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诏清平官郑回,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以对王室子弟的教化为契机,以儒学为立国之本,通过教育达成了南诏王室与贵族思想的大一统;使佛、道本土化,促成了南诏上层与民间精神的大一统;制订"三教并立,儒教为先"的文教政策,在南诏进行了长达50年之久的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全方位的变革,使南诏进入鼎盛时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蛮祐在天宝战争后归降南诏,曾任崇文馆大学士,仕至清平官,是南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崇文馆为南诏最早设立的学校,以教授王室成员和贵族大臣子弟为主。在南诏学校教育机构的创建过程中,杨蛮祐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南诏是一个正处于国家化进程中的地方民族政权。南诏统治者主观上有建立国家的愿望,这在其官制上有明显的表现。南诏的中央官制在南诏国家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南诏国家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南诏的中央官制看,南诏在中晚期已初步具备了古代国家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有宗教便有宗教教育,研究宗教教育是全面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民族教育的关键。南诏后期废道立佛,大理国以佛治国一脉相承,"释儒"阶层的出现,标志着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其教育形式是以寺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佛儒经典为课本。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君权佛授来巩固王权、教化百姓、统一思想。佛教教育是形成大理白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大理白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剑川石窟在内容上分为南诏国王造像与佛教造像两类;结构上既有巨像深窟,也有浅刻浮雕、线雕;工艺上有精雕细制,也有粗制滥造;雕刻时间有南诏时期,也有大理时期;有的有题记,有的无题记。剑川石窟主体应完成于南诏中后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大理国时期。石窟的精华部分为南诏王室所造,其余为大理王室及南诏、大理时期的善男信女个人捐造。石窟中有南诏王形象的三窟是南诏王族乌蛮民族祖先崇拜的遗迹,而非本主。南诏王室所造的石窟精华部分应为技艺成熟的四川工匠所为,而非本地的白族工匠。  相似文献   

6.
南诏崛起于西南,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在文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再是落后的蛮荒之地,而已经成为"馨香礼乐之域".南诏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多具有唐代文学的风采.南诏大理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理应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南诏中后期,由于南诏统治阶级的推崇以及佛教的普及,云南境内掀起了一股佛寺建设的浪潮。同时,由于南诏军队攻破成都,掠回一批身怀技艺的汉族工匠,在这批工匠的技艺支持下,南诏开始了大量高大佛塔的建设。作为南诏佛塔主流部分的方形密檐塔,师法的不是通常认为的西安小雁塔,而是河南登封的法王寺塔。有部分南诏密檐塔为八边形,另有一座特殊的磬锤状塔——大姚白塔,其基座亦八边形须弥座。  相似文献   

8.
南诏中后期,由于南诏统治阶级的推崇以及佛教的普及,云南境内掀起了一股佛寺建设的浪潮。同时,由于南诏军队攻破成都,掠回一批身怀技艺的汉族工匠,在这批工匠的技艺支持下,南诏开始了大量高大佛塔的建设。作为南诏佛塔主流部分的方形密檐塔,师法的不是通常认为的西安小雁塔,而是河南登封的法王寺塔。有部分南诏密檐塔为八边形,另有一座特殊的磬锤状塔——大姚白塔,其基座亦八边形须弥座。  相似文献   

9.
研究南诏文化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就什么是南诏文化、南诏文化的主要内容、南诏文化的特征、南诏文化产生的条件、南诏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和他称,对解决南诏史上一些悬而未决之学术问题,对深化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之研究,对加强我国各民族关系史之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有关南诏的文献典籍,对南诏王室蒙氏的自称、他称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愿能为认识历史民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何拴来 《科技信息》2011,(11):202-203
素质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小学素质教育对整个国家的素质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小学阶段,学生的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劳动技能素质都处于全面形成和发展阶段,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师长和小学生的管理者,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19、20世纪之交,英美等西方列强的基督教会和天主教会在上海乃至中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一方面对中国学生大力传播基督教的教义文化,另一方面也以其教育文化有力冲击着当时的封建教育思想、制度、模式及形式,尤其对于上海教育的近代化具有相当的垂范作用。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和走向未来的伟大改革进程中,重新审视教会学校的教育制度、内容、形式和方法,将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私人参与或者完全投资设立的私立小学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将子女送去学习,人们对私立小学的校舍、师资、教学、食宿、接送等服务的认可程度不断增加。为了吸纳更多的学生实现规模经济收益,私立小学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入学者的服务。农村私立小学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到公立小学的生源,影响到国家义务教育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对陕西渭北地区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的调研表明,应因势利导,在重视发挥公立小学解决农村小学生上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办好私立小学,以发挥其解决农村小学生上学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被德育界各方人士所重视,在被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也说明我们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较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德育实效性较低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管理的缺失是重要成因之一,本文以德育实效性为出发点,从德育管理层面中的德育教师管理对学校德育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中学德育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测试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对广东省农村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学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寄宿制学校是一项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全体适龄儿童都能享有良好义务教育机会而开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因此,在总结和分析青海省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不仅有利于建设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而且进一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重视。而学校教育在解决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学校教育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校可以积极主动地采取一些相应的教育措施,来解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难以均衡发展,表面看是投入不够,相当多的学校不具备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基本条件,但实质是县、乡、村"三级布点"直接导致的校点过多过散稀释了有限的资源,造成了投入不能高效利用,教师不能优化配置,办学不能形成合力。在不可能大规模投入的硬性条件约束下,应该突破"三级布点"的办学思路束缚,以县、乡"两级布点"推进学校的合理布局。推进学校合理布局,政策目标应该清晰,并采取多项配套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明清两代,云龙宝丰因地制宜,发展私塾、书院和义学,在办学机构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宝丰地区民族素质、经济发展,以及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也在德育,教、学、研结合,开放教育等方面给当代教育以启示。对明清宝丰教育文化发展状况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继承古代教育的经验,以古鉴今,对发展当今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