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最近10年在蓝藻中找到大量编码Ser/Thr基因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蛋白质激酶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模式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细菌中的两个双组分系统(RaxH/RaxR与RavA/RavR)之间及其自身两个蛋白之间是否具有共进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高度的共进化关系,预示它们之间在信号传导中可能处于某一传导途径的不同节点.通过遗传分析发现,RaxH/RaxR在转录水平上调控ravA/ravR的表达,应位于RavA/RavR信号传递的上游.由于RaxH/RaxR可能感应和传导群体信号,而RavA/RavR又调控细胞第二信使c-di-GMP的代谢,所以此双组分级联系统可能在细菌群体行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AHLs及其结构类似物对蓝藻紫外防护剂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As和Scytonemins是蓝藻细胞中的紫外防护剂,与蓝藻细胞的强抗逆性形成和水华爆发密切相关.研究了AHLs及结构类似物对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BHE905和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FACHB898 MAAs和Scytonemi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HLs能有效促进两种蓝藻MAAs及Scytonemin的生物合成,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与其含有的内酯环有关.通过干扰AHLs物质内酯环相关的信号传递,影响蓝藻细胞紫外防护剂合成和抗逆性形成,可以为寻找新的抑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蓝藻在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治理蓝藻,各级政府和科技人员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本文简述了近年来蓝藻在我国造成危害的现状,并对目前蓝藻治理的情况作了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类胡萝卜素合成酶基因(crt基因)是一类指导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很好地阐述蓝藻crt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和早期进化特征.为研究蓝藻crt基因的多样化程度,了解其进化规律,文中利用现有资料,分析了参与蓝藻门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关键酶的分子进化关系,主要目的是提供crt基因在蓝藻门中的进化轮廓,分析其是否存在基因的水平转移,并评价其选择方式,便于今后描述该基因在蓝藻中的进化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在蓝藻基因组中频繁发生基因的水平转移,而氨基酸变化大部分是在正向选择下进化的.分析还发现大部分代谢前期的crt基因相对保守,一些亲缘关系密切的蓝藻其类胡萝卜素基因却有较远的进化距离.  相似文献   

