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兰英  姜峰 《科技信息》2012,(36):I0205-I0206
第一部分 1.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原因分析:我们知道断路器分合闸线圈是按照短时通电原理设计的,在分合闸完成后自动接触(脉冲)命令。造成分合闸线圈烧毁主要是线圈中的电流不能正常切断,长时通电引起线圈慢慢发热导致最终线圈烧毁。分合闸线圈长时通电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1)分合闸电磁铁机械故障:分合闸线圈松动造成分闸时线圈内铁芯发生位移,使得铁芯卡涩,造成线圈烧毁。或是铁芯活动冲程小,断路器分(合)闸时铁芯顶(拉)不动脱扣机构使得线圈长时通电造成线圈烧毁。  相似文献   

2.
汪萌  汪宏斌  张帅  白江乐 《科技信息》2011,(23):370-370
本文对ZW30A—40.5型真空断路器在合闸过程中出现的合闸线圈烧毁事故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烧毁线圈的原因,并指出日常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电系统中断路器分合闸电磁铁的线圈易烧毁这一常见故障,设计了分合闸电磁铁智能控制模块,对电磁铁的线圈电流进行闭环控制.改变电磁铁的激磁方式,严格控制线圈激磁电流及激磁时间,避免了线圈的烧毁故障.同时,其动作特性不受合闸相角的影响,可以在宽电压范围内精确控制线圈电流,提高了动作特性的一致性.通过一体化仿真,验证了线圈驱动电路及滞环电流控制方式的有效性,引入数字控制技术开发控制模块,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断路器合闸线圈和接触器烧毁现象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合闸线圈和接触器烧毁现象是变电运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普遍问题。在目前电网容量不断扩大、社会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此类问题易造成设备障碍、电气火灾事故以及对客户长时间、大面积的停电。通过对断路器合闸线圈、合闸接触器线圈烧毁现象的危害和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从运行维护、设备检修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防范和整改、技改措施,保证断路器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设备损坏和保证对客户的可靠、稳定供电。  相似文献   

5.
冯海棠 《广东科技》2008,(18):125-126
在6kV真空断路器的常见故障中,断路器的拒绝分闸及拒绝合闸故障最为常见,据统计,其中分闸线圈、合闸线圈烧毁故障占了断路器故障的90%以上,另外为其它原因,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分析了各种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千伏弹簧储能断路器运行过程中烧毁合闸线圈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找出断路器二次合闸回路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并加以改进,防止了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跳不开闸、跳闸线圈烧毁的原因、现象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起断路器操作箱插件及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事故的调查分析,针对事故造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设备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和对于日常管理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晏胜军 《广东科技》2013,(14):101+100
断路器的分闸、合闸回路中手动操作开关KK和遥控接点(或经KK、遥控接点启动的STJ、SHJ重动继电器的触点)都不具备断弧能力。当分闸(或合闸)命令发出,分闸(或合闸)回路接通,此时由于断路器机构的某种原因断路器拒动(即断路器没变位),此时KK和遥控接点(或经KK、遥控接点启动的STJ、SHJ重动继电器的触点)虽然复位,因其不具备断弧能力,这样分闸(或合闸)回路一直通电(KK或遥控、STJ、SHJ接点处于拉弧状态),时间较长后(约5~10s),断路器的分闸(或合闸)线圈就会被烧毁。分合闸线圈保护器主要由检测、启动延时、动作保护回路等部分构成;既能可靠的给分合闸回路断电,又没有增加分合闸回路的中间环节,并且能够显示其工作状态,及时报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断路器电磁脱扣机构中增加IGBT晶体管模块来改进控制与信号反馈电路,确保断路器分合闸操作时开关行程在既定时间内熄灭电弧和信号快速响应。针对电机储能和二极管为保护模块,出现过电流反向击穿线圈和过电压烧毁电机储能为安全前提,利用控制与信号回路中电容吸收与释放能量的特性,实验表明脱扣装置对于快速分合闸动作的断路器,电磁线圈和电机都会被IGBT晶体管模块控制与保护,断路器控制与信号反馈电路中具备电流防护和抑制信号滤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清君 《科技资讯》2008,(32):71-71
根据断路器动作原理做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种情况均可造成分合闸线圈导电时间过长,发热烧损:(1)铁心顶杆卡住和掣子组件卡涩引起的开关连杆机构的位置不当;(2)开关分合闸线圈材料质量太差、线圈电阻不合格和绝缘不好;(3)辅助接点位置不当和辅助开关拐臂螺丝松动引起的开关分合闸控制回路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永磁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机械方面故障多;电气元件烧毁频繁;灭弧性能、分闸速度不达要求,系统波动大等问题,在制氧变电站首先开展了永磁真空断路器的应用改造。在改造中解决了开关柜新旧设备结合困难、防跳回路不匹配等问题,改善了断路器的技术性能,提高了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提高了断路器动作的可靠性,保证了供电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3.
林晓 《科技信息》2008,(3):296-297
分析了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两台220kv断路器合跳闸一次后不能再合闸的原因,讨论了断路器控制回路防跳回路的原理。并针对原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对南瑞CZX型操作箱合闸回路进行串联合适阻值的电阻或将南瑞CZX型操作箱跳闸位置监视回路和合闸回路断开,变为各自独立回路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原设计回路只能跳合闸一次,不能再次合闸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ABB等诸多大公司研制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大多采用双稳态双线圈结构.针对双稳态双线圈结构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双稳态单线圈结构,使结构更为简单、可靠性更高.自行设计的控制电路解决了单线圈永磁机构的分、合闸控制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和物理实验的对比,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SF6断路器二次跳合闸闭锁回路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及电网安全的问题,结合SF6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在本文中提出了SF6断路器二次跳合闸闭锁回路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张凯  周东峰 《科技信息》2010,(29):I0362-I0362
关于一起GIS合闸线圈烧损原因的分析、判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ABB等诸多大公司研制的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大多采用双稳态双线圈结构。针对双稳态双线圈结构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双稳态单线圈结构,使结构更为简单、可靠性更高。自行设计的控制电路解决了单线圈永磁机构的分、合闸控制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和物理实验的对比,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李华 《科技资讯》2014,12(21):101-102
开关分合位监视能反映开关跳合闸回路状态,为便于快速定位故障,开关的分合位监视应能完整的监视跳合闸回路,本文通过分析某500 kV变电站跳位监视回路存在的问题,提出该开关跳位监视回路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实施中验证该措施的可行性,对开关跳位置视回路的设计和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线路永久性故障情况及断路器在没有储能的情况下,保护或控制回路发出合闸指令就会出现烧坏合闸线圈的现象,文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可行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娄祥  韩红丽  吕炳霞  许英 《科技资讯》2011,(30):106-106
从新换的6kV真空开关拒跳,造成越级跳闸,真空开关烧毁,穿墙套管爆炸,母线烧毁等严重事故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