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伴牙列严重拥挤矫治的方法及设计。方法选自我科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严重拥挤病例共12例,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2岁。所有的病例分两步完成,第一步:上颌配戴[牙合]垫,下颌拔除34、44,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下颌拥挤、反抬;第二步:上颌拔除14、24,同样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解除上颌拥挤。结果矫治时间为16~23月,平均为20月,矫治后患者牙列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咬牙合关系良好,面部侧貌协调。结论通过分步完成上下颌拔牙减数,首先可以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13例安氏Ⅲ类替牙期前牙骨性反合牙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期矫治应用于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错[牙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而后据情况拔牙行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或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第二期治疗。矫治结束后,评价矫治疗效。结果:患者下颌后缩、上颌微突的面部侧貌明显改善,上下牙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等都满意。结论:二期矫治能够明显改善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伴中度以上拥挤的错[牙合]患者面形,从而达到较理想的矫治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缩短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时间 ,尽快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 ,解除反牙合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 ,达到反牙合尽早矫治 .方法 应用 2× 4矫治技术 .结果 完成的 2 2例全部成功 ,患者反牙合解除 ,前牙覆盖正常 .结论 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应用该技术 ,既缩短了疗程 ,减少复诊次数 ,又明显提高了疗效 ,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是一种理想的矫治技术 .  相似文献   

6.
霍艳丽  张晓芹  梅玉新 《甘肃科技》2012,28(2):129-130,111
评价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延长牙弓长度,治疗牙列拥挤纠正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矫治器装置对60例生长发育期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进行临床矫治,分别于戴矫治器(T1),拆除矫治器后(T2),矫治器拆除后1年(T3)取模型以及拍摄头颅侧面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在治疗前上牙弓长度严重不足,牙列拥挤,而治疗后牙弓长度明显加长,解除拥挤,治疗前后牙弓长度差异显著(P<0.01),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完成时和矫治器拆除后1年牙弓长度无显著差异,未出现磨牙区牙列拥挤.前方牵引加推磨牙远移可明显延长牙弓长度,解除牙列拥挤,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13例安氏Ⅲ类替牙期前牙骨性反()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前牙外伤是口腔科门、急诊常见多发病,治疗的原则是尽量保存外伤的牙齿,因为前牙直接关系到美观问题,患牙的保存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保存患牙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松动牙、脱臼牙、再植牙的复位、固定、咬合调整等,以方丝弓矫治器片段弓固定方法进行固定优于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法和光固化或釉质粘结剂固定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邹叔绢  师爱萍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115-115,29
本文就13例安氏Ⅲ类替牙期前牙骨性反He患者采用活动矫治器及方丝弓矫治器均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不拔牙情况下,口外唇弓推磨牙向后在牙列拥挤病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牙列拥挤(拥挤度Ⅰ~Ⅲ度)病例10例,用口外唇弓和直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5.11月的治疗,牙列拥挤解除,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口外唇弓可有效地推上磨牙向后解除牙列拥挤,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的诱导与重建的方法对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进行修复。方法对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先用功能式垫或临时冠桥诱导至正常的关系,3-6月后再重建永久性修复;1、2、3年后分别观测其修复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的诱导与重建的方法对重度磨耗的牙列进行重建修复后3年间患者的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的诱导与重建的方法对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进行重建修复能达到较好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纳米金属丝悬浮于弱导电介质中时体系的电导率.由于该导电体系与扩散体系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可将导电体系转化为扩散体系,利用扩散模型模拟体系的扩散运动,以便分析单粒子系统和多粒子系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分布于介质中的金属丝之间无相互接触的条件下,悬浮金属丝体系电导率随金属丝导电性的增加呈现常数、线形增长、常数的变化规律;金属丝浓度很低时,电导率呈常数的范围略小于理论预测;金属丝浓度很高时体系发生渗流,电导率仅与金属丝电导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复合接触线生产的钢丝加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复合接触线的制造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先进的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复合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控制的数学模型,代入感应加热器的具体参数,用Matlab仿真对钢丝运行的在线加热建立了感应加热的控制模型,实施了复合接触线生产的钢丝连续运行感应加热的自动控制,在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复合接触线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静场和恒定场中,能量的传输是由坡印廷矢量决定的。本文讨论了长直导线和长直螺线管的能量传输,并对导线外的电场和螺线管外的磁场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We developed an efficient analysis the current induced in the wire structure.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time-Domain Integral Equation, in which a thin wire approximation is used. The time-domain electric field integral equation is used with the moment method to develop a numerical procedure for treating problems of scattering by arbitrary shaped bodies. We present an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from arbitrary shaped conducting bodies in the time domain with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a single, straight thin wire. A time domain electric field integral equation is formulated for the problem of an arbitrary shape. The solutio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moment method to solve the straight thin-wire problem.  相似文献   

16.
开展时间投影室(TPC)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1)设计了探测器漂移区场笼结构,通过设计与优化印刷电路板等梯度势电极的精确位置构建,获得了均匀的电场分布;2)探测器雪崩放大区通过构建3层细丝电极实现;3)探讨了多层多根细丝电极的电场分布计算、电极焊接安装工艺、电极细丝张力维持、探测器不同工作状态转换等工艺技术;4)采用DPC电阻阵列法对探测器的信号读出部分进行简化,实现20路×20路接收电极输出简化为4路输出,并进行了位置刻度试验;5)利用研制的探测器开展了宇宙射线入射信号的测量,获得了真实有效的输出波形,测量波形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并取得了电离事件的有效二维位置分布.本工作可为类似TPC探测器的研制及试验提供经验积累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Patran软件设计了1×6钢丝绳直线段股和独立绳芯钢丝绳的有限元模型,利用Nastran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中考虑了一端固定、一端轴向旋转情况下钢丝绳的载荷与应变的关系和股内各钢丝分载荷情况.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三者间误差均在容许范围内,验证了本文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首先指出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所用速度直线模型及圆弧空校方法存在的严重不足,提出以速度多用曲线模型代替直线模型,以射线跟踪空校方法代替圆弧空校方法的解决办法,给出了多用曲线模型的建立过程。适应性分析表明,该模型拟合精度高,适应力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证明这一模型和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在时域范围内,面向长直导体的辐射场的仿真数学模型建立问题。通过对原有的数学模型的改进,扩大了其适用范围,并有效地解决了“低频近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稳恒载流圆直导线为例,根据保证稳恒电流的电荷分布特点,指出欧姆定律微分形式中的电场强度E应是总电场在电流方向的分量,同时又指出一般情况下这一分量与总电场方向偏差很小,量值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