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计算知识论的基本理念既有哲学来源又有语言学来源。通过不同学者的解读和充实,计算知识论成为了一个以归纳问题可解性和归纳方法逻辑可信赖性为核心问题、以可计算理论为分析工具的完整理论体系,为科学推理研究提供了抽象的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之下,各种版本的归纳问题得到了重新审视;对可学习性的关注又促成了计算知识论理念与认知逻辑的结合。计算知识论的全新视角及其初显的解题功能都表明:对计算知识论的进一步研究会为科学哲学和知识论领域带来更多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2.
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从技术与科学的划界及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的划界,探讨了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对把技术看作是知识体系,对把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作为技术哲学研究核心内容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技术主要属于实践活动范畴,主要与经济领域相关,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主要不是两种知识体系的不同,认为技术价值论问题应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知识论与科学哲学的关系及其当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论和科学哲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在近代认识论的路径中发展并在康德哲学和逻辑经验主义那里重叠、融合.之后,知识论和科学哲学在分析哲学和解释学的转向中从一元辩护走向多元理解,呈现出多视角、多层面、具体化的特点,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并非处于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4.
公民科学是一种让公众直接参与到具体科学研究项目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公民科学倡导知识论层面的科学民主,强调公众专长对知识生产的价值。在公民科学范式下,公众与科学的关系在重构,公众既是科学知识的消费者,又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是知识共生机制的重要力量。公众对知识生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共同创造。公民科学是开放科学的一种实践路径,通过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以理解和信任科学,这样,公众与专家在互动中实现互信,从而利于走出单向度信任机制的困境以重建科学公信力。因此,公民科学具有重要性和可能性,但其也存在限度,所以走向“负责任”“适度”公民科学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解释从亨佩尔"演绎—规律"模型到范·弗拉森语用学解释模型的发展,显示出的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即从以语形和语义分析为基础的静态逻辑向以语用分析为基础的动态语境的变化,它深刻地反映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演变路径,标明了语用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手段已全面地渗透于科学哲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雷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18-22,27
不管对科学发现进行语义分析,还是对科学发现活动本身进行历史探究,我们都会发现,科学发现除了具有社会、历史和心理上的属性外,它在本质上乃是新假说的产生、选择、修正、接受和解释的逻辑过程,其逻辑机制正是皮尔士与汉森等所倡导的溯因推理。而且,现代认知科学的新成果促进了溯因推理形式的不断完善,人们意识到在新假说产生与选择中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创新了溯因推理的推理形式,令人满意地回答了溯因推理何以能够以及如何能够成为科学发现的逻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只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并没有考虑研究者和公众如何获取科学知识,一些出版商通过高价出售学术期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出版商与科学共同体的矛盾在当代逐渐激化。开放获取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在21世纪初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运动要求打破科学知识获取的人为壁垒,真正实现科学知识的公有,倡导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向研究者和公众提供科学论文。开放获取运动不是简单地向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回归,而是在当代条件下对科学公有主义的重新形塑,它倡导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主义——科学知识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属于全社会,在产权意义上也属于全社会。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只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并没有考虑研究者和公众如何获取科学知识,一些出版商通过高价出售学术期刊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出版商与科学共同体的矛盾在当代逐渐激化。开放获取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并在21世纪初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影响越来越大。这一运动要求打破科学知识获取的人为壁垒,真正实现科学知识的公有,倡导通过网络平台免费向研究者和公众提供科学论文。开放获取运动不是简单地向传统的科学公有主义回归,而是在当代条件下对科学公有主义的重新形塑,它倡导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公有主义——科学知识不仅在知识论意义上属于全社会,在产权意义上也属于全社会。  相似文献   

9.
图尔敏从论证的角度考察了逻辑在生活和科学实践中的应用,认为逻辑的实质是经验知识而不是先天的、分析性推理,科学创新和进步的本质是不同范式的转化,是想象力在科学认知中的作用。图尔敏的思想对当今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研究中,以库恩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范式等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而不同研究传统下的俄(苏)科学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科学世界图景。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都具有前提性知识的地位。在方法论层面,它们都作为解释科学革命的核心概念。二者的"同中之异"表现在结构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中,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发生学的层面,在于概念提出的语境根源。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展现出的结构学、动力学和解释功能上的差异,揭示出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语境——哲学与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