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11,(6):92-94
上海贝尔携手中移动实现沪TD-LTE试验网首个呼叫上海贝尔携手中国移动在上海部署的TD-LTE实验网上顺利实现首个呼叫,标志着双方在为国内用户提供  相似文献   

2.
蔡纪新 《奇闻怪事》2011,(10):18-19
目前黑河本地智能网系统网络情况复杂,随着NGN设备的启用,用户发起一次智能网呼叫时,将占用大量的局问电路,同时SSP和SCP之间信令通过LSTP完成接续,在NGN交换机上创建业务,当用户发起智能网呼叫时,在NGN上直接触发智能业务,同时在智能网SCP平台侧修改相关的业务,使其能够与NGN-SSP进行消息交互,并实现SCP和NGN-SSP之间信令通过SG完成接续。  相似文献   

3.
基于IP地址动态分配的IP电话实现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目前IP电话的各种实现方案,分析了纯软件IP电话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IP电话号码的实现方案。该方案通过服务器给每位用户分配一个惟一的IP电话号码,用户直接通过该号码相互呼叫,这样不仅可以实现IP地址的动态分配,而且使得呼叫过程更加简洁。最后简单介绍了该软件在Linux和Windows下用JAVA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GSM-R是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针对铁路运输的特点,在空中接口中引入了语音广播呼叫、话音通话组呼叫和用户优先级等功能,实现了调度员与司机间通信、调车作业通信、远程遥控传输,车站和维修段的地区通信、旅客服务通信,也可实现与公网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5.
多彩回铃音提供一种基于不同主、被叫的差异化、个性化回铃音服务.在分析了具有早期媒体的SIP电话的呼叫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SIP电话上实现多彩回铃音的几种方案,即用户代理方式、多彩回铃音服务器方式和媒体服务器方式,并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智能型呼叫接纳控制(DICAC)方法即模糊估计新呼叫用户等效干扰,利用神经网络估计系统内已连接用户下一时刻总干扰水平,综合考虑本小区及相邻小区用户QoS反馈信息,由模糊接纳判决处理器输出接纳判决结果.该方法将分布式思想引入智能呼叫接纳控制,提出加权和等效相邻小区掉线概率概念,同时考虑本小区及相邻小区的负载状况和QoS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新用户的接纳,能够在保证本小区用户QoS要求的同时,周围相邻小区用户的通话质量也不受影响,能够满足用户掉线率及呼叫阻塞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呼叫切换技术作为提高移动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是目前移动网络技术的一个难题.为解决用户位移导致的服务器之间呼叫切换问题,通过对软交换技术及SIP协议的深入剖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H呼叫切换系统.对IPH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接口、状态转换及特殊消息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使用WiFi-GSM双模手机对该...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工矿企业生产调度通信系统呼叫方式单一、强噪声环境下语音通信质量差以及缺少维护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无主机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本系统对现有无主机通信系统的呼叫方式进行优化,增加了选呼、强插、强拆和监听功能;采用DSP语音处理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通过中继器实现用户终端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用户的通信;通过管理控制器、管理终端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与控制;采用有限用户多信道共用理论与不同参数下信道数优化配置方案对系统参数进行配置。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靠性和实用性较高,呼叫针对性强,通信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中科大建成世界上首个光量子电话网(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小组在实用化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合肥建成世界上首个光量子电话网:通过商业光纤网络.多个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真正安全、不怕任何窃听的量子电话来进行通信。这标志着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由实验室走进了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了“量子电话呼叫”。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不同运行机制,建立了认知无线电网络呼叫层和分组层相互关系的跨层马尔可夫模型,推导了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和分组时延的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建模的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并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进行了系统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准确地评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性能,随机频谱接入新机制可同时保证次用户呼叫层和分组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 TFIDF (Term Frequency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结合用户通话圈运用呼叫指纹方法分析用户的交往圈、呼叫特征、短信特征、位置特征、客服特征、终端特征等特征,构建家庭关系识别模型,进而挖掘家庭关联关系的手机与固话在呼叫圈相似度、平均每天通话次数、平均每次通话时长等变量上的相关性,为发现手机号码与家庭固定电话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并有效地应用于固移捆绑套餐和可选套餐的目标客户的识别.