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设计理念】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所谓“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强调青少年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在共同生活中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是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分别论述"四个学会”的同时,把学会做人做为"四个学会”的根本和关键,把求知、做事、共处做为做人的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四个学会,才能使青年学生成为德才兼备,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3.
朱晓斌 《杭州科技》1998,19(5):17-17
1.可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终身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显而易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未来教育应围绕4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生存)──4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并认为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指出终身教育具有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的作用,及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因此,终身教育应具有整体的特点,面向全体公民,把一切具有教…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意义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对ZI世纪教育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当然也更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等等。以此为依据,我们确立了“三个关心”素质教育的实验课题。“三个关心”素质教育包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及关心学习。本实验就是侧重解决教育实际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德育投入多,收效少;二是智育偏差,片面追求分数、升学率。从“关心”教育入手,引导…  相似文献   

5.
王斌 《科技资讯》2010,(17):188-189
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科学领先的世纪,我国的生物教育因而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生物教育亟待摆脱仅仅是传授生物知识"小学科"的狭隘教学思想,而应将生物教育的中心任务定位在"育人"上。生物教育应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6.
正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生活着多个民族群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关系。而在多民族国家复杂多样的族际关系中,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民族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多民族国家深受其困扰而又难以摆脱的一个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生活着多个民族群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各八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关系。而在多民族国家复杂多样的族际关系中,矛眉和冲突难以避免,民族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多民族国家深受其困扰而又难以摆脱的一个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和民族问题変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把西部的民族教育放在怎样的发展地位,这是关系到新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关键。一、我们应当把西部民族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生活着多个民族群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关系。而在多民族国家复杂多样的族际关系中,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民族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多民族国家深受其困扰而又难以摆脱的一个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和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产生的影响则更加显著和深刻。中国的族际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政治学学科尤其是其中的民族政治学,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0.
王圣民 《科技信息》2010,(35):J0349-J0349
21世纪,中华民族已经当仁不让地走到世界发展舞台的中心。在民族复兴之际,我们民族的核心竞争力何在?答案是:21世纪的竞争,是民族智商的竞争。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所以国民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智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2500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位君主,用音乐中的“和”与“谐”的概念,形容他的国家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这是人们第一次把“和谐”的概念用于政治、社会生活和“外交”(在当时就是指诸侯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这个绝妙的比喻,后来成为中国人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关系最高境界的经典比喻,在公元21世纪,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对ZI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学会关心”“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这就要求从小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所谓“利他行为”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利有益的行为,它是人们出于自愿的,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它的目的只在于为他人或大多数人谋利益,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它是最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但由于当个幼儿的“独”字,致使许多家长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再加…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生活着多个民族群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来各个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国内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关系。而在多民族国家复杂多样的族际关系中,矛盾和沖突难以避免,民族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多民族国家深受其困扰而又难以摆脱的一个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和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产生的影响则更加显著和深刻。中国的族际关系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政治学学科尤其是其中的民族政治学,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4.
张翔生 《科技信息》2012,(4):321-322
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的重心倾斜在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应试技能的培养上,忽视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体育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现代人应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这四种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树立“德育为纲,心育为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李大林  杨长富  吴云  王军英 《科技信息》2012,(34):I0204-I0204
学习既意味着获取知识,也蕴含了行为的某种改变。终身学习要求我们扩展学习的外延,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习,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相似文献   

17.
法国左翼总统与右翼政府共处的政治新局面一出现,舆论界便带着复杂的心情关注其发展。5个多月来,尽管双方都声称“为了国家的最大利益”必须合作,但看来,左右两大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如何搞好共处,而在于如何利用共处。即在这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内,如何抓紧时间争取群众,为1988年总统竞选准备力量。正是围绕这个主题,双方采取了各自的对策。造成了似静非静的左右翼共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朱丽玉 《海峡科学》2006,(9):149-150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在一份《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的报告中,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不久前,在“21世纪国际网络化教育论坛”上,桑新民教授曾深刻预言:近5-10年内,随着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将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使教育模式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并由此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桑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做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与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一起,是构成学生学会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基础。”这种观点正成为各国教育目标体系中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 ,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一是学会认识 ,即获取理解手段 ;二是学会做事 ,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 ;三是学会共同生活 ,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 ,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 ;四是学会生存 ,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有助于学生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与我国现行推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不谋而合 ,充分体现了创新与实践这一核心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无论大小,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使用着同一语言,具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上继承下来的民族传统,养成了一种共同的心理素质,因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风貌。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描写不同民族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应描绘出不同的民族独特风貌,显示出民族的特点来。文学艺术具有民族特点,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古今中外优秀的民族文学艺术作品,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