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交友不慎,势必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隐患。如果你的“朋友”属于以下几类人,那么就需当机立断,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嫉妒心太强的朋友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你必须以甘于平庸为代价。当你和他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时候,他可以和你亲密无间地来往,而当你发达时,他的心里立刻就会泛出陈醋味。这时候,如果他把持不住自己,就极有可能无理取闹地憎恨你,要么在背后拼命说你的坏话,要么在暗里不断给你制造小麻烦。这样的“朋友”,很多时候比敌人还可怕。总向你伸手的朋友“有难同当”固然是交友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但凡事都应讲究尺度。你可以帮助朋友一时,却无法资助朋友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但完全模仿他人绝非成功之道。人们信任你是因为你率直真诚,而非因为你是另一个人的翻版。研究发现,成功领导者的身上并不存在某种共同的特征、技能或风格;相反,他们的领导力来自人生经历。他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用现实中的事件来考验自己,并据此重新诠释人生经历,以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在这样做时,他们发现了作为一个领导者的目的所在,并且认识到坚持真诚如一可以让自己更高效地领导。这些发现说明了:要想成为一名领导者,你不必天生具备某些特质,不必苦等别人把机会送到你手上,也不必等到成为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1,(5):44-46
如果我们认识到别人是会成长、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会容忍别人的变化,并且容忍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障碍1:先入为主先入为主是我们经验主义的产物。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测试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个性的调动对一个人的发展相当重要,如果你善于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独特的一面,也许展现在你面前的将是另一片天地。你的才能、智慧因个性的调动才会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使你的人生更加辉煌。那么你善于调动自己的个性吗?想知道答案,就做下面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5.
建立良好人脉要杜绝的几大恶劣心理.生存在当今社会中,人脉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人缘,这样才能有好的人脉关系. 禁忌一:热衷于探听家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有些人热衷于探听,事事都想了解的明明白白,这种人是要被别人看轻的.你喜欢探听,即使什么目的也没有,人家也会忌你三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那个人彬彬有礼,看起来很有教养。”“那个人说话、举止都不高雅,看起来很没有气质。”你是否这样评论过周围的人?假使你希望十几二十年后,你的孩子被人评论为前者,那么现在就得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注意他,指导他了。  相似文献   

7.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是这种爱能否持久。一对恩爱的夫妻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开始了分床而居。白天工作紧张、疲惫,晚上又要照顾孩子,渐渐地二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我有个郑重的请求。”妻子首先意识到了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终于有一天,她对丈夫说。“什么请求?”丈夫 漫不经心地问。“每天抱我1分钟。”丈夫用不解的目光望了妻子好久,笑了:“有这个必要吗?”“我提出了这个请求,就证明有必要;你发出了这个疑问,就证明更有必要。”“情在心里,何必表达。”“当初你要是不表达,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8.
有很多人不乏成功的天资,在现实中却并未取得成功。运气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常见的是,人们日常的言行把自己拖入失败的陷阱,从而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带来坏运气,这便是失败者的致命“恶习”。恶习一:自欺欺人的幻想失败者在生活中,总喜欢自己欺骗自己。如果仅仅是对别人不诚实,这个人至少在金钱上还有望达到目的。但如果这个人连对自己都谈不上诚实,那他在人生路上,就别指望有什么进步了。恶习二:缺乏创造性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诉那些没有基本生活技能的人,要靠什么东西才会让人家心甘情愿地付钱给你,即人是有所劳才有所获的。他们不明白一…  相似文献   

9.
智力拼盘     
让位老先生搭火车,车内非常拥挤,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空位,正高兴要坐下去,坐位旁的年轻人开口说:“对不起,这位子有人坐。”老先生没办法,只好摸摸鼻子,站在一边。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姐,就问:“这位子有人坐吗?”年轻人说:“没关系,请坐!”说完,这小姐便坐下去。老先生十分火大,就走过来问:“你刚不是说这有人吗?”年轻人便称说:“她是我妹妹。”老先生就更生气地说:“这就怪了,她是我女儿,我什么时候有你这样一个儿子!”老笑话二战时,有一次在火车的一节包厢里坐了4个人:一个是罗马尼亚人,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漂亮的姑娘,一个是…  相似文献   

