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分析、介绍太行山大峡谷、长子木化石地质结构基础上,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与长子木化石的地质时期气候现象,提出了大峡谷与木化石群形成时期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地貌以及地质时期的气候特征,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的地质地貌与气候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中的一种时尚旅游.漂流旅游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已逐渐成为生态旅游者最富旅游体验的项目之一.豫西大峡谷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开展漂流旅游的"先天"优势.对豫西大峡谷的漂流旅游项目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如提升文化品位、加大景区联合力度等,以期对豫西大峡谷漂流旅游项目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太行山王莽岭风景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王莽岭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该景区发展旅游业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王莽岭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为更好地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临汾市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山西省临汾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临汾市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是世界和中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在于西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所以,生态旅游是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以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的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介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在分析当前广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深层次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协调各生态旅游系统要素构建深层次开发模式,促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生态旅游开发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研究着手,明确了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及其空间结构,进一步定量研究了各市的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市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和开发条件的优劣程度,将18个市分成四级开发区,并指明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可以为各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旅游商品,本文将从生态旅游开发的效益入手,分析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的意义、原则和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生态经济的世纪,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基本条件.本文基于目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深层开发的理念,对深层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差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火石寨森林公园为实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构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两极对接"模式.通过对"两极对接"深层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揭示了森林公园应注重展示景观的生态文化主题,并设计相应的深层生态旅游活动项目方案,以此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11.
于谦诗是于谦人生品性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赞歌,其诗中的太行情结是于谦对太行风物的独特感受,是于谦18年太行经历的情感凝结。太行诗记录着诗人独特的时代印记和复杂的心理感受,作者把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寄寓在太行山水中,体现出一种志向,一种气节,风格遒上,格调高远,真切自然,在与太行山水的相拥之中展示了与台阁体迥异的一种气骨,一种说不尽的特殊情缘。  相似文献   

12.
泰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必然之路一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为五岳为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汇,是以山地景观为主的山,水,生物群兼备的山岳风景名胜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基地,根据泰山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特点,分布以及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从开发,保护相结合的观点出发,把泰山划分为3个生态旅游功能区,并就其综合特点进行了生态旅游内容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西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定性描述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片区综合得分的对比分析,确定各区适宜的开发方式。结论采取合理开发策略和对应变换机制,川西地区必将能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4.
杨青 《武夷科学》2007,23(1):166-170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几年随着全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武夷山的生态旅游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武夷山生态旅游的现行情况分析,对武夷山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为武夷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丹霞山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生态旅游环境评价是其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选取国家风景名胜区丹霞山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分析了该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旅游活动对其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的影响、生态压力及其响应状况.评价结果能为禁止开发区域探寻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多个数值模型,通过与风洞试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较系统地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峡谷长度、山顶间距、山脉坡度3种地貌因素对平均风加速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脉顶部加速效应主要受山脉坡度的影响,在近地面内坡度越大加速效应越明显;峡谷内部加速效应受多种地貌因素影响且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必须考虑峡谷侧坡边界层的影响和流动的三维效应,当峡谷长度越短、山顶间距越小、山脉坡度越大时,迎风谷口处在近地面内的加速效应越明显.最后计算出典型峡谷的风压地形修正系数,并与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传统旅游给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只有逐步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与理念,实现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化,才能有效化解这些问题,这也是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在对西藏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西藏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发模式、空间布局及实施战略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应运而生.生态旅游示范区让游客获得了哪些类型的体验、是否发挥了教育和学习的核心功能,值得研究.为此,文章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以我国11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游客网络游记为数据,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生态旅游的体验类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理论上,生态旅游游客可获得审美、娱乐、学习、恢复、移情体验;2)实际上,以审美和娱乐体验为主,学习体验最少;3)主体影响因素中,同游者对游客体验类型的获得有显著影响,且表现为与家人同游者获得娱乐体验的概率显著高于与朋友同游者;4)客体影响因素中,示范区类型对五类体验的获得都有显著影响,森林、山地型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示范区分布区域显著影响审美、恢复、移情体验的获得,东、西部示范区游客获得更多的体验类型;生态旅游体验是人地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现,是游客与生态旅游体验场互动的结果.最后,针对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教育功能发挥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示范区未来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北碚区观鸟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鸟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鸟类资源状况、可观赏性的基础上,结合鸟类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分析了北碚区发展观鸟生态旅游的潜力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观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