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9,(10):F0003-F0003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长驻180天。以下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不久前公布的未来美国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联 《科学之友》2006,(5):42-42
NASA最近宣布了将在2018年前重返月球的计划,对此,美国《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评论道:“火星可能是最终目标,但保持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有力的领导地位将是新的月球探索计划的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5.
李兴 《科学之友》2004,(3):45-45
布什政府有意与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展开合作,包括不久前刚宣布的建立月球基地以及登陆火星等计划。美国许多航天界人士,包括登月航天员奥尔德林也都建议美国与中国应该避免太空竞争,在航天技术方面相互合作。《纽约时报》的记者访问白宫匿名官员时指出,中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6.
重返月球     
赵勇 《科学之友》2005,(12):22-23
在下一个10年结束之前,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的宇航员们将再次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那个时候,他们将计划停留在月球表面,在那里建造一些前哨探索基地,为今后的火星之旅以及更远的星际旅行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7.
四海 《科学之友》2004,(2):26-28
虽然月球是宇宙飞船第一个探索的行星际天体,也是航天员惟一造访过的天体,但科学家对其历史、组成和内部构造仍然有许多未解的疑问。近年来,研究人员呼吁对月球重新展开探索。欧洲太空总署和日本正计划送探测器上月球轨道,而美国航天总署(NASA)正考虑派遣无人宇宙飞船在月球的远地面登陆。通过研究月球。这些任务也将揭露内太阳系所有固态行星的历史,包括水星、金星、火星,以及最重要的地球。因为月球表面在过去的30亿年间几乎未有任何改变,它将是我们了解内行星形成和演化之钥匙。  相似文献   

8.
星球     
《科学之友》2005,(10):12-12
2025年前人类将登陆火星;银河系里有根“定海神针”;美勇气号拍摄到火星龙卷风;NASA公布经典太空照;24年后小行星将撞击地球;NASA将建立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9.
伊风 《科学之友》2004,(3):48-49
20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就是人类登上月球。然而美国和前苏联的月球探测活动在耗费巨资的同时,几乎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效益。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完成后,月球探测悄无声息了几十年之久。如今,各种迹象表明:月球探测再度升温,而且趋利性的“圈地”风潮正悄然兴起。根据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美国人将于2005年在月球上建立月面前哨站,2010年建立设备齐全的永久性居住地,2020年兴建实验工厂、农场等。与早期的月球探测不同,现在的探测务实得多,一句话,就是要在月球上跑马圈地,抢先占据宝贵的月球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有人梦想在月球上建造密闭的城市,里面的环境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类似。随着各国探月计划的不断推进,未来的月球基地有望成为真正的"天上宫阙"。2013年12月2日,我国用长征3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嫦娥3号落月探测器,它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地球以外天体的软着陆及巡视勘察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发射无人月球探测车的国家,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那么,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国内外还将发射哪些月球探测器,如何实现探月的最终目标——建成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1.
魏明 《大自然探索》2009,(10):22-27
美国人重返月球的梦想从来没有改变过。2009年7月,国外媒体披露了美国月球基地计划的设计蓝图。  相似文献   

12.
谢懿 《世界科学》2010,(12):21-22
对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而言,要花费1500亿美元才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并返回地面。奥巴马政府认为这一计划太昂贵了,今年9月,美国国会同意取消了这一重返月球的计划。然而,NASA约翰逊空间中心的工程师认为,他们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钱——不超过2亿美元,外加大约2.5亿美元的一枚火箭,就可以在1000天之内把一个类人机器人安全地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13.
继印度“月船1号”在月球表面的沙粒中发现了水分后(见本刊2009年11、12月号第4页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于2009年11月13日宣布:在月球南极附近的陨石坑内有更多冰冻状态的水。这是在分析了无人探测器LCROSS的观测结果后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将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后,可以就地取水饮用,还可以电解水产生呼吸用的氧气和火箭的燃料氢气。  相似文献   

14.
人类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氧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宇航员为了维持生命需要氧,将人类送回地球的火箭发射时也需要氧。在月球上获得氧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是人类把氧从地球上送到月球,其二就是在月球上制造氧。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从宇航员所需的空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5,(11):8-9
美国宇航局公布最新探月计划:在2018年将人类再次送上月球。 按照计划,本次登月计划将采用新型运载火箭、类似“阿波罗”号的太空舱以及能够搭载4名宇航员的登陆舱。 整个登月过程将分六步完成:首先,使用大型火箭将装有着陆器的载物飞行器发送到地球轨道,随即使用小型火箭发射载人飞行器;第二,载人飞行器在近地轨道与载物飞行器对接,并利用载物飞行器的第二级火箭将它们送  相似文献   

16.
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个月夜里,当人们用望远镜观看月球时,将会看见在月球静海的极南部闪烁着一簇簇的灯光。是外星人登月了?不,那是人类新开拓的月球基地。 月球资源知多少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月球上比比皆是,未来的月球有可能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金属品仓库。以铁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建立月球基地在近期内还无法成为现实。但许多科学家相信,在100年之内出现月球基地应该不是幻想。让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18.
郭双生  唐永康 《科学》2007,59(5):46-48
长时间、远距离、多乘员的载人空间飞行、深空探测和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已经确定2018年重新登上月球,建立永久性的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前哨和中转站而使人类在2030年踏上火星,建立火星基地。此外,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日本也已启动并正在实施类似计划。中国正在实施无人绕月工程计划,下一步开展载人登月计划已成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日本宇宙开发战略总部确定,2020年前将双足行走型机器人送上月球。月球机器人与大型太空机器人以及月球车不同,其任务是代替航天员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美国、日本和中国都在加紧推进月球机器人项目。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9,(10):52-53
美宇航局:欲建永久月球基地2010年发射无人登月舱和通信卫星在2020年之前派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建立永久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