10.
箴言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是天生的科学家——要刺激他们的兴趣,只须与他们一样满怀好奇心就够了。我永远忘不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情景:前面,一个男人站在喷水池边,一聚精会神地盯着水沫落下,头一会儿偏向这一边,一会儿偏向那一边。我走近一点,才看清他在自己面前不停地晃动着右手手指。当时我还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和全班一起利用一堂科普课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代青年人可能已经适应做一名"低头族":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机刷微博、聊微信、查收邮件、看视频、玩游戏。正因为此,可能总是会被长辈或其他同行者斥责:要手机不要命了吗?毕竟盯着手机,就没法看前面的路。可是你总觉得根本没那么严重吧?而今你终于有正当的理由可以反驳他们了。一份来自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发现:一边使用手机一边走路的人,会潜意识地调  相似文献   

13.
正沟通的技巧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职场中,一句话说错可能就会埋下被“炒鱿鱼”的隐患,下面就来看下“通杀”职场的8必杀技。1、“是我一时失察,不过幸好……”妙处:承认疏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犯错在所难免,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非常重要,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诚却淡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焦点。2、“谢谢你告诉我,我会仔细  相似文献   

14.
快活林     
醉汉父子有父子两人,都是酒鬼。一天,父亲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盯着儿子的脸看了一会儿,生气地说:“奇怪!你的脸怎么变成三个了?像你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我这幢房子决不能留给你!”他的儿子在家里也喝得烂醉如泥,听了爸爸的呵斥,不服气地说:“那更好!像这样摇摇晃晃,来回打转儿的房子,就是给我,我还不要呢!”  相似文献   

15.
“爱斯基摩(Eskimos)”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大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爱斯基摩人都是矮个子、黄皮肤、黑头发,这样的容貌特征和蒙古人种相当一致。近年来的基因研究发现,他们更接近西藏人。  相似文献   

16.
作者的话“爱心、耐心,再加上一点儿智慧,教养孩子不难,而且很快乐!”每次我这样说,总有一些年轻妈妈反对我说:“那是因为你的孩子乖。如果孩子不乖,你能不生气吗?例如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吃饭不肯自己吃,在家里很霸道,到外面却畏畏缩缩,被人欺负连吭都不敢吭一声……”不等她说完,我连忙道歉说:“噢,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带孩子  相似文献   

17.
<正>质疑碎片化阅读的人,尤其担忧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会毁了还在求学中的学生群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搜索获取手段,这种阅读方式已经深深嵌入学生日常学习的路径中,成为多元化阅读策略的一部分。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读了只言片语的你,是否真的以为自己了解了整个世界?“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这些内容一边被人疯狂点击,一边被人诟病“有毒”。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1,(11):18-18
单纯地去健身房并不能保证你得到很好的锻炼,一边跑步一边读完一本杂志,不吃早餐去参加有氧操班,这些是很多人经常会做的,而效果却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这里是私人教练提供的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六个最糟糕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初,在非官方层面,中国和法国发生了点摩擦。法国人在中国的形象一向不错,浪漫、优雅、富足等等,是中国人提到法国和法国人时经常用到的词汇,都很正面。在个人事务上,法国人讲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般人的生存之道是“管好你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合适就行,别替别人操心,别人的事他自己能处理好,他自己会去考虑自己的利益的”。但在国际关系上,法国人一向视自己为天然的“弱者保护神”,还特别爱“管闲事’,只要强、弱之间发生冲突,法国人都愿意第一个站出来打抱不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7,(13):46
日常生活中,你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甲、乙、丙三个人激烈争论着,原因是三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却没有做好它。于是,甲说:“都怨你们,早知道你们的能力是这样的,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做事了,真倒霉!”乙说:“我觉得这件事情之所以没有做好,第一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