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先概述当今常用的协议模型技术;然后重点剖析基于FSM、Petri网和TL模型的协议形式化描述与验证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一种最新协议描述技术-Z协议技术。此外,本文还对这四种协议形式化技术各自的特点发表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将Petri网理论引入到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中,依据生物学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适当扩展规范Petri网,建立了人工神经元状态转化的Petri网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设计变结构神经Petri网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网络参数,而且能对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基于Petri网的知识表示方法。在引入Petri网的基本知识后,详细讨论了Petri网表示产生式系统及基于Horn逻辑子句的Petri网表示,提出了用库所表示产生式谓词,用变迁表示规则的Petri模型。最后讨论了将Petri网应用于OOA(面向对象分析)模型的研究,从而提出一个基于Petri网的OOA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Petri网理论,建立了基本拉动Petri网模型,以基本拉动系统为对象,其Petri模型转变为强连接事件图,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从而寻求了一种利用所建Petri网模型对拉动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为了验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案例仿真分析,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说明了协议描述和验证的基本概念,示例地介绍构造实现描述和协议验证的基本思想,最后以Petri网形式给出了AB协议一例。  相似文献   

6.
基于Petri网理论,建立了基本拉动系统的Petri网模型;以基本拉动系统为对象,把其Petri模型转变为强连接事件图,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从而寻求了一种利用所建Petri网模型对拉动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为了验证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案例仿真分析,证明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协议工程形式化方法的研究及辅助设计工具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程的方法对计算机通信协议形式化理论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叙述了所设计的、基于Petri网理论的辅助设计工具Peton,是对“协议工程”方法学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延时Petri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适合生产计划模拟的扩展延时Petri网。将它与专家系统相结合,设计并建立了计划专家模拟系统,借助于该系统对生产计划进行模拟运行和优化,以得到较优的利用调整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TMN(电信管理网)可信性建模的一种新的方法———Petri网。首先简要介绍了Petri网的基本概念和Petri网的特性分析,然后描述了用Petri网进行建模的一般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它在TMN可信性建模中的应用。最后还介绍了一种自动生成可信性Petri网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两段提交协议构造了Petri网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Petri网理论的方法对两段提交协议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两段提交协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 内部路由技术是网络技术的关键技术。RIP 和OSPF 是两种内部路由协议, 一种属于距离向量协议, 一种属于链路状态协议. 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协议的分析比较说明了OSPF 取代RIP 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共享总线的多处理机系统为例,介绍了在共享总线系统中用于解决Cache Coherence问题的监听总线协议(Snoopy Protocol)和写一次协议(Write-Once Protocol),并分析了写一次协议、一致性协议的优点和协议区分状态的原因,最后给出一个评价协议好坏的角度:总线的流量和存储器访问的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网络协议分析可以帮助安全人员分析网络漏洞。但网络协议分析面临着协议种类越来越多、协议状态空间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基函数的网络协议结构表征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基函数组合模式的分层协议分析方法。之后针对私有协议,提出了一种可自学习的基函数及其组合模式扩展方式。最后给出了基于基函数的网络协议分析流程。性能分析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匹配方法和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卡式数据通信协议分析仪是以个人计算机为平台的卡式仪器,用于监测串行数据通信总线的状态,亦可作为个人计算机与数据网络之间的通信桥梁  相似文献   

15.
几乎所有需要通信的系统都离不开协议的设计,若协议栈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 Zero-Click 的方式达成拒绝服务攻击、信息窃取甚至是远程代码执行.协议消息具有一定的结构、语义、时序等要素,通用型模糊测试工具很难有效地对服务端进行模糊测试.近年来,有不少灰盒协议模糊测试的研究工作,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是AFLNET,然而这些研究工作对服务端状态机的覆盖依赖于初始种子集的覆盖面.本文首先分析了AFLNET无法完善处理二进制格式协议的缺陷,并提出了BBFuzz,一款基于人工编写的数据模型进行测试用例生成的协议模糊测试工具.BBFuzz能够在仅有一个初始输入的情况下,快速为种子队列提供众多感兴趣的种子文件,并且这些种子文件能够覆盖到较为全面的服务端状态.同时,BBFuzz能够很好地支持两种不同类型的协议的模糊测试,即人类可读的ASCII格式和二进制格式的协议.本文实现了BBFuzz对RTMP协议的支持,并在两款知名的流媒体软件的RTMP模块上评估BBFuzz.评估结果表明,BBFuzz在map density和paths上的表现都优于AFLNET.对于RTMP模块,本文在ZLMediaKit和media-server上分别挖掘到一个真实的漏洞,并且这两个漏洞都已经被分配了HIGH级别的CVE编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基站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阐述了基于GPRS网络的基站监控系统传输协议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并设计了自定义格式的数据帧,制定相应的应用层传输协议。本设计方法简便易行.对于其他GPRS远程应用系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项菲  林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7):1992-1995
串口通信由于其硬件形式各不相同,因而一直没有统一的协议格式,这给其调试和开发带来极大不便。比较分析了大量主流串口协议,通过分析这些协议的语法,发现了这些协议格式的通用性,进而设计了一种通用的串口通信协议分析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会话发起协议的实现中,实现软件可重用度低、不易于SIP(会话发起协议)的功能扩展,文中采用基于CSP(通信顺序进程)理论的协议组合模型将SIP协议分解成协议构件,准确地描述了SIP协议实体之间的交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以方便地、灵活地进行SIP功能扩展的SIP协议组合模型。这个组合模型首先将SIP协议分解为具有独立功能的构件协议,然后通过这些构件协议的组合来实现更多的SIP功能。这个模型解决了传统的SIP协议实现软件可重用度低、不易于进行功能扩展等缺点。同时,采用CSP对该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从而说明通过构件协议的组合可以实现SIP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件是网络环境中一系列分布式服务软件的集合,提供比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服务本身更简单和有效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论述了中件的概念,讨论了如何在Win32环境下,采用VC通过MFC调用、VB通过ActiveX控件、Delphi通过VCL(VisualComponentLibrary)可视元件等多种途径实现中件对TCP/IP网络的接口。  相似文献   

20.
IP PBX(IP 专用交换机)系统是近年来计算机网与传统电话系统技术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如何在IP PBX系统中提供有QoS(服务质量)保证的实时通信能力成为一个关键技术。在介绍IP PBX系统和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 /实际传输控制协议 )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利用RTP/RTCP为IP PBX系统提供QoS保证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