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徽铜陵某矿为一大型含金铜硫铁矿床.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伴生金中的次显微金,因其颗粒微小,分布不均匀,故用矿相显微镜难以研究.本次工作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床中的显微金及次显微金进行了观察分析,初步查明了其赋存状态,并证实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分析是研究次显微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湖南桃源沃溪金、锑、钨矿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沃溪金、锑、钨矿床是一个多金属伴生的金、锑、钨大型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金、锑、钨石英脉矿床,累计金的探明储量XX吨。矿床规模还将逐渐扩大,金的总储量可望达XX吨以上。金的平均品位7.23g/T,品位变化系数105%,锑为165%,钨为285%,金的矿化最为稳定,分布亦最广泛,金与锑虽然经常伴生,但经相关分析研究其品位相关系数为0.1,二者品位无明显相关关系;矿脉赋存于板溪群马底驿组(Pt2m)紫红色板岩中(照片1),板岩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如表1。岩石化学成分见表2。其中氧化钙含量较一般板岩高7.5倍。铁质较一般板岩高0.8%。为白钨矿、钨铁矿矿化及金的沉淀创造了有利条件,矿区内无火成岩出露,矿化及矿体形态明显的受层间断裂及次一级裂隙控制。  相似文献   

3.
某金多金属矿为一低品位的金、银、铅、锌多金属共伴生矿床,金为主要有益组分,银、铅、锌为共伴生有益组分。由于该矿床单一组分品位均难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为综合回收利用各种有价金属,需合理制定工业指标。工业指标论证时采用综合工业指标的形式进行论证,论证方法选用地质方案法,通过圈定3套方案进行论证比选,推荐最优工业指标。根据推荐的工业指标,该矿床共估算矿石资源量288.6万t,金、银、铅、锌金属量分别为5.5 t、105.0 t、16 607.0 t、11 561.0 t。通过综合工业指标的制定,达到了充分合理综合回收各种有益组分的目的,为提交地质报告及矿山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会龙 《甘肃科技》2010,26(18):34-38
化石沟铜矿区属被后期构造叠加而富集的多期次成矿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产为铜,伴生矿产有金、银、钨3种。通过多次物探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测量,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铜矿体分布范围及其地下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福建福鼎银硐铅锌矿床中伴生元素银的分布情况和赋存形式,并据其分布特征探讨该矿床的成因。为矿床的找矿勘探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徽某地铜硫铁矿床中伴生元素有:Au、Ag、Pt、In、Cd等20余种,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次工作通过矿相鉴定、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初步查明了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 矿床中的金矿物形成于硫化物阶段。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富集矿物为黄铜矿。金的成色平均为742。显微金占77.42%,90%左右为细粒金。 本矿床为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江武义金(银)-萤石矿床,属燕山晚—末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期构造活动的多期次脉动特征,导致了成矿的多期、多阶段性的演变特征与规律。这一新类型金(银)矿的发现与研究,对指导金(银)-萤石矿床的找矿实践和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铜陵是我国铜矿重要产地之一。矿床中除主元素Fe、Cu、S外,尚有V、Ti、Co、Ni、Au、Ag、Pt、Ga、Ge、T1、I、Cd等二十余种伴生元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益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成了日益重要的课题。 天鹅抱蛋山硫铁矿矿床富含硫、金、铜。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矿床,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次工作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金的载体矿物为磁黄铁矿,细粒金占86%,金的平均品位为2.97g/T。经数理统计等方法,金与砷成正相关关系。金与其它矿物间的连生关系较复杂,接触边界弯曲,所以该矿属难解离类型。 据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该矿不适宜重选,可用混合浮选或氰化和混汞法以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9.
