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由Glashow、Weinberg、Salam提出的弱电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一起构成了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它是现阶段描述基本粒子最成功的理论.但是标准模型理论也有其不完善之处.所以人们仍需要不断的对标准模型物理进行检验和发展.夸克组合模型是描述强子化过程较为成功的理论模型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夸克组合模型特别是夸克组合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用蒙特卡罗方法通过程序实现组合机制下模拟RHIC反应.  相似文献   

2.
价夸克分布与海夸克分布的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l-A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结合p-A碰撞Drell-Yan截面数据来分别考察束缚核子中价夸克分布与海夸克分布的核效应,提出了一种检验解释EMC效应的理论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子五夸克波函数与核子磁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SUF(3)味对称性并运用群论方法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重子夸克模型(qqq)+(qqqqq)计算了核子的磁矩,得到了静态核子磁矩的一般表达式,并由质子,中子磁矩的实验值定出静态核子内各夸克组的权重,从而得到了核子静态波函数。  相似文献   

4.
随着顶夸克的发现,对它的产生和衰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吸引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这其中也包括对味改变相互作用诱导的顶夸克稀有衰变t→cV(V=Z,r,g)的研究.在标准模型中顶夸克的稀有衰变非常弱,因此,探测top夸克稀有衰变成为检验新物理效果的一个极好...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包括:提出了解释EMC效应的附加部分子演化模型,给出了更完美的核内夸克、胶子分布,为双重X重新标度模型提供了物理基础.改进了附加部分子演化模型,明显优于其他理论模型.率先发现了QCD非微扰效应所引起的核子结构函数非平庸Q2依赖性.对进一步研究夸克间相互作用的QCD非微扰修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新组分夸克模型,与传统组分夸克模型相比,新模型不仅可更好地解释强子间的β衰变和核子磁矩比率,而且可给出与近来新的 EMC 组实验结果相符的质子的自旋结构。  相似文献   

7.
希格斯场是标准模型中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核心,通过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直接赋予质量,构建了粒子质量来源的机制.与希格斯相互作用的夸克质量本征态和参与弱相互作用的夸克味道本征态不重合使得不同代的夸克发生混合,即CKM机制,是目前唯一确定的CP破坏来源,但所提供的CP破坏远不足以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因此,在实验上对希格斯粒子和CKM矩阵进行精确测量以及寻找新的CP破坏来源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寻找新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值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本文将介绍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以及味物理中CKM矩阵参数特别是相角测量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上的最新进展,回顾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团队在希格斯粒子及味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献礼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百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对核子内味道分离的夸克自旋分布的研究是核子自旋结构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也是RHIC自旋物理研究的重要核心课题.通过对极化质子-质子反应中W玻色子自旋不对称的测量, RHIC首次对■和■海夸克的自旋分布■和■给出了高精度限制,发现了■在0.05x0.25区间内是正向极化的,并显示核子内海夸克自旋结构存在同位旋不对称,即■ ■,首次清楚地揭示出自旋分布的同位旋不对称与非极化时符号相反.同时, RHIC还通过对极化质子-质子反应中■超子极化转移的测量,对反奇异海夸克■的螺旋度分布■以及横向极化度进行了研究.s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1.96TeV质子-反质子Tevatron对撞机D0实验中,测量了pp→Z/γ→e+e-过程末态电子电荷前后不对称分布.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测量了基本物理常数弱混合角sin2θW=0.2309±0.0008(stat.)±0.0006(syst.),以及Z玻色子与up-/down-轻夸克V-A耦合常数.这是迄今为止与轻夸克相关有效弱混合角、以及Zqq相互作用常数最精确的测量结果,从而为检验标准模型提供了新的实验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反轻子-夸克共振态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HERA发现〖AKl-〗-q共振态可能是e+-d共振,该事例非标准模型(SM)所预期,与亚夸克层次有关.用价-海亚夸克混合模型和Preon模型给出的“编外”粒子研究〖AKl-〗-q共振态的物理机制,结果发现:产生〖AKl-〗-q共振的物理基础是由于“编外”玻色子中存在具有B+2/3物质性质的“反轻子型夸克”,在反轻子和夸克之间传递相互作用的是具有ε物质性质的“编外”玻色子,在ε物质的相互交换下〖AKe-〗-d共振与〖AKν-〗e-u共振可以相互转变,并与早前的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相符.反轻子-夸克共振;ε物质;B物质;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  相似文献   