6.
植物盐胁迫的信号传导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盐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一直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阐明的盐胁迫信号传导途径有酵母和植物中的MAPK(mitogen-actir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拟南芥中缓解离子胁迫的SOS(salt overIy sensitive)途径以及其他蛋白激酶参与的信号传导途径,其中包括钙依赖而钙调素不依赖的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的激酶和组蛋白激酶.因此,植物的耐盐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可能是由多种信号分子参与的网络体系.大量转基因实验证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某些组分可改善植物的耐盐性.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的盐胁迫信号传导是提高植物耐盐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顾名思义,地耳、木耳、石耳是分别长在地面、木头上和石头上的耳状、片状物.不同的是,地耳是蓝藻,木耳是真菌,而石耳则是菌藻共生的地衣.在质地上,它们都带有胶质,地耳最薄,石耳较厚而脆.地耳也叫地木耳、地皮菜,学名是普通念珠藻.生长在潮湿土壤上,夏秋季常见.蓝藻是原核生物,它们的原生质不分化成细胞质和细胞核,原始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念珠藻是蓝藻门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在TNF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s)是经TNF受体超家族和IL-1R/TLR超家族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成分.TNF信号传导中,TRAF2作为接头蛋白和调控因子在几乎所有分支通路中起作用,在调节TNF-R1介导的NF-κB和JNK激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的研究提示,TRAF2是凋亡信号传导和抗凋亡信号传导的分支点.本文主要阐述TRAF2的分子结构及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TNF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及TRAF2在其中的作用,重点关注TRAF2作为凋亡途径和NF-κB介导的存活途径,即这2条相互拮抗的信号传导途径的分支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等对蓝藻液化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40 min,蓝藻原料质量与乙醇体积比为1 g/15mL时,其液化转化率可达86.6%.采用模型法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液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动力学计算表明,该液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0.793 kJ/mol,频率因子为3 437.16.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测定田间和实验室条件下单位水体中蓝藻细胞的数量,文章研究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荷花及其种植水对巢湖蓝藻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荷花活体及其不同部位的组织样品都能够显著抑制巢湖蓝藻的生长,并且其抑制效应类似。同时,荷花种植水也对蓝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水体中含有杀死蓝藻细胞的化感物质。而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荷花种植水对蓝藻的生长没有影响,说明此类化感物质具有热不稳定性,在高温加热后基本失去了活性。另外,通过测定蓝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说明荷花分泌的化感物质破坏了蓝藻主要的光合作用系统。该研究为综合利用荷花生态防治巢湖蓝藻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及其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与病原物长期的互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防卫反应,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和诱导性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是植物抗病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两 种重要形式。它们分别由植物内源信号分子SA和JA/Et作介导,两种信号的传导途径之间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协同作用,从而使植物出对自身伤害最小却又最有有效的防卫反应。笔就SA-领带性信号传导途径和SA-非领带性信号传导途径的分子生学研究进展,以及两种信号传导途径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关节水平的“共驱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同作用机理为依据,从表面肌电(EMG)信号的频率参数和肌肉平均传导速度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提出的正常人体神经肌肉系统控制的新理论——“共驱动”概念,在关节水平上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膝关节的主动肌和拮抗肌在持续恒力收缩下,其表面EMG信号功率谱的归一化中值频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同时下降;两路EMG信号的归一化中值频率之间的互相关系数随着收缩力的减小而减小,肘关节的肱二头肌不论是作为主动肌还是拮抗肌,在持续恒力收缩下,由表面EMG信号估计得到的肌肉的平均传导速度均随着收缩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肱二头肌作为拮抗肌时,平均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其作为主动肌时的平均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3.
Bardet-Biedlsyndrome-1(BBS1)是一种与纤毛信号传导相关的蛋白,关于其如何在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以及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是研究纤毛信号传导的模式生物,因此制备莱茵衣藻BBS1蛋白多克隆抗体对阐明其作用机理意义重大.采用RT-PCR技术从C.reinhardtiiCC-125中提取总RNA,扩增1 731 bp的目的基因bbs1,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pET-28a(+)-bbs1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6×His-BBS1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亲和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得抗血清效价达到1∶102 400,经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blot)对C. reinhardtii CC-125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实现了莱茵衣藻BBS1蛋白的原核表达,制备出一支兔抗莱茵衣藻BB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BBS1蛋白在莱茵衣藻中的结构功能及在纤毛信号传导中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上有很多帝国,比如秦帝国,罗马帝国。它们有两个共同特征:第一,疆域广;第二,权力大。在生物界,也有这样一个帝国。几十亿年前,帝国的军团就征服了整个地球,至今仍对其他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发挥着重要影响力。这,就是海藻帝国。火辣夏日,就让我们用一盘感脆爽的"凉拌海藻帝国",帮你消暑解闷、开胃醒脑吧!帝国探路者:蓝藻迈出帝国开疆扩土第一步的是蓝藻。大约27亿年前,它们诞生于蔚蓝的大海中。蓝藻只有一个细胞,显微镜下,它们就像绿色的气球。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传导干扰的时频特性以及接触压力、回路电流、运行速度与传导干扰的幅值及频率的关系,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弓网离线实验,利用小波分析对不同受流状态时的电流信号进行频带划分处理,获得了传导干扰的分布特性及其与工况条件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传导干扰主要出现在低频段,随着频率的增加干扰程度逐渐减弱.传导干扰的幅值随接触压力、回路电流的增加而减小,随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传导干扰的频率随接触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运行速度、回路电流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陈萌 《科技信息》2012,(16):196-19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隐喻性思维在人们的认知和推理中起重要作用。它有其"无意识性"的一面,也有其"有意识性"的一面。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在思维贫困假说和语言贫困假说的基础上研究其"无意识性"的一面。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无意识的隐喻主要是产生于人类思维和语言能力相对低下的时期,产生于语言的初创阶段。然而,隐喻的认知基础表明,在隐喻结构中,人们也会通过隐喻思维把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事物有意识地看成是相似的事物,并把它们相提并论,用已知来解释未知,达到认知新事物的目的。如果考察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就不难发现,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隐喻的"有意识性"的一面,即说话者主动使用隐喻的情况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隐喻性思维"有意识性"的一面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此来论证隐喻的有意识性在人类的交际以及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猴子体内被植人手指甲大小的装置后,能够根据意志来移动电脑上的光标. 也许有一天人类能通过意志来操作电脑. 早先人类就已经被移植过类似控制光标的装置,而这次由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所使用的一套细线装置则更细,工作时需要使用的神经细胞也更少. 在研究中,三只恒河猴的体内都被植入这种装置,在它们用手使用操纵杆时,研究人员先记录它们运动皮层(头部控制运动的部分)的信号. 然后这些信号被用来形成一个程序,让其中一个猴子通过大脑来继续移动光标. 研究人员说,在过去几个月数十次实验中,在猴子能用意志来…  相似文献   

18.
Gq蛋白是大多数无脊椎动物感光器中光信号传导中酶反应链的第二信使.本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研究了日本沼虾感光器中Gqa的存在,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了Gq蛋白在其感光器中亚细胞的分布,为研究Gq蛋白在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事件     
蓝藻大暴发毒性引关注5月底至6月,江苏无锡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无锡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6月下旬,云南昆明滇池也出现蓝藻大量繁殖现象。蓝藻是一类古老的、呈革兰氏阴性的原核生物,这类生物虽然不能寄生于人类或动物而引起疾病,却可能产生一系列毒性很强的天然毒素来危及人类健康。从全球范围来看,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微囊藻毒素是淡水环境中最常见的蓝藻毒素。  相似文献   

20.
hedgehog家族基因在动物胚胎多种发育过程的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简并引物、套式PCR和RT-PCR方法获得青岛文昌鱼hedgehog基因片段,并对其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hh基因家族成员小鼠Shh、Ihh、Dhh,鸡、爪蟾和斑马鱼Shh及果蝇hh等的相应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它们的同源性分别为56%,53%,50%,53%,53%,53%和45%.研究结果支持文昌鱼具有1个,可能也仅有1个hedgehog家族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