河北隆化县龙王庙矿区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成矿系统。综合区域成矿规律和矿化特征分析认为: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是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其成矿时代为白垩世,铅锌已达中型,伴生银金,且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前景;钒钛磁铁矿化是岩浆结晶分异型,矿化时代为新元古代,磁法圈定的磁异常区,有望找到隐伏的钒钛磁铁矿体。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找矿,通过地质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方法,总结了银山铜铅锌矿九区北山区深部矿床特征,该矿床是银山背斜格架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此次九区北山区深部详查成果是银山矿田深部延伸新增资源储量,探明122b +332 +333矿石量7 232.73万t,主矿产铜金属量52.70万t、共生铅8.79万t、共生锌16.74万t、伴生金41.72t、伴生银1 026.09t、伴生硫470.77万t.银山矿田其它四个区段深部和九区北山区-1 200m标高以下仍有极好的找矿前景,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对“银山式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厚源银金矿区位于江西省东部,为一小型矿床,该矿具有埋藏浅、品位高、矿石质量好等特点,矿床受地层、构造、岩体等因素控制明显,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对在其它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银金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冷水斑岩型银铅锌矿床除银铅锌铜矿化之外,局部还出现相当规模的金矿化,对该矿床硫化物矿物和金矿化关系的系统研究表明:一些硫化物硫物的出现和共生组合,它们的成分和成分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而且与金矿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湖南东坡矿田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碲银矿、硫银锡矿、深红银矿等;有少量的银以晶格银和超显微包体银矿物的形式赋存于方铅矿等矿石矿物中。文章还就银的富集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种测试手段,查明了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硫化矿物中的伴生银主要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呈类质同象(晶格银)和显微分散相状态存在。文中总结了银的富集变化规律,分析了银富集的主要矿化阶段,明确指出了伴生银的有望地段和找矿标志。为伴生银矿床的找矿评价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地质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些铜硫铁矿床中除主元素Fe、Cu、S外,还有V、Ti、Co、Ni、Au、Ag、Pt、Ga、Ge等二十余种伴生元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益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成了日益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岩矿鉴定、光谱分析等测试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矿床中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纳米比亚北部桑格里铅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比亚北部桑格里(Ts)铅矿田,含OM和TE两个主要矿床,属喷气沉积型(SEDEX)铅锌矿床,位于桑格里向斜的两翼。通过工作确定为大型规模、具有找矿潜力与开发效益的矿床。矿床以铅为主,伴生锌、铜、银;铅品位1%~12%,平均品位达3.4%以上圈定为富铅矿体。通过地质勘查与物探(磁、电法)工作,总结分析了桑格里向斜两翼的OM和TE两个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阐述了两个矿床各自赋存的成矿空间及成生联系。通过控矿因素及成矿条件分析,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海底喷气(发)沉积的层(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含铁建造关系密切。通过总结、分析矿床找矿标志、控矿因素、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指出向斜为找矿有利地段及找矿靶区,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不同类型金矿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金矿的赋矿(或伴生)岩石与其周围岩石之间存在着磁性差异,如与中基性脉岩有关的金矿成因模式矿床、破碎蚀变火山岩型金矿等,在其上能观测到磁异常.即使是河床底部缝隙中与砂金相伴沉淀的重砂,由于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与其附近砂石之间存在磁性差异,利用高精度质子磁力仪,也能观测到比较明显的磁异常.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一些金矿床(点)上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对砂金矿、锑金伴生型金矿,中基性脉岩型金矿上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为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金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银家沟硫铁矿铜硫分离浮选试验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满旺 《科技资讯》2011,(10):90-91
为综合利用硫铁矿中伴生铜、锌、金、银等有价金属资源,根据银家沟硫铁矿的原矿矿物特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我单位提出了铜硫分离-铜锌金银混合精矿酸化焙烧-多金属分步浸出的新思路,对选厂进行了技术工艺改造,改造后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85%、6.12%.13.72%.分别得到了优质硫精矿和含一定金银的铜粗精矿产品,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指标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位于河北永安—下营房—毛家沟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下金宝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点分析及面分析技术,对本区金的赋存状态以及主要载金矿物的形成环境和成因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可见金"的粒径集中在0.005~0.053 mm范围内,微细粒级金矿物质量分数占80%以上,主要以粒间金、包裹金及裂隙金的形式出现;载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闪锌矿;本区"不可见金"不仅以机械混入的"不可见"显微-超显微包体金存在,而且以晶格金的形式存在;本区黝铜矿As与As+Sb的物质的量比x(As)/(x(As)+x(Sb))高于0.25,银金矿中Au的质量分数w(Au)为73.512%~80.120%,闪锌矿的w(Zn)/w(Cd)为79.82~145.33,表明矿床形成于浅成—中低温环境中;黄铁矿、闪锌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下金宝金矿床为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某层控型金银矿床中金银矿物的光学性质、物理性质、矿物的天然组合和共生系列,组成元素的百分含量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矿物有自然银、银金矿、辉银矿、金银矿、银黝铜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铅银矿、辉钢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铜银矿—硫砷铜银矿”、自然金、角银矿等。对主要工业矿物自然银的连晶形态提供了多幅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