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康德哲学的二律背反是将知性范畴引入理性所引起的矛盾,而理性具有无限的内涵;数学中悖论的重要根源是由于将无限引入数学而引起的。二律背反和悖论有着相同的根源——无限。排除二律背反和悖论,会增强人们对“无限”的认识;把握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还必须通过实践去实现。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时间悖论二百年来一直是个难解之谜。时间本身就是谜,关于时间的悖论自然是谜中之谜。对时间线形的僵化理解,是造成时间悖论的根源。通过对时间本质的新的理解,利用时间的多重维度重新分析康德悖论的时候,悖论自身的不对称性将显露无遗,悖论中的问题似乎变成虚假的对立,乃至变成假问题,因而悖论得到终结。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对计算机意义重大。他提出数学是理性的构成形式之一,可以先于经验存在,这成为计算机系统构成的基本原则。他提出时空是主观的,也在计算机时空的构建中得到证实。而网络空间具有文化约定的意义。已不再具有原来物理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狄德罗和康德都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耻辱”说,即哲学或人类的理性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贝克莱明确反对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虚无”。贝克莱反对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空间”是主观的、相对的观念,没有物质的存在之所。康德则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有“主观的”但是“绝对”的空间,从而为现象和本体(“物质”)留下了存在之所,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康德的时间出发,认为康德的同时主要方面不是主观的牛顿式的绝对时空,而是“流变”时空。并由此认为康德的图型法是从“流变”出发去寻找不变的结构;这一思想与现代拓扑学从“流变”中去寻找拓扑不变量的思想完全一致。并指出了这种一致性对于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重建形而上学,为理性主义而后非理性主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空间学说是整个理论哲学批判的奠基石。一般经验的可能性、综合先天命题学说的确立、知识构成的二分、现象和物自体的划界等,确切地表明了空间学说在康德理论哲学中的奠基作用。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和理论奠基人莫里茨.石里克分别在"空间的观念性、嵌入和心理-物理问题"(1916)、"当代物理学中的空间与时间"(1917)两篇论文以及《自然哲学》、《普通认识论》、《论哲学的问题及其相互关联》等著作中,对康德的空间学说展开猛烈的批评,批评性的文字散布在从1910至1936年间的论文和著作中。石里克的这些批判性和建构性的论证,不仅瓦解了康德对空间-欧式几何、知识-直观的旧有教条,也提供了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新见解,是二十世纪知识理论研究和心灵哲学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康德在第一批判的"先验辨证论附录"中指出,经验知识具有出自理性本性的合目的性要求,即知识的系统统一性,这是一条按照"理性的建筑术"的先验道路;与之相反,判断力完全能够以反思的方式经验性地追溯知识的系统统一——"技术的统一性"。由此开出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坦途:自然合目的性属于判断力,而非理性;自然目的是关于有机体之内在合目的性的评判结论。自然目的概念以完善性为指引,以"自然的技艺"作为判断力的反思原理,承诺了一种基于人类知性的"先天综合"。  相似文献   

8.
含混的自然概念--梅洛-庞蒂对笛卡尔自然观的批判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笛卡尔的自然实际上出自于知性的构造,它是一种祛魅的、纯粹的、自在的自然,但这种思想中还包含有许多含混之处,有许多非思辨的成分.这意味着两种自然,即"自然之光"意义上的自然和"自然倾向"意义上的自然的共存,知性自然建立在感性自然基础之上.在康德那里,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消除了这种含混性.梅洛-庞蒂本人要求把知性自然还原为感性的、前客观的、野性的自然,让我们在自然面前始终保持惊异,这种立场超越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之争.  相似文献   

9.
几千年来,人类在奋力追求“客观真理”,精心建构“客观精神”和顶礼膜拜“客观理性”的对象化实践过程中,渐渐忘却了“自我”,淡远和生疏了对“主观真理”的内向追求,忽视了对“主观精神”的内在建构和对“主观理性”的本体执守。由之,模拟外部世界运动机制的机械主义认识论及客观理性主义法则,才会逐渐主导人的心智坐标与思想轨道。诸如理性预设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和客观知识论,科学价值中立论与工具理性论,教育上的“知识主导论”与“唯智能论”等实用理性观,便是科学文化对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所产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世界的技术化,技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在技术安全的问题上,公众与政府、专家的认知与判断往往不相一致。因此有必要对安全的概念进行深度反思。文章首先考察了技术安全的维度。认为技术安全包含三个维度,即客观维度、规范维度和主观维度。客观维度是可以描述或者通过实验检验的;规范维度体现了安全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而主观维度则指涉安全作为经验感知和价值判断的内涵,即尽管认识对象是客观的,但是所有的描述和感知、判断都是和主体的经验、情感、教育以及文化和规范密切相关。此外,技术安全还和一定的文化语境相关。也就是说,技术安全具有文化依赖性,脱离了特定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安全意识讨论安全问题,显然是有缺陷的。文章最后指出,安全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安全与人们对风险的可接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