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新方向:"互联网+图书馆"。"互联网+图书馆"不仅意味着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而且还意味着以用户为中心,并依托全媒体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细微化全方位的服务。对"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微服务理念做了一定的阐述,总结了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提供微服务的意义并对图书馆开展微服务提出了几点策略,根据用户的需求,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以推动"互联网+图书馆"信息资源微服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创新为主旋律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这就催生了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的革新。本文在分析"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方式。本文通过定量SPSS22数据分析和定性NVivo10数据分析,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主要包含互联网+阅读推广需求度、推广方式、满意度和成效等四个方面。研究发现,河南省高校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需求度高且已普遍开展,但方式单一、满意度低并成效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对互联网+环境下河南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图书馆网站使用效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读者提出的"层次更高、内容更专、质量更精"的服务需求,尝试将图书馆2.0的服务理念与技术手段融入高校图书馆的网站建设中,以有效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如何将《易经》中"变易""简易""不易"的哲学思想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问题,对高校图书馆的组织建设、标准化管理及服务理念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为切入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4个方面的变革,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提供创新服务的两个模式,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提供创新服务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及用户阅读的网络化和碎片化,对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构建多元化馆藏文献体系,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文献信息服务的精细化和远程化,把图书馆建成高校的信息共享中心、学习研究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内涵与现状,结合“互联网+”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影响,探讨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模式,包括嵌入式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个性化推送服务模式、互助共享服务模式、新媒体实时服务模式、MOOC知识服务模式,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知识服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燕 《创新科技》2016,(12):82-84
当代社会“互联网+”思维的迅速流行和发展,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领域引入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从互联网与图书馆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领域的结合,到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图书馆发展思路的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本文尝试从基于支持学术交流、为校友提供终身学习支持、休闲休憩业务、社交媒介的全方位运用、基于馆藏的展览与服务等多方面来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新模式,随着"互联网+"思维融入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设中,对高校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从图书馆经费投入、学科馆员培养、用户沟通渠道搭建、学科资源优化整合、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服务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体系构建策略,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献策献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