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普故事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章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来普及科技知识,常发表于报纸刊物之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科普故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解决人们在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科技困难,推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廖伦建 《科技资讯》2006,(36):158-158
科普故事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文章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来普及科技知识,常发表于报纸刊物之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科普故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解决人们在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科技困难,推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科普研究》(双月刊)是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它的刊文范围包括科技传播、科学教育、科普展教、科学与文化等领域。本刊从"促进科学技术普及理论的研究,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为办刊宗旨,以"百家争鸣、求是创新"为办刊方针,坚持聚焦中外科技传播前沿动态,促进科技的传播与发展,为广大科技传播和科普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努力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科普理论在中国科普实践中历经磨练,科学发展,尤其在《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科学素质纲要》的出台与实施中,取得丰硕成果,赢得辉煌佳绩,跨进国际科普理论研究主流行列,构建出引人注目的颇具中国特色科普理论体系。在新常态下,科普理论如何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引领科学素质建设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普支撑。文章提出动力转换的4项原则举措,助力中国特色科普理论的建构:一是树立科普理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冲破科普创新的"孤岛现象";二是推动科普理论走下神坛覆盖基层,消除科普创新的"马太效应";三是强化科技普及和科技创新相长原则,集约抱团引领科普创新新常态;四是借助互联网思维,运用市场机制挑战跨越期,创新科普理论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经过2008-2009两年的努力,石河子市创建成自治区科普示范市,各项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4月中国科协批准石河子市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单位,这是对石河子市科普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大检验,我们要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科普工作能力、要选择优势和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建立多层次科普队伍、完善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转变工作思路、提升思想境界,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务虚型向实效型转变,使创建工作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6.
科普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共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本文通过对教育培训在科普工作开展中的任务和作用的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加快,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人们对于了解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愿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相关的科普资源和展示设计较为陈旧和单一,如何设计出既能准确把握高新技术科普内容,又能同时满足互动性与趣味性的展品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嫦娥奔月互动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为例,旨在提升我国高新技术类展品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发展高新技术类展品展示关键技术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2016年是中国科普工作不平凡的一年,科普的重要作用被历史性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科技三会”上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此同时,科普工作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一批新的优秀科普作品和人物涌现,一批新的科普场馆建成、科普机构设立,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举办,还有新媒体科普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9,(1):32-32
近日,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服务港与平谷区科委在北寨村科普社区联合开展了“科普资源服务活动”。农村科技服务港为北寨等五个协调员工作站配送了病虫害检测、疫病诊断数码观测装备,赠送了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科普读物;区科委向协调员发送了《乡村科技旗手》、《科技协调员汇编》、《知识产权宣传手册》、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要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科普"工程,创新科普理念、科普技术、科普手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推动全社会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相似文献   

11.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临沧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暨2007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托开了我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2007年全围科普目活动的序幕: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工作在科普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敬意!向参加今天活动的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学生代表和社会各界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科普工作提升和发展的灵魂。科普教育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窗口。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普教育基地也将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发挥在科普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付小妹 《科技信息》2012,(27):499-499,526
从18世纪末到现在,科技馆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作为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承担起普及和提高人们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科技馆是广大公众零距离接触前沿科普的主要阵地,其主要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提高人们科学素养。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技馆建设理念,是科技馆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快科技馆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至为关键,科技经济融合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选择。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科普化配置在政策支持、主体动力、转化渠道、产业融合等领域存在的困境,探讨其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沟通科学与公众、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科技资源的科普化配置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应重点加强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生态,完善资金保障,拓展传播渠道,形成产业集群,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动力机制、合作渠道和资源网络。  相似文献   

15.
张华英  刘建  杨春燕 《科技资讯》2014,(15):231-232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和"科技兴国"的战略号召下,各地政府通过政策、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地科普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馆的建设。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为例,对如何进行科普场馆的建设与功能定位,大力促进科普场馆的发展,充分发挥这些科普基础设施的教育功能,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中国科协党组成员苑郑民表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总数超过1.7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2%。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在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稳定。苑郑民说,今后将大力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宣传品;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五年,中国已确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科普方面,“互联网+科普”行动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科普信息化,将给科普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科普受众的行为也呈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科普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教育手段,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方法,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做好科普工作已成为社会性的、全民性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普教育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北京目前科普教育工作的现状与特点,探讨了北京市科普教育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北京市科普教育的相关对策建议。在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大背景下,加强科普教育,对于提高北京市公民的科学素质,推动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科技普及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进程的加速 ,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提高大众科学文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快捷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主旨的科技普及 ,其重要性日益加强。本文以系统思维方式对科普的内涵进行了详尽诠释与说明 ,力图为人们形成科学的科普观念参与实践 ,提高科普质量 ,提供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在象征着科学技术不断攀升的螺旋收阶式造型建筑内,陈列着400余件(套)具有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展品展项——这里是集展览、培训、实验、影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场所,是对外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技教育的新型教学基地,是展示现代科技、推动科技创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省级科技馆——贵州科技馆。贵州科技馆总建筑面积14805平方米,其中展览教育功能区占8040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