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甲基纤维素作为接枝共聚的原料合成纤维素基湿度控制材料,并加入CaCl2和异丙基丙烯酰胺改善其吸放湿性能;通过间歇式吸附/脱附进行吸、放湿动力学实验与恒温脱附实验,采用热重分析(TG-DTA)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改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材料具有吸湿量较大、易再生和稳定性高的特性,CaCl2改性材料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最大湿容量为1.45 g/g,吸湿平衡时间约160 h;而相对湿度为90%达到湿平衡的样品放湿需约60 h,在80℃恒温烘箱中脱附40%仅需10 min。加入异丙基丙烯酰胺后材料的放湿速率明显增大,且所有材料在300℃以下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磁性高分子(OPM,主要成分:Cr配位1,1'-二甲酰二茂铁1,8-萘二胺缩聚物)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表现出许多独特的电磁特性,但在某些苛刻条件下仍难以获得很好的应用.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超常的化学行为,以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OPM进行表面修饰;红外数据显示经过改性后的OPM结构发生了变化,其高分子链上引入了—COOH、—OH、—NH2等基团,而这些极性基团的引入又导致其介电常数值也增大;同时,这些极性基团还能引起表面Fe离子环境的晶体电场变化,进而对其磁参数产生了影响,改性后的OPM饱和磁化强度有所降低,而其剩磁及矫顽力却又一定程度的增加.可见,经过非平衡等离子体改性后的OPM其电磁参数可进一步调整,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CaCl2/LiCl改性中孔硅胶的吸附/脱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不同的金属盐溶液对中孔硅胶进行改性,并采用间歇式吸附方法研究了水蒸气在硅胶上的吸附动力学实验,利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测定了水在改性硅胶上的程序升温脱附(TPD)曲线并估算了水的脱附活化能,讨论了表面改性对硅胶吸湿性能以及水的脱附活化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C型中孔硅胶相比,经CaCl2或LiCl改性的中孔硅胶,孔容变小而平均孔径变大,在相对湿度(RH)小于80%的范围内,其吸湿性能明显增加,水的脱附活化能也增大;由于Ca^2+的极化势大于Li^+的极化势,水分子在经CaCl2改性的硅胶上的脱附活化能要大于其在经LiCl改性硅胶上的脱附活化能.  相似文献   

4.
以淀粉(St)、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甲基丙烯磺酸钠/丙烯酸(St-SMAS-AA)吸附絮凝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t-SMAS-AA含有羧酸和磺酸基团.对含Cu2+废水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Cu2+的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在St-SMAS-AA用量为0.75 g/L、pH值在9左右、温度为35℃的条件下,反应25 min后,溶液中残余Cu2+的浓度为0.15 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无水条件下,含磷酰胆碱(PC)基团的聚合单体的新合成方法。方法以三氯氧磷、氯化胆碱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HEMA)为原料,合成含PC基团的聚合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然后,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引发M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共聚,通过改变单体的投料比,合成一系列含PC基团的共聚物: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共-甲基丙烯酸丁酯)P(MPCc-o-BMA)s。结果完成了单体MPC和共聚物P(MPCc-o-BMA)s的合成。结合元素分析,FT-IR,1H NMR和热分析,证实了活性单体二氯磷酰胆碱的结构并通过确定共聚物的含氮量确定了单体MPC的结构。结论设计的合成路线能够完成预想的高分子单体和共聚物合成。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丁脂(Bu)和甲基丙烯酰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Qb)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为敏感膜制成了石英谐振式湿敏元件。研究了不同材料配比、制备方法对器件的湿敏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湿敏器件感湿范围宽、湿滞回差小(RH2%,RH:Relative Humidity)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7.
硅烷偶联剂改性超细TiO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醇为溶剂,借助超声作用,分别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DL-151),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KH-570),N-(γ-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对超细TiO2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超细TiO2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和沉降性实验,比较了各硅烷偶联剂改性后TiO2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沉降性实验结果表明,KH-792改性的TiO2在强极性溶剂有较好的分散性,而KH-560、KH-570改性的TiO2在弱极性溶剂中则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纤维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PET纤维相比,蒙脱土改性PET纤维具有较高的模量和较低的收缩率,改性纤维的上染率亦有明显提高.含磺酸基团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CDP)/MMT纤维的上染率和上染速率大于PET/MMT纤维,表明蒙脱土和聚合物中的离子基团对促进PET纤维的染色性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碱改性HZSM-5对生物质的热解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 OH溶液改性HZSM-5,对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做X射线衍射、N2吸脱附实验和NH3程序升温脱附实验,再在管式反应炉中分别催化热解葡萄糖、纤维素和松木屑,用色质联用(GC/MS)分析仪对液体产物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HZSM-5物相组成不变,外比表面积、介孔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增加,酸性减弱.在600℃,碱改性后HZSM-5对葡萄糖催化热解,获得液体产物中芳烃化合物百分比为82.55%,同时也提高木屑热解液体产物产率以及芳烃化合物的百分比,降低酚类化合物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0.
用烷基铵盐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采用二次插层法制备有机蒙脱土.X射线衍射(XRD)表明有机阳离子同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导致层间距扩大.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测试了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721分光光度计I、R、AFM、XRD、DMTA等手段研究了结构与性能,并与纯PMMA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MMA可以插层于蒙脱土片层之中,得到共混物的透光率与纯PMMA相当,玻璃化温度比纯PMMA提高了约十几度.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单体,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含双键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将两种乳液混合涂膜,经水分挥发干燥成膜后进一步进行紫外光固化。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伍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用量和两种乳液配比对固化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和涂层硬度、柔韧性、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用量在3.0%~6.0%之间时,能制得表观稳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有50%左右的烯丙基双键参与了分子内的交联反应,同时残留50%左右的双键;共混乳液的固化膜凝胶含量达95%以上,铅笔硬度最大达到4H,柔韧性1mm,抗冲击强度达到45 cm。  相似文献   

