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工程的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由不同原因产生的。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采用新方法和新仪器尽量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与真实值的差。文中还谈论了在实际测量中控制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区间内,就不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例对函数误差传播的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某些在数学中成立的函数按误差传播律来计算其中误差时应注意:边长a应表示为a=SOB+SOC的形式。如果直接观测值中没有多余观测值,可用直接观测值由a=SOB+SOC按误差传播律来求边长a的中误差;如果直接观测值中有多余观测值,就需用平差后的间接观测值由a=SOB+SOC按协方差传播律来计算边长a的中误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减小系统误差需要考虑的问题;利用马利科夫和阿贝特两种判据讨论了变值系差及其对测量结果的1影响,利用修正的方法讨论了恒定系差的检查和处理,阐述了在电子测量中利用零示法、交换法、微差法、替代法等测量方法从测量技术上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系统误差作为点云数据中的非随机项,使得扫描结果具有累积作用,对结果质量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提出一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系统误差自检校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扫描结果的影响。在随机模型方面,基于测角和测距精度对观测值进行加权,并利用方差分量估计理论实现不同类型观测值的后验估计。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未知参数的解算精度,且经过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改正后,可获得更接近真实值的目标坐标,相较于常规自检校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机动目标跟踪中的系统误差是影响跟踪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抑制系统误差带来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UKF的常值偏差估计的机动目标跟踪处理方法,通过对状态变量的扩维处理,不仅能有效抑制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和观测模型非线性带来的模型误差,还能对观测模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估计,从而提高机动目标跟踪精度。仿真实验表明,在测距和测速跟踪模式下,测距系统误差能有效估计出来,常值偏差不会对跟踪精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非建模系统误差是影响整周模糊度固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有经验模态分解理论的基础上,定义经验模态分解的多尺度分解与重构结构,依据累积标准化模量的均值随尺度的变化确定非建模系统误差与噪声分离尺度的选择标准,分离出双差观测值残差序列中的系统误差,并对初始双差观测值进行修复,得到去除系统误差后的双差观测值序列。比较系统误差消除前后LAMBDA方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可靠性和搜索空间,结果表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后,LAMBDA方法求解整周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搜索空间得到一定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络RTK技术中系统误差(主要包括残余的电离层与对流层及轨道误差等)的估算问题.提出一种近实时计算系统误差的方法.新方法采取两项措施,1)将经过双差电离层无关组合的码与相邻历元相位差值作为基本观测量;2)把系统误差当作待估参数,结合中长基线参考站已知坐标的先验信息,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和选权拟合方法,求解出系统误差.以1条中长基线的实测数据为例,新方法用2个历元数据就求解系统误差.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快速、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数据融合系统中,传统系统误差估计算法在某些特定物理场景中表现出显著的病态性,估计结果不收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首先深入分析产生算法病态性的物理场景并将其分为传感器密集型和目标密集型2类,然后将系统误差分解成相对方位系统误差和剩余系统误差2部分分别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估计相对方位系统误差部分不存在算法病态性;在传感器密集型物理场景中,该方法在估计剩余系统误差部分对病态性进行有效控制;在某些物理场景中,该方法的算法条件数可缩减为传统方法的1%,方位系统误差估计样本方差可缩减为传统方法的1/5。  相似文献   

9.
材料残余应力对硬度测试影响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材料在残余应力下的硬度,分析了残余应力影响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说明有限元分析正确,在此基础上,定性定量地分析了残余应力对于硬度的影响,建立了硬度与残余应力之间关系的拟合函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对硬度影响明显,而残余压应力对硬度影响较小;载荷大小和残余拉、压应力程度影响压痕周围弹塑性变形从而产生隆起量或下沉量,引起压痕深度、接触面积的变化,影响硬度测量值。  相似文献   

10.
系统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理实验中,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各种物理规律,因此要定量地测出各物理量的大小,由于实验理论的近似性,实验仪器的灵敏度和分辨能力的局限性等等,得到的值是有误差的。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系统误差理论就显得更重要了。发现系统误差必须从系统误差的来源着手,仔细研究实验方法和测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的完善性,分析实验条件和每一步测量是否符合要求等。根据系统误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统裂纹柔度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渐进裂纹柔度法.与传统方法只能获得沿厚度方向一维分布的残余应力不同,该方法可以获得工件横截面内二维分布残余应力场.建立了该方法的理论模型,并对二元基函数的选取、渐进裂纹柔度函数的计算以及待定系数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仿真实验用该渐进裂纹柔度法测量了给定二维分布残余应力场.仿真测量结果与给定残余应力场的大部分区域相对误差小于5%,只在边缘部分误差较高.通过模拟研究多种应变测量误差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及准确性.渐进裂纹柔度法由于能测量二维分布残余应力场,应用范围较传统方法更为广泛,为残余应力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样品的黑碳测量,获取热光反射法测量黑碳时的误差校正方法,得到3点结论:截距的产生可能和仪器有关,但不是系统误差,和样品特性有关,与样品量无关;对气溶胶样品来说,所测碳含量与样品量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截距产生的误差对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采用不同样品量求结果与样品量线性相关直线斜率的方式获得黑碳是有必要的;截距产生的误差对样品中黑碳含量的测量有影响,但不影响其在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带盖板预旋进气系统的温降实验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旋转系统中,温度的测量一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且由于外界的各种干扰和系统误差的存在,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也很难得到保证.通过实验分析了预旋进气系统温降测量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旋系统的温降测量中,系统误差能够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确保加工精度和测量仪器的精度较高的情况下,随机误差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测量平差模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对存在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用半参数模型分离出系统误差,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系统误差,将系统误差参数化,达到精化平差模型的目的,结果说明半参数模型能有效修正参数模型中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桥式三座标测量机的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自动修正误差的方法。测量时,通过电子计算机将测量机的系统误差分别地从各测点的测量值中扣除,从而可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中有伏安法测量电阻实验和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在这两个实验中,由于安培表内阻不为零,会分电压;伏特表内阻不为无穷大,会分电流,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系统误差,下面就针对这两个实验,做一些探讨,找出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等离子喷涂零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薄壁零件与厚壁零件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叠加原理的残余应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涂层中既可能产生拉应力,也可能产生压应力;喷涂零件残余应力极限值位于基体与涂层的结合区域;增层模型和应力叠加方法可有效估算残余应力的松弛;估算值与测量值吻合得较好;热膨胀系数、基体预热温度、涂层厚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等离子喷涂涂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了旋转液体特性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时的不确定度和各项直接测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发现仪器结构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出射光线折射偏移也会产生较大系统误差,偏移误差可以通过选代方法计算并基本消除。文中对其他各量也提出了改进测量方法。用新方法显著降低了测量的不确定度和与公认值相比较的相对误差,满足了定量物理实验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某省自动区域站数据进行观测质量研究,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找寻相应的计算法.首先对数据的基本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分类,并给出其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能够快速应用的算法研究和提炼,引入游程概念改进差分算法,形成差分游程技术方法,用于削弱系统误差所带来的影响;根据过去观测窗口来预测下一个可能出现的值,提供对实际观测值的准确性判断,...  相似文献   

20.
从标准宇宙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出发,由概率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拟合函数,探究标准宇宙学模型中的简并现象,并推导、定义出区分度指数G;使用MCMC方法、格点拟合方法,结合超新星观测数据,检验不同G值的数据对模型拟合的影响,分析G值定义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结果表明G函数与具体的拟合函数无关,因此可以被推广到任何的函数拟合过程.G函数可以在某些方面解释标准宇宙学模型的简并与分立现象,这使我们对于宇宙学模型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