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物理学哲学始终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界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的传统。早期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有一大批学者像于光远、何祚庥、范岱年、沈小峰、金吾伦、李醒民等都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长期从事物理学哲学研究并取得卓著成就。  相似文献   

2.
混沌及其对物理学与哲学思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简述混沌理论的含义、产生、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混沌理论对物理学的几个重要影响;最后讨论混沌理论对哲学思维观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冷点问题探索”与“中国哲学世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学的品格是不事喧哗、不事张扬、不事铺陈、不自骄矜。哲学因而就同书斋结下了难解之缘。“让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中解救出来”,因而就是把鱼儿从水中“解放”出来,那结果将是鱼儿的不幸、哲学的死亡。哲学研究的永远是“冷点问题”,而不是热点问题。哲学是学术世界中的“冰岛”。 哲学乃是纯粹意义上的“书斋”学问,充满“书卷气”。真的哲学家常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哲学家永远是书生。他是书痴,只同古往今来的灵魂交流。当然,你也许在官场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但你也同时失去了纯粹哲学家的品格、贞操和魅力。我们有…  相似文献   

4.
针对模态逻辑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态逻辑和哲学的关系、模态逻辑的合法性论争、可能世界问题以及模态语境问题等,本文述评了国内学者陈波、张家龙等人的观点。笔者认为随着一些模态逻辑技术为国内学者所掌握,更多的模态逻辑哲学问题将会引发学界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与唯物史观、福柯、利奥塔、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比较中,分析了约瑟夫.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并在科学哲学史广阔背景中对其进行了理论定位。在科学实践观、实验室研究以及科学叙事论方面,劳斯均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但总体上创新性不够。劳斯的科学哲学属于当代美国的另类科学哲学,属于从分析哲学中杀出的"叛逆"。  相似文献   

6.
1962年4月,在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举行了基本粒子物理学哲学问题理论会议.这个会议是由《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联合召开的.苏联举行全国性的讨论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自然物和人工物是两类不同的对象。自然物理世界和现实的人工物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世界,需要运用不同的范式、范畴、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研究人工现实生活世界的焦点是研究以工程活动为核心的推动生产力发展问题。研究现实人工物生活世界和研究自然物理世界是两类不同的研究活动和过程,虽然二者也有共同点和密切关联活动,但工程活动、工程知识更需要"想"和"做"并重,"理念"和"目标"贯通,"愿景想象力"和"现实生产力"兼顾,"价值观"与"实践性"一致。在研究工程知识时,需要从"两类物质世界的区别和联系"、"多种知识类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类物质世界和人类知识的复杂互动关系"这"三重关系"中认识工程知识。从本性及其特征来看,工程知识是整合、配置各类要素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知识和知识群,是关于集成、构建、制造、服务和发展人工物世界的知识体系。工程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类型之一,工程活动离不开工程知识,工程知识论也势所必然地要成为工程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实践哲学及其相关的重要哲学问题作出了阐释与论述。吴彤的文章"论科学研究的哲学",从科学实践哲学视野出发,借助拉图尔关于缺乏研究哲学之语与讨论,区分了研究与科学概念,讨论了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的哲学与SSK、科技政策研究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建立一种关于科学研究的哲学的可能性和可用的资源。黄翔与马丁内斯的文章"历史性知识论与科学实践哲学",提出科学实践哲学需要为地方性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5):115-119
实践的缺失导致了生物个体性问题的解释困境,而已有的依存性与敏感性理论仍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理论背景,从实践维度中的理论解释过度到实践解释,认为生物个体性生成于情境化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视域中,生物个体性问题补充了其以往的实践缺失,满足生物作为一个个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情境化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性是具有动态维度的情境化产物。  相似文献   

10.
荷兰技术哲学推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研究策略,在一定意义上重新建构了技术哲学的研究问题、研究模式和研究策略。理论上,荷兰技术哲学以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框架为基础,建构起技术人工物哲学体系;实践上,荷兰技术哲学以技术人工物的设计与使用为前提,开启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相似文献   

