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机制设计理论是博弈论与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应用,应用到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产生了算法机制设计,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应用到带自私性和分布信息的算法设计.本文介绍算法机制设计必要的数学基础和模型.在此架构下,依据一些经典的优化问题设计相应的算法机制,其建模工具和方法,可以用于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控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投票系统都是操纵的,决策形成过程中的防策略投票问题属于社会选择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分别从模态逻辑、一阶逻辑、命题逻辑的角度,研究了防操纵社会选择机制的核心理论——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希望由此引发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做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启动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当前也存在一定的制度性缺陷,这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最初的目标轨迹前行,也使得该制度在未来的发展面临许多挑战。机制设计理论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本文按照机制设计理论提供的一般方法对新农合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并对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Atanassov在Zadeh的基础上提出了直觉模糊集,把选择中行动主体的模糊偏好分为三个组成部分: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这一分析方法较为贴近行动主体的实际选择。然而直觉模糊偏好何以能够形成,是直觉模糊理论所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原子偏好基于逻辑原子主义思想而提出,通过原子偏好建构偏好的过程,就是行动主体形成事物间偏好关系的过程。直觉模糊偏好之所以能够形成,根本的原因在于形成行动主体的原子偏好中,有些是不可比较性原子偏好。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位置服务(LBS)系统中,用户通过主动上报个人位置信息即可获取所需服务.LBS在带给用户便利的同时,也会泄露个人隐私.相反,服务提供方则希望通过获取位置信息等隐私来最大化自身收益.在实际的LBS系统中,不同用户对于服务水平和位置隐私间的偏好存在差异.服务提供方只能了解用户偏好的分布情况,无法准确获知每个用户的真实偏好.因此,在位置信息挖掘过程中,针对这一信息的不对称性,本文设计了基于合同理论的差异化服务机制.该机制构建了逆向选择模型,针对不同偏好类型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最优合同组合以实现差异化服务.性能仿真验证了算法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也表明,本算法机制可以激励用户上报更真实的位置信息,使得服务提供方在位置信息挖掘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运用不合作对策中的机制设计理论 ,对控制成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环境管理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一个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机制应该具有的性质 ,指出满足该约束的允许排污量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社会最优的允许排污量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最优机制的设计步骤 ,介绍了最优允许排污量函数和收费函数的确定方法 .  相似文献   

7.
感性选择具有认识论、本体论以及文化学等多重意蕴;从感性选择的语境来审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感性选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了解中国人的感性选择也就无法理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底蕴和民族特色;理性地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感性选择及其演变机制与规律,这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冰 《科技信息》2010,(20):I0046-I0047
民主的实质是"人们当家作主",但西方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代议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精英民主、社会选择理论和多元民主等聚合民主理论都对人民参与持保留态度.协商民主改变了聚合民主将偏好看作是固定的看法,认为偏好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基础上,协商民主鼓励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将"人民的统治"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借鉴凯恩斯在 30年代大危机时期提出的造成资本主义失业和危机的原因的理论 ,分析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成因 ,相关政策机制及其成效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借鉴凯恩斯在30年代大危机时期提出的造成资本主义失业和危机的原因的理论,分析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成因,相关政策机制及其成效,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显著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主要原因是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以及我国存在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这一非常规的融资偏好,又会进一步地导致我国资本使用效率低下,影响投资者的利益与长期投资积极性,以及加剧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从发展债券市场、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以及健全股票市场机制等着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司经理薪酬激励合同的设计问题,基于委托一代理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构建了一个经理薪酬激励的分析框架。在对股东效用最大化的分析中发现:利润分成应当作为薪酬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来激励经理行为;股东和经理的风险偏好应该相异,并且各自的风险规避度的比例应该保持在一个给定的范围值内。最后对A股市场上的金融保险公司高管薪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净利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对称控制成本信息下的环境管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不合作对策中的机制设计理论,对控制成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环境管理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一个满足激励相容约束的机制应该具有的性质,指出满足该约束的允许排污量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社会最优的允许排污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机制的设计步骤,介绍了最优允许排污量函数和收费函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Gibbbard(1973)——Sattenhwaite(1975)防策略不可能定理是社会选择理论中最重要的不可能定理之一。该定理说明一个定义在广泛偏好域上的社会选择函数,如果它的值域中至少包含三个备选社会状态,那么它是防策略的当且仅当它是独裁的。但是通过对偏好域加上单峰偏好的限制,对于总是选择孔多塞胜者的社会选择函数,既是防策略的,又是非独裁的。  相似文献   

15.
师生互评机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双方的发展与成长。然而,作为博弈局中人,在演进的过程中,师生在这种机制下会通过互惠实现或提高自己收益,从而影响评价的设计预期。引进奖惩机制,改变原有互惠博弈的结构,促使博弈参与人的收益发生某种变化,进而使参与人的基于策略选择的活动遵循管理者制订的评价机制,最终可以实现互评机制的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发包方和接包方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并存时的发包方对接包方的外包合同设计问题.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为发包方设计合同,从而激励接包方积极参与并甄别其私有信息,进而分析非对称信息和风险偏好对双方策略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信息非对称下双方的策略和收益取决于双方风险偏好组合和信息非对称程度.结果体现双方风险态度对决策的影响和信息的价值,为外包合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域间路由中每个自治系统都是独立的理性主体,它们策略性地选择行为,进行路由.倘若自治系统的路由策略不加限制则会引起网络运行异常.借助于专门研究理性主体自利行为的机制设计理论,激励自治系统,可以在保证每个自治系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域间路由网络系统的整体目标.首先概述了机制设计理论,接着将目前域间路由中的机制设计研究归纳为最小代价路由机制设计和策略路由机制设计,总结了研究现状.最后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论主要是社会投资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及资产建设理论。我国住房保障中的政策缺乏可持续性和规范性、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和中央地方政府配合失调,第三方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下均能得到启发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学派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理论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三维综合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社会机制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认为市场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牵引动力;行政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社会机制是...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市前门地区居民出行问卷调查的实践过程为研究对象, 对居民出行问卷调查技术的问题、特征及其产生机制进行深入剖析, 从 5 个方面对调查技术开展深度理论研究(调查组织工作及制度障碍、问卷设计的普适性与地域性、抽样设计和样本代表性、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调查时间的选择)。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旧城区居民出行问卷调查的技术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