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手术前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肿瘤手术患者家属及55例年龄及文化相当的健康人群进行测评。结果患者家属组不同程度焦虑及抑郁状况的人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焦虑标准分患者家属组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总分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亦应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手术前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肿瘤手术患者家属及55例年龄及文化相当的健康人群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家属组不同程度焦虑及抑郁状况的人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焦虑标准分患者家属组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总分与健康人群组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亦应对患者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
探讨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选取兰石医院收治的9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对患者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以及生存质量变化改善情况。观察组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姚丹  安颖  杨品  刘钊 《甘肃科技》2012,(23):138-139,22
系统评价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CNKI学术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并辅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心理护理对肝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2年3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及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后,肝癌患者的SAS和SDS的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前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缓解肝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对患者的顺利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着眼于HIV感染者/AIDS患者心理健康问题,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群体的心理和生活现状,为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积极心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和结论参考。该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1.3%,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6%;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主观支持能够预测其焦虑程度;社会支持能够预测其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心理干预对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的影响,经心理干预后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状况得到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将60例在甘肃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青少年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给予手术治疗(保肢或截肢)联合常规化疗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保肢或截肢)联合常规化疗。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量表评定,分别在入院后0周、4周、8周、12周、24周进行评估。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首末两次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减少,《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对青少年骨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刘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4):39-40,78
脊髓损伤病人受伤后出现的否认、焦虑、抑郁、愤怒、迫切、自卑、依赖、自我调整、适应等不同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的进程和效果。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损伤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非常必要。本文对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进行综述,表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探究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金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焦虑及抑郁程度。护理后,观察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可减轻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及心理调护的效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甘肃省康泰医院就诊的IBS患者60例,重叠FD36例,将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胃肠动力调节剂、微生态制剂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A组给予抗抑郁治疗及心理调护,疗程4周,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汉密系顿焦虑量表(HAMA)14项,汉密系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比较所有受试者的胃肠道症状、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调护效果。60例IBS患者,重叠FD36例,重叠率为60%,IBS-FD多见于抑郁和中-重度焦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症状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86.7%、46.7%,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较单纯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更加严重,且伴有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症状,心理调护能有效缓解IBS-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认知与抑郁倾向关系,对于探究如何帮助面临升学考试压力的毕业班学生缓解其抑郁倾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以云南省某中学341名初三年级学生为样本,探讨初三学生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认知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同时再进一步检验考试焦虑认知在考试心理控制感与抑郁倾向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显示:(1)考试心理控制感、考试焦虑认知与抑郁倾向相互皆为显著正相关;(2)考试焦虑认知水平在考试心理控制感与抑郁倾向间起到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研究提出,可以尝试通过改变初三学生的考试焦虑认知水平,进而干预并降低其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11.
探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效果。选取在天水市秦安县中医医院接受就诊的8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进行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降压药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血压值、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经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值、焦虑及抑郁测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压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及医疗环境的改善,医疗和护理的目的更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高血压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同时,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久而久之便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国内外关于音乐疗法对临床疾病的干预效果得到广泛认可,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经济且行之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该文就音乐疗法对焦虑、抑郁、血压方面的干预效果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工作及科研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喜凤  葸宗琴  王聪 《甘肃科技》2010,26(9):157-158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干预后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均得到满意改善,对临床治疗起到关键作用;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恐惧和焦虑等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们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老龄白内障患者106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老龄白内障的心理状况与并发症的影响。我们给予5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而同时给另外53例患者予以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常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的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使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职业满意度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心理资本量表等工具编制问卷,发放并收集到557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较为普遍,18.9%可能存在抑郁倾向,30.8%可能存在轻度焦虑问题,18.9%可能存在中到重度焦虑问题;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处于中等程度,不同的职位和收入水平之间,职业满意度、工作投入及职业承诺具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内部与外部因素均对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情绪调节与工作环境对焦虑和抑郁回归系数显著,认知重评显著降低抑郁和焦虑的水平;工作要求越高,抑郁和焦虑的水平越高,决策自主越高,抑郁和焦虑的水平越低。心理资本与工作环境对职业满意度、工作投入和职业承诺等工作心态回归系数显著,其中人际型心理资本更能正向预测学会专职人员的职业满意度。技能发展对职业满意度、工作投入和职业承诺都存在显著影响:技能发展的机会越多,工作心态越好。过多的工作要求降低职业承诺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4例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分成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56例进行评定,观察组行2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内,未干预除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内,经过护理干预,除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他各因子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2周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父母的焦虑、抑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疼痛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术中管理、术后随访;B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访视、管理。两组患者于术前一天、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完成各类情绪量表的自评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术前一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A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且抑郁焦虑症状轻微或正常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更高,麻醉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合理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缓解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一系统、全面的麻醉医生围术期访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3例,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抑郁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别比较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组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抑郁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93例透析患者中,发生焦虑的患者共89例占95.7%,抑郁患者共83占89.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焦虑、抑郁患者随着焦虑、抑郁程度加重,治疗依从性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发病时常伴有严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在心理护理运用治疗性语言干预是消除AMI患者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使AMI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选择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