12.
考察聚L-乳酸药用辅料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的吸湿特性.测定了不同分子量的粉料与片状试样在不同相对湿度的空气与蒸馏水中的吸湿量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平衡湿含量,并计算出水分在试样中的扩散系数.粉料与片状试样在不同湿度的湿空气中的平衡湿含量均小于1%,在水中的平衡湿含量小于11%,辅料分子量对吸湿性能有一定影响.吸湿过程遵从Fick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13.
药用肠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经溶液聚合制备出药用肠溶性丙烯酸树脂。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溶剂浓度、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丙烯酸及丙烯酸甲酯制得的低分子量化合物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减水剂。它具有优异的调节混凝土坍落度的效果,而且减水效果也好,原料易得,合成条件简单,是一类有发展前途的减水剂。当丙烯酸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3:1,分子量为4000左右,使用量为0.9%时,减水率可达22%以上,而坍落度最大可达24.5cm,且经时损失非常小,60分钟后的坍落度损失值仍小于5%.  相似文献   

15.
吸湿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中的新热点,其开发应用对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氯化钙作为吸湿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建筑物室内热环境、提高室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研究麦秸(气爆处理后) 、玉米芯、刨花及纸质四种垫料含水量、吸水性、保温性、重金属和有机农 药残留等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微生物污染情况,为新型麦秸实验动物垫料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照北京 地方标准,对麦秸垫料与其他三种垫料的含水量、吸水性、重金属及农药残留情况等进行测试与比较分析,通过升、 降温实验比较四种垫料的保温性。 结果 麦秸垫料含水量、吸水性、重金属及有机农药残留符合北京地方标准。 结论 麦秸垫料吸水性显著优于其他三种垫料,保温性能好,微生物含量少,具有来源广、价格低、易保存等优点, 并且可减少林木资源消耗,利于环境保护,可作为产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酰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单体,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配制成的复合乳化剂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性能化学浆料,并进行了浆料性能测试及浆纱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单体配比所合成的浆料具有高黏着力、低吸湿、低再黏等性能,与P24变性淀粉配合,作为主浆料取代PVA上浆,其浆纱质量好,织造效率高,布面质量好,得到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型小室进行模型实验,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吸放湿性的建材在不同加热加湿工况下的吸放湿规律及其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利用简化的松本卫热水分同时传递理论,建立了考虑建材吸放湿的动态室内温湿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在模拟考虑建材吸放湿的室内热湿环境变化时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另外,通过具体算例发现,室内建材吸放湿性能对室内湿度环境的变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丙炔酸甲酯(MP)、二乙胺和甲醇为反应物,合成了反式-βN,N二乙基氨基丙烯酸甲酯、α和反式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对上述3种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聚合研究。结果表明,反式-βN,N二乙基氨基丙烯酸甲酯产率可以达到70%;α和反式β-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物的产率可达80%,且物质的量比接近1∶1;β-取代丙烯酸甲酯聚合困难,而α-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仅能与苯乙烯自由基共聚,且聚合产物中苯乙烯单元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0.
考虑吸放湿的室内环境及空调负荷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个考虑室内表面材料吸放湿的建筑热湿过程简化模型,并对室内空气湿度及空调负荷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室内表面材料吸放湿过程有明显的降低湿度变化幅度的作用,对潜热负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