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铁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229-229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高校大学女生体育课上需要从生理、心理、主观、客观等多方面来发现并掌握学生的消极心理,并且对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可靠的调控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石珍 《科技信息》2010,(28):96-97
近十几年来,"网络红人"热热闹闹地拔地而起,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文化生态现象。本文从"网络红人"现象分析了网络时代下的受众心理,并阐述了"网络红人"现象折射出来的一些消极受众心理对当前的大众传播文化构建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种种消极心理。本文试图探讨这些消极心理,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众心理是人类群体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众”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消极的从众心理是盲目的、丧失个性的心理顽疾。本文试图浅析消极的从众心理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从而使人们正视这种心理现象,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尽力避免这种现象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预防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由图书馆员职业生发的消极心理表现及其影响,根据图书馆员的职业特征,探讨消除图书馆员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锻炼迷瘾和心理耗竭是锻炼者在体育锻炼中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效应.通过分析体育锻炼与消极心理效应产生原因及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提出5项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运用心理恢复手段和物理疗法方法消除心理疲劳;在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为有助于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消极表现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等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谐音的社会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是语言交际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它可以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本文从社会的角度叙述了谐音在政治、文化、生产、生活中的影响、产生的心理基础和表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娟 《科技资讯》2010,(23):254-254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成因,有了较细致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势必会影响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措。因此有少数教职工面对市场经济不知所措,一时难以适应,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惰性心理,本文从实际出发,从情性心理产生的原因、惰性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惰性心理的消除方法等三个方面对惰性心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教职工的惰性心理进行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用户负荷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用户负荷管理"对电力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同时,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利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开展"用户负荷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代俭英 《科技资讯》2010,(8):243-244
积极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不仅是对前期消极心理学的反动,也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和超越,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研究核心价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包含的主要内容是: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提供了认识心理学的新视野;为理论心理学中"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了尝试;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方式自其诞生起就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模式下,社会化进程中大学生的精神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试从大学生心理发展中"人格"和"社会化"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健康精神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整体观方法,从产生审美心境的意识基础——审美意识和产生审美心境的内驱力两个方面来透视庄子的审美心境。庄子的审美心境是一种带有消极心理倾向的审美心理状态,是为了满足庄子自身心理不平衡的一种精神境界,是处于一种对人生绝望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的行为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评估量表,对入院3日或更长时间的8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7.5%的患者认为护士在工作中的举手投足,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都会对其心理产生相应的影响.结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控制一切可能对患者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汤舜 《科技资讯》2012,(18):249-250
嫉妒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普遍、消极的社会心理,也是自然产生的情感。嫉妒心理层次多样、特征明显、形式丰富、危害严重。我们要长久地与嫉妒作斗争,以化解其消极方面,使其朝着积极、有益的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最容易出现的心理表现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梦幻"作为人类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并不单纯是梦幻主体内在精神世界的产物,其来源和内容是同梦者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自身所担当的女性角色的认知、反思和确认,是现代女性与"梦幻"产生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小说文本——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和铁凝的《世界》为例,具体论述现代女性小说如何通过女性人物的"梦幻"来传达对女性角色的反思和确认,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现代女性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跳高运动员赛场中的各种情绪变化及影响运动成绩的不良因素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并论述了消极心理因素的调适方法与心理训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格林童话中母亲形象的塑造、"缺席"的父亲与"在场"的母亲,以及永久幸福美满的结局这三个方面着手,对格林童话进行新的解读以揭示:这一在男权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作品对两性权利与地位的表述和美好结局的设置这两方面,实质上都表达了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传达了男权文化视野中所规约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