11.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技术人工物,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考察人工物的双重属性,可以发现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与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意义具有心灵哲学的性质。研究人类必须进行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以后,微观物理学开始出现一系列边缘化现象。由于物理模型的发展与确证理论陈述的实验迹象逐渐趋向现象世界的边缘,实验越来越难以为理论预言提供实证检验。一些重要的前沿理论长期处于经验未确证状态,这使得其作为科学理论的资格受到严峻挑战。在直接经验证据空缺的情况下,由其他相关理论确证的归纳论证,戴维德的无替代性选择论证、意外解释性融贯论证所构成的评估策略,从非实证性角度为间接评估理论的可行性概率提供了某种依据。微观物理学理论评估特点的这一转变也许会最终影响物理理论与世界之间的哲学关系,所以应给予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是一种以概念分析为中心的思辨哲学。思辨哲学"思辨"方法的局限导致了"直觉危机"的产生,引发了对"哲学承诺"的寻找和"去经验"的冲动;技术的进步有助哲学家展开经验导向的实证研究:哲学内外多股力量的合流促进了哲学实验的开展和实验哲学的诞生。实验哲学包括"基于实验的实验哲学"和"基于思辨的实验哲学"两类。运用系统的实证方法特别是"直觉探查"的新工具替代"思辨哲学工具三件套",实验哲学做出了"诺布效应"和"自由意志的时间真实性基础"等一系列重要哲学发现。实验手段是思辨方法的重要补充,有助于解决某些思辨哲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新工具引发了一场重要的哲学变革,这同时是当代哲学对认知科学挑战的一种回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门新兴学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作者认为:(1)尽管“哲学逻辑”在英美哲学界与逻辑界具有不同的涵义,但我们宜在比较规范和合乎词义习惯的意义上使用“哲学逻辑”一词-用“哲学逻辑”指称不同于经典逻辑或标准逻辑的诸现代逻辑分支。(2)关于逻辑哲学,可以定义为研究逻辑特别是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这是一门介于元逻辑与语言哲学之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1965年在物理学和化学方面哲学问题的论文共约有四十多篇,比起过去来,无论是从质和量上来说,都有较多的成果,它反映了我国的物理学工作者、化学工作者在学习唯物辩证法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科学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收获。这一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究竟有那些成绩呢?有那些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呢?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戴上我称为"欧陆式眼镜"的东西,运用欧陆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诸如探究、发现、实验、理论和确证等传统的科学哲学问题,某些事物就会以颇为不同的方式呈现,你就会看到新的事物,一切事物会彼此相关并以不同的方式与背景相关。透过欧陆式眼镜的凝视,让你倾向于关注两种事物:第一,那些妨碍你看得更清晰的事物;第二,事物"如何"显现,而非事物是"什么"。该隐喻有某种严重的缺陷,但仍是有用的,因为它提示了审视科学的传统视角与欧陆视角之间的巨大差异。它也能被用于发展"科研平台"这个观念,即科学不仅仅是一组活动,不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允许我们将之封闭的一组工具、实践和借此形成的知识,而是由诸线条的流动之网构成的,这些线条顺利地与紧密地整合入我们的世界并且塑造了世界的轮廓。我在本文中讨论了欧陆科学哲学的两条可能路径。一条涉及的是"解构性的重演",即对我们继承下来的科学概念(包括传统的分析性概念与海德格尔的"科学不思"的概念)的探究;另一条涉及的是可被称为"回归田野研究"的东西,即仔细地审视科学实践。接受这两条路径,将让欧陆科学哲学唤醒一大片重要的探究领域。忽略这些探究的领域,科学哲学将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物理学前沿与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广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年会于10月22-23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隆重召开,会议主题是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物理学前沿与哲学问题。本次会议由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田野哲学"(Field Philosophy)是美国近来兴起的一种从事哲学研究的新理念。"田野哲学"不是"田野调查"方法向哲学领域的简单移植,也不是为哲学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部门,而是在"新自由主义"的时代语境下如何进行哲学研究的元哲学层面的思考。它主张对哲学进行"去学科化",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进路,增进哲学的社会参与度。"田野哲学"的主张和理念涉及当今哲学研究许多原则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如何从事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和河北东方企业集团协办的 2 0 0 0年物理学进展学术研讨会 ,于 11月 2 8至 30日在秦皇岛市秦发假日酒店召开 ,来自全国 10个省市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对 2 0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发展、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教学以及我国解放以来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研讨。一、物理学基础问题其一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评价问题。关洪认为费曼的路径积分否定了玻尔的互补原理 ,标志着哥本哈根解释已走向衰败 ;刘辽认为 2 0世纪下半叶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哈金为代表的新实验主义开始关注科学实验中的实践活动本身,开辟了科学哲学界新的研究进路.同时,以伽里森为首的一些科学史家也将目光投向了实验过程和科学实践.本文从伽里森和哈金的两部代表作:<实验如何终结>(HOW Experiments End)与<表象与介入>(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出发,着重分析两者时科学实验实践中实验的独立性、稳定性、情境性与实在性及实验与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两者科学实验思想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