11.
The test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search for New Physics signal are main aim of LHC experimen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t the LHC, it is a major task in future to exceed the current accuracy of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for important processes, in particular ones involving Higgs boson and top quark.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summarize some recent theoretical progress in Higgs boson and top quark physics, especially the fixed-order and resummation predictions in QCD at both the Tevatron and the LHC.  相似文献   

12.
利用Nambu\|Jona\|Lasinio(NJL)模型描述奇异夸克物质, 并研究奇异夸克物质及奇异星的性质. 通过求解能隙方程, 给出了组分夸克的动力学质量和数密度随重子数密度的变化关系; 计算得到奇异物质的状态方程及奇异星的质量\|半径关系. 结果表明, 用NJL模型描述的奇异星质量和半径均较小, 并在观测值的下限附近.  相似文献   

13.
在某一特定的重力勘探区,用统一的校正密度来作地改是不合理的.作者将新兴的几何学——分形分析理论引入重力勘探领域,把布格异常分形维最小的校正密度作为最佳校正密度.在此基础上,对东川矿区重力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本区的分区布格校正密度,并对其进行了三角面高精度的地形改正,得到了该区较为可靠的重力异常,使其地质意义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4.
中微子在标准模型中是没有质量的,而在R宇称不守恒的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却可以产生中微子质量。本文采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希格斯场和费米场双重态,并根据在高能标的最初的双重态和它们的真空期待值定义了标准模型中的希格斯双重态。  相似文献   

15.
电弱规范玻色子之间的反常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推导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电弱规范玻色子自相互作用的显示形式,然后在介绍探索新物理的有效拉氏量方法基础上,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电弱规范玻色子间反常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根据洛仑兹结构的不同,这些反常相互作用被分成3类:(1)只含Higgs场协变微商的项;(2)同时含Higgs场协变微商和规范场强张量的项;(3)只含规范场强张量的项.  相似文献   

16.
TC2模型是高能物理研究热点之一,而top-Higgs粒子是TC2模型的一个特征粒子.文章对top-Higgs为中间态的在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顶夸克对产生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和标准模型顶夸克对产生截面的比值达到了1%的量级,修正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这个反映...  相似文献   

17.
Rare decays in flavor physics often suffer from Helicity suppress and Loop suppress. Helicity flip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chiral \(U(3)\) symmetry breaking and 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 The identical feature is also shared by the mass generation of SM fermions. In this review, we use the Minimal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 (MSSM)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an explicit connection between bottom Yukawa coupling and rare decay process of \(b\rightarrow s\gamma \) . We take a symmetry approach to study the common symmetry breaking in supersymmetric correction to bottom quark mass generation and \(b\rightarrow s\gamma \) . We show that Large Peccei-Quinn symmetry breaking effect and \(R\) -symmetry breaking effect required by \(b\rightarrow s\gamma \) inevitably lead to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bottom Yukawa \({y}_{b}\) . To compromise the reduction in \(b\bar{b}\) , a new decay is also needed to keep the Higgs total width as the SM value.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夸克与夸克-反夸克对之间通过不仅单胶子交换,而且线性禁闭相互作用的耦合相互作用势.这个耦合势对从夸克模型考虑两夸克和四夸克态之间的混合将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构造粒子波函数的新方法.首先给出了利用线性方程方法计算得到的同位标量因子的解析公式.然后利用杨图外积规则和盖尔范德基具体构造了SU(3)表示下的重子味道波函数,最后推广到描述包括粲夸克的SU(4)重子味道波函数.这一方法可以很容易推广到计算任意SU(n)表示的粒子味道波函数,并且使用同一方法也可以构造颜色空间和自旋空间的波函数.研究表明这一新方法对构造新的粒子波函数和进一步理解强子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口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密度依赖口袋参数,给出了奇异夸克物质正确的热力学关系,并研究了奇异物质及奇异星的性质.结果表明,密度依赖口袋常数下,奇异夸克物质的压强有一个附加项,而能量密度中则没有这样的附加项,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热力学自洽性.热力学自洽情形下奇异夸克物质的状态方程比原来变软,相应的奇异星的引力质量和对应的半径均变小,说明密度依赖口袋常数下的新热力学关系对奇异物质及奇异星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