从实际营销效果来看,该模型的使用有利于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快速、方便、有效地开展融合套餐的销售,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TFIDF(Term Frequency 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算法,结合用户通话圈运用呼叫指纹方法分析用户的交往圈、呼叫特征、短信特征、位置特征、客服特征、终端特征等特征,构建家庭关系识别模型,进而挖掘家庭关联关系的手机与固话在呼叫圈相似度、平均每天通话次数、平均每次通话时长等变量上的相关性,为发现手机号码与家庭固定电话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并有效地应用于固移捆绑套餐和可选套餐的目标客户的识别。从实际营销效果来看,该模型的使用有利于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快速、方便、有效地开展融合套餐的销售,在降低营销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在切换排队且排队顾客优先的条件下,小区共有有限个个信道和一个缓存区,一部分信道为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共享,剩余的信道预留给切换用户使用,缓存区由切换用户使用,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均为Poisson到达的通信信道配置模型.得出了稳态时模型中各状态的概率分布,平均排队队长,阻塞率及状态转移速率关系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育关重复呼叫与接通率的关系、重复呼叫概率的确定以及利用用户平均重复概率对电路群进行扩充计算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以GSM移动网络作为信息传输平台,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设计了一种以语音信息报警的智能煤气泄露报警系统。系统通过MQ-5采集煤气信息,通过用户设定一个上限值,当煤气含量超标时,AT89C52单片机通过GSM网络呼叫用户,用户接通后由语音模块播报语音报警信息,从而实现语音煤气报警过程。本系统的设计摆脱了传统的距离限制,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报警信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发展,PSTN用户正逐步转变为软交换网络用户,以软交换网络为核心、PSTN端局作为接入的网络结构模式已形成。软交换网络通过基于IP传输的协议实现呼叫、业务控制和语音、数据的传输,将PSTN与数据网络结合起来,提供多种灵活丰富的业务。目前,如何与已有的PSTN端局网络有效互通,以实现业务的共享;同时兼顾业务的发展和网络的改造,提升网络的业务能力,正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将介绍如何在软交换上实现固网彩铃业务。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KY1000XM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采用半呼叫模型对七号信令电话用户部分(TUP)的SDL(软件描述语言)图进行重新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在该机上实现TUP的进程调度法,并描述了软件及数据结构,最后对软时钟生成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是一种自干扰的系统.随着未来用户的增加,在无线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干扰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呼叫接纳控制技术(CAC)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提出了基于功率控制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以小区负荷因子为分析参数,分析新用户满足接纳请求的条件,进而对新的呼叫请求作出判断.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系统中各种干扰,更加符合实际的网络环境,同时满足了无线用户日益提高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学东方红学生宿舍楼对讲、报瞥、广播系统于1989年8月安装完毕投入使用,至1990年3月已实际使用了8个月,经历了各种环境条件的长期考验。该系统由安装于大楼值班室内的主机设备和安装于全大楼内共204个房间的用户分机所构成,系统实现了下述功能: 1 在全楼内任何一个房间可通过按动分机上的报警钮,主动向值班室主机报警,并且在主机内警铃与灯光同时显示,控制板上准确地显示出报警呼叫房间的楼层及房间号码。当主机对分机的报警有响应时,分机上有发光管显示。分机的报警钮被触发后具有自动保持功能,直至值班室主机选通该分机进行询问时,报警才予解除。 2 主机可以主动地呼叫任何一个分机,但分机上有对讲/防听按钮,若用户不按下分机  相似文献   

20.
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一套关于无线输液监控和呼叫的系统。本系统由呼叫节点、上位机应用平台、腕式终端三部分组成;其中节点负责信息采集、监测和传输,采集病人呼叫和输液监控的信息后,利用自组无线网络实现呼叫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信息内容包括呼叫结点床位号、呼叫时间、呼叫内容、输液监控信息等。上位机分析节点信息后,显示呼叫信息,声光模块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腕式终端接收上位机的转发提示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呼叫节点。整套系统方案可以有效加强病床管理,提高护理效率;并且现场施工快捷、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