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漫 《科技资讯》2008,(7):224-225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政治接触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同时全球化也对世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挑战。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任务。本文首先提出了文化霸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交流的危害。然后提出译者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取向及翻译策略,以包容的精神和开放交流的态度肩负起文化翻译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李琴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77-177
目前,翻译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文化翻译研究还不太成熟,因此如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促进,使中国文化翻译的发展与全球化时代合拍就成为当前译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当科技、经济逐步走向一体,互相融合的时候,人类必须得为保护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做出努力。首先分析全球化的大背景,继而明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强调,承载着文化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意识,为全球文化的沟通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杨丹 《科技资讯》2010,(10):212-212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翻译应发挥其作用,处理好与文化的关系,为文化全球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极端的翻译策略客观上产生并服务于本质主义的文化身份观。全球化时代要求建立流动复合的文化身份,与之相适应的是异化与归化有机结合的混杂策略。实施混杂策略的关键在于认识文化身份的开放性,从当下的文化语境出发,针对源语文本的具体文化因素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与文化关系密切。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翻译研究也要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中,特别是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要做到尊重他文化,实现文化对话,达成文化共识。习语富含文化特色,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习语英译汉中的文化问题,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要求翻译学对许多根本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在翻译功能方面,跨文化交流需要充分发挥翻译的作用,不能一味强调完全掌握对方语言。在译者身份方面,译者应扩大眼界,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在翻译研究方法方面,直接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揭示文化交流中的权力关系,从而促进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与文学译作生存于两个不同的文化语境,而无所不在的文化语境使得差异性在文学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差异性问题已成为翻译界一个新的关注点。文章以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与其英译本Tubulence中的英译为例,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出发,对汉英文学翻译之异化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异化策略有助于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的阐述 ,论证了在多元化语境下认识理解翻译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其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无论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还是读者的需求来看,异化翻译显示出了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异化的翻译能保持文化的丰富性、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保护并发展民族文化,因此,它是文化全球化环境下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俗词语是指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本文从文化交流角度来探讨国俗词语的翻译,提出了以翻译功能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原则和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但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中国总是“引进来”的多,而“走出去”的太少,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扩张与霸权,以及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区化日趋加强,使更多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成为历史所需。中国翻译界应该顺应这一历史需求,调整翻译策略。本文以《围城》的英译本为例,提出了应以“异化”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为主,以使中国文化全面有效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但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中国总是"引进来"的多,而"走出去"的太少,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扩张与霸权,以及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区化日趋加强,使更多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成为历史所需.中国翻译界应该顺应这一历史需求,调整翻译策略.本文以<围城>的英译本为例,提出了应以"异化"加注释的翻译策略为主,以使中国文化全面有效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是打开解释不同文化冲突大门的钥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扩张使得冲突变得紧张频繁,但并非像亨廷顿所预言的不可调和。全球化搭建了一个不同文化交流撞击的平台,文化共同体在此基础上的相互体认和旧有价值观的扬弃使得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平等的。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表现在强弱势文化间翻译的流向、译者对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翻译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日益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从译者、文本及策略等三个方面提高,才能使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世界的发展已呈现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现代化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更是呈现出融汇通合的趋势,翻译界应摒育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归化式翻译策略,采用异化策略,以利于文化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葛浩文与蓝诗玲的翻译观,包括对文本的选择、对原文和译文的忠实、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等,发现二人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兼顾忠实与叛逆,重视跨文化交流活动,采用相似的翻译策略。二人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文本选择标准不同,翻译模式不同。还分析了葛浩文与蓝诗玲翻译观存在相似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俗词语是指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风俗有关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本文从文化交流角度来探讨国俗词语的翻译,提出了以翻译功能理论为指导的翻译原则和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翻译策略分类——归化与异化,列举了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当的例子,并根据翻译实践的需要,提出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