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意义重大,本通过对跳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种重要方法作了的初步探讨,由此得出结论,加强对跳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比赛的要求,从而更好地贯彻教练员的战略和战术意图。  相似文献   

2.
谭静瑜 《广东科技》2012,21(13):38-39,47
跳水运动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但平时训练得很好,却在比赛上失误,这种事时有发生。当前跳水运动发展迅速,跳水技术性的差异越来越小,比什么?比的就是稳定性,谁能稳定发挥出平时较高水平的80%以上,谁就掌握了优势。可以说,稳定性是少儿跳水运动员以后运动生涯是否成功的重中之重。关于跳水动作的稳定性训练,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侧重在心理建设方面,对于跳水运动员,尤其是少儿运动员,其稳定性与个性和心理直接相关,如何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心理,调整教学方法,让其从小就打下重视稳定性并努力维持稳定性的基础,是教练们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现今阶段,心理训练在成年训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水平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是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对将来的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时期也是运动员心理最不成熟的时期,游泳运动的心理训练既有她的共性也有她的个性,掌握青少年游泳训练中心理训练特点是一个教练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福利 《科技信息》2009,(7):383-383,39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定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加大心理训练内容和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提高训练效果,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5.
沈国华 《科技信息》2009,(36):212-212,214
本文通过研究认知理论以及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两种非正确的方式,结合竞技跳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解决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常见认知问题,并且在跳水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正确的认知技术,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观摩和参加大量比赛及自身训练体会,对赛中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解除外界环境的压力,并消除在跳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从而使运动员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获得好成绩。文中列出三种心理训练在比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能运动项目多,强度大,比赛时间紧,竞争激烈,对运动员的各顶要求均很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注重培养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本文就全能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心理训练和应变能力方面,如何培养高校全能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射箭训练和比赛现场,遥测纪录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和不同类型比赛(训练、考核、比赛;排名赛、淘汰赛、团体赛)时全过程的心率,监测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紧张状况;同时采用《影响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调查表》,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不同情境的测试和调研,全面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员对不同比赛类型的紧张和焦虑程度不一,教练员要据以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感;但对于训练和比赛,适度紧张和焦虑是必要的,过度放松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要加以关注.因人而异、因材施训应是运动队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篮球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抗性越来越激烈凶悍,尤其在比赛双方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比赛胜负往往取决于运动员个人及集体心理素质的训练水平,而心理防线问题又是运动员比赛心理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男女篮在参加国际大赛中,功溃于心理防线的例子屡见不鲜。我国职业队伍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也存在着无章无序的状况。更缺乏对心理防线问题的分析和相关对策研究。本将对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防线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竞技状态的发挥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混沌学的角度对比赛中决定竞技状态的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三个方面的调控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影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种种因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状态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认知理论以及认知过程中存在的两种非正确的方式,针对竞技跳水运动的提出解决训练中产生的认知问题,并且在跳水训练和比赛中运用正确的认知技术,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服务。  相似文献   

12.
吴鋆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0):148-149
在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整个训练与比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教练员应把心理学理论研究、运动训练与比赛实况相结合,提炼出培养运动员积极心理的有效办法,发挥其对训练及比赛过程产生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毽球运动员进行选材时,应把握运动员的心理过程特征、个性特征和神经类型特征;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心理障碍,采取念动训练、模拟训练和针对性训练等心理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获胜,竞技状态的发挥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混沌学的角度对比赛中决定竞技状态的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三个方面的调控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影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种种因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状态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成玥  陈方 《科技信息》2010,(32):I0289-I0289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心理技能在跳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变化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使跳高运动员的技能在比赛中得到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根据比赛的需要,对运动员施加影响,使其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便于发挥运动能力的心理过程。文章从提高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技能,提高其防守心理素质,以及如何应对场内外压力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各种提高心理技能的方法,以便为中学篮球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少足球运动员赛前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平时比赛发挥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影响足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训练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配甘(’练比较好,训练的比赛效果也好,那他对比赛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就稳定。比赛上验决定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控制情绪、运动员的休息、睡眠、体力及伤病、领导、领队、…  相似文献   

18.
华晓敏 《科技信息》2011,(24):270-270
本文阐述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分析了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提出运用激励赞扬法、注意力转移法、音乐调解法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以期使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兰球运动是一项对客观依存性强,对抗性强的集体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生理、心理均承受较大的负担,在传统的兰球训练中心理素质的训练始终未能得到足够重视,为了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作者通过对比赛、训练资料的研判,计对比赛中运动员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供兰球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罚球时的心理素质对其命中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罚球技术的训练中,对运动员实施有效的心理控制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训练水平。通过心理控制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成果与训练计划和目标相符,使运动员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以便在比赛过程中罚球的命中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命中率的信息反馈,教练员有目的的对训练计划加以调节、改进,从而缩小训练计划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