光学特性;最后预测了单色实地印刷品下垫其他背衬时的光谱反射率.实验中所有样品的预测CIEDE2000色差均小于2,这表明无需测量纸张和油墨的光谱折射率,只要提供足够数量的不透明背衬,利用本文所建模型即可实现单色实地印刷品颜色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4.
定义了Leibniz color代数和Leibniz Poisson color代数, 并通过新定义的乘法运算得到了构造Leibniz color代数和Leibniz Poisson color代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平均色差计算机配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E^2D65+E^2A→min计算机配色方法。实验表明计算机配色方法在不同的光源照明时色差趋于平均。  相似文献   

16.
付宇翔 《科技信息》2013,(13):66-67,115
本文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对彩色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在图像去噪及抗干扰等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颜色目标检测时,采用基于RGB颜色矢量分析法的色标定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取得精准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基于校园网的搜索引擎来搜索学校局域网内的信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校园网内信息量不断增加,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提高搜索效率;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网络设计的限制,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不到局域网内的很多信息.在研究搜索引擎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ucene的校园网搜索引擎.测试表明,本系统能很好地完成用户的搜索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发展的多元态势所导致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矛盾对专业教学冲击、影响和原有教学体系中的缺陷、空白,使当前专业教育中对色彩教学的认识和理念存在着很大分歧和差异,由此滋生的自发行为与无序操作以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的缺乏致使教学失去应有的丰富内含和完整意义。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正确处理色彩语言媒介的主体性、语言功能的系统性、教学组织的科学性问题是其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电脑美术设计中PHOTO SHOP软件的几种色彩模式具有很强的色彩处理功能,但都是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颜色理论基础之上。了解一些颜色基础、PHOTO SHOP的色彩模式掌握PHOTO SHOP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进行色彩写生必须具有科学的光色变化观念,从客观物象当时当地的具体色彩实际出发,排除“固有色彩观念”的干扰,抛弃对“固有色”的盲目追求,以自然为师,努力表现一切被画物象极为丰富的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