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木虱总科Psylloiea个木虱科Triozidae的一新亚科、一新属及一新种,即裂个木虱亚科Carsitriinae、裂个木虱属Carsitria和赵氏裂个木虱Carsitria zhaoi。  相似文献   

2.
蒲桃个木虱是广西蒲桃上的一种新的重要害虫,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3.
报道寄生木虱的2种跳小蜂,其中一个为新种,即密毛木虱跳小虱Psyllaephagusdensicliatus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另一种为梧桐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stenopsyllae(Tachikawa)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桉木虱种群突变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尚文  覃良 《广西科学》1995,2(2):36-38
桉木虱受温度影响下的种群动态突变模型为抛物线形。受温度和雨量综合因子作用下的种群动态为椭圆形。温度、雨量是影响桉木虱种群突变的主导因子:使用突变强度(i为控制变量n=1,2,3,…)对临界线和区域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5.
作者1988年8月参加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昆虫考察。现将采集的木虱标本,连同我组研究生王象贤、吴鸿所采的及贵州生物所的木虱标本进行了研究和鉴定,共10个种,其中新种7个,已知种3个,后者为贵州省首次记录,它们属木虱总科的木虱科(Psyllidae)和个木虱科(Triozidae)的4个属。文中体长达翅端,头宽则包括复眼。在考察中,曾得到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及杨臣瑾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谨致谢忱。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我国星室木虱属初记(同翅目:木虱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星室木虱属(Pseudophacopteron)是广布于非洲至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区的一类小型木虱,若虫多数为害林木,形成虫瘿,过去我国并无记录。最近,福建发生一种严重为害橄榄树的木虱,蒙福建农学院黄邦侃教授委托鉴定,促使我们把这类木虱加以整理。研究的结果,除记述我国福建及两广的三个新种外,对属的异名关系和有关种类等也提出一些看法。此属系G. Enderlein (1921)以印度的Pauropsylla tuberculata Crawford (1912)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西昌地区主要粉虱种类及寄主植物 为有效预防粉虱的传播蔓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西昌地区主要 粉虱种类及其寄主进行调查采集 通过制作永久玻片 观察测量粉虱伪蛹的典型特征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粉虱种类 [结 果]在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分离鉴定出 6 种粉虱 即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棒粉虱属未鉴定粉虱 Aleuroclava sp.、烟粉虱 Bemisia tabaci、孟加拉皮粉虱 Pealius bengalensis、灰粉虱 Siphoninus phillyreae、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其中烟粉虱为害作物占比最多、分布最广泛 是西昌地区为害最严重的粉虱种类 [结论]西昌地区 14 科 22 种植物上有 6 属 6 种粉虱 其中烟粉虱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在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下测定龙眼角颊木虱的各个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8-30℃)龙眼角颊木虱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18℃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72.76d,在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需31.76d.龙眼角颊木虱室内人工饲养温度以24-30℃范围内发育历期最短,发育速度最快.全世代的理论发育起点温度C为6.966±2.0142(℃),有效积温K为770.224土88.2071(日度).根据在福州全年大于发育起点温度的有效积温约为4550日·度;计算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5.91代,这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6代基本吻合.为龙眼角颊木虱在福州地区发生提供了预测依据,为化学防治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的木虱至今报道的还很少。很久以前,意大利的F.Silvestri于1924年从福州鼓山采到一种,由F.B.Boselli(1929)定名为paurocephala chonchaiensis。马骏超于1940及1942年从武夷山采得4种,由余凤麟(Yu,1956)作了记述。这4种是:痘点木虱Meta-psyllagranulosa,单线木虱Homotoma unifasciata,武夷木虱H.boheae和长鼻木虱Steno-psyllaproboscidaria。此外有几个已知种的报道,它们是:樟木虱柑桔木虱和梧桐木虱。近  相似文献   

10.
枸杞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木虱在西宁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缝及附近杂草枝杈处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在新发嫩叶上产卵.若虫孵化后营固定生活,取食芽梢汁液,导致新叶畸形,提早干枯落叶.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及第一代、第二代2~3龄若虫发生盛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窃亚目一新属二新种(目:鳞科,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鳞 齿科云南无鳞齿lllepidopsocus Ⅰ.yunnanicus新属新种;跳齿科中华窃跳齿Psocathropos sinensis新