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Cl5与Cl3CCHO加成后在低温下通入干燥的H2S/g,可制得Cl3CCHClOP(S)Cl2(1),(1)依次与取代苯酚、胺反应合成了12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标题化合物。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合成方法、波谱性质和生物活性的规律。结果表明该类硫逐磷酰胺的抑制植物生长活性较高,而硫逐磷酸酯的杀虫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由L-半胱氨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在Et3N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后者同3-(2-氧代环已基)丙酸在N,N-二环己基胺二亚胺(DCC)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N-3-(2-氧代环己基)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酯乙酯及光学活性的3-(2-氧代环己基)丙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最优构型与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苯基呋喃-3,4-二羧酸二甲酯(2)与格氏试剂苯基溴化镁等(3)反应,生成酮基酸酯2-苯基-4-苯甲酰基呋喃-3-羧酸甲酯(1)的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S—烷基—O—基硫代(赶)磷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探讨,并合成了八个这类化合物,它们都是文献上未曾报导过的。对其中某些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毒性和药效测定,并与其异构体O—烷基—O—(邻烷氧基羰基苯基)—硫代(逐)磷酰胺化合物进行了某些对比,发现两者在毒性和杀虫谱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N-(O,O-二烷基)磷酰化丙氨酸(DRP-Ala)在温和条件下与多元醇的反应,经31P-NMR、FAWMS证实,发生了成肽,成酯和酯交换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氧乙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达1.40×10^L.mol^-  相似文献   

7.
采用六甲基磷酰胺(HMPA)与UO2(NO2)2 6H2O反应合成了UO2(NO3)2 2HMPA,研究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HNMR谱。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U原子采用八配位,两个酰基上的氧原子与铀成直线,占据极向位置,来自NO3^-的四个配位氧和另外两个来自中性配体的氧处于平面位置,整个配位多面体中六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8.
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二酐和二氯磷酸-O-(1-氧-2,2,6,6-四甲基-4-哌啶醇酯)与多甘醇共缩聚年鉴是一系列三元共聚物配体及其钆(Ⅲ)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α-蒎烯为原料,经环氧化等一系列反应,将α-烷基-β-(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乙醇酯化得到乙酸[α-烷基-β-(2,2,3-三甲基-3-环戊烯基)乙基]酯(烷基为Me,Et,n-pr,i-Pr,n-Bu,i-Bu,s-Bu,n-Am,i-Am)共9个新化合物,通过波谱及色谱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及含量。  相似文献   

10.
烷基苯基环己基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烷基苯基环己基甲酸酯简便的合成方法,以4′-戊基联苯-4-甲酸为原料,经过选择性还原合成了顺式与反式4-(4′-戊基苯基)环己烷甲酸,讨论了顺式异构体转化为反式异构体的方法,用13CNMR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合成了通式为R-X-Y-COO-Z-R′,X,Y,Z为苯基或者环己烷环,五个烷基苯基环己基甲酸酯。用IR,NMR和MS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用DSC仪测定了它们的相变温度,由偏光显微镜确定了它们的相态,所有的化合物均具有液晶相。讨论了末端基团对化合物相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了10种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进而探讨了取代基结构与清除·OH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取代基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体积都对衍生物清除·OH活性有明显影响.含共轭或吸电子取代基二茂铁衍生物,半波电位(E_(1/2))较高,清除·OH活性较弱;而含给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E_(1/2)较低,清除·OH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2, 3, 4-三-(11-二茂铁基)十一烷氧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 红外及紫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循环伏安法(CV),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常规脉冲伏安法(NPV), 计时电流法(CA)和计时电量法(CC)研究了该物质的电化学行为, 测定了其电化学参数. 结果表明该二茂铁基两亲性分子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是由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 且三个二茂铁基团之间没有强相互作用而显示等同的氧化还原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和归纳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目前从飞蛾藤属植物中共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包括甾体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木脂素类、苯醌类、萜类、酰胺类、酚类等.药理活性主要为强心、抗凝血、防治高尿酸血症、抗炎镇痛、抗肿瘤、抑菌、杀螨虫等.深入开展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及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六种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和不同配阴离子的铁芳烃络合物光引发剂.测定了氧化环已烯聚合中的活性中心浓度,发现活性中心浓度随聚合时间线性增加,而随聚合温度增加有一极大值.引发剂芳环取代基给电子性愈强,引发活性愈大.阳离子结构相同的引发剂,以六氟锑酸根为配阴离子的引发剂活性比六氟磷酸根为配阴离子的引发剂活性大.测定了环戊二烯基异丙苯铁六氟磷酸盐的紫外光谱.  相似文献   

15.
benztropine类多巴胺转运蛋白配体的QSAR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Hansch方法,研究了37种benztropine类化合物diphenylmethoxy部位苯环取代基结构与其活性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苯环取代基的电性和体积等均是影响该类化合物与多巴胺转运蛋白亲和力的重要因素,所得到的benztropine类化合物diphenylmethoxy部位取代基的综合结构效应,对进一步研究该部位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相互作用的电性和立体性质及设计新的多巴胺转运蛋白配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Ethylene oligomerization by novel iron(Ⅱ) diimine complexes/MAO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wo novel Fe(Ⅱ) diimine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combination with MAO, they generate active catalytic systems that oligomerize ethylene with both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high selectivity for α-olefins. The effects of substituents on the aryl ring, reaction temperatures and molar ratios of Al/Fe on catalytic activity and product distribution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团的三芳基膦配体对RhCl3催化硅氢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2-甲氧基苯基)膦作为配体时,RhCl3能有效地催化硅氢加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当温度达到100℃、反应5h、三(2-甲氧基苯基)膦与RhCl3催化剂的比例为5∶1时,转化率最高,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2—烷基—7—亚甲基—1,4,6—三氧螺[4,4]壬烷的合成,和在自由基引发剂DTBP、BPO和AIBN作用下的自由基开环聚合反应。分析聚合物的红外、核磁共振氢、碳谱等可确定聚合物是由单开环和双开环结构单元组成。研究了2位不同取代基对单体的聚合活性、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对这类单体的聚合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粉尘螨杀灭效果及降低空气中尘螨过敏原含量的影响,挑取粉尘螨成虫放置在空气过滤装置中,按不同时间段(0,12,24,48,72,96 h)分组,每组200只粉尘螨,处理后采取样本进行杀螨率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抗原雾化法检测,收集空气过滤装置处理的1 h样品,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品中抗原含量.结果表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尘螨死亡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72 h和96 h,尘螨死亡率分别达到60.5%和92.5%; 处理后的死螨严重脱水,虫体形态高度皱缩.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空气中粉尘螨主要抗原Der f 1和Der f 2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ammoxidation of substituted toluenes to their corresponding nitriles over silica-supported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 (VPO/SiO2) catalysts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arrier silica, the addition of phosphorus, the substituents and the loadings have been discussed. Compared with unsupported VPO, the VPO/SiO2 catalysts have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mmoxidation of substituted toluenes and much lower reaction temperature. XRD shows that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s exist as amorphous phase and disperse to a high degree on the silica surface in 10 % loading catalyst. When the loadings are over 10 %, the crystalline α-VOPO4 would emerge, which would decrease the yield and selectivity. Additional phosphorus can form composite oxides with vanadia and play concerted catalytic function, which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nitriles remarkably.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r same substituents on diffetent position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because of the variant electronic stability of intermediates, the hindered accessibility of methyl group or the chemisorption state of the substrate molecule on the electrophilic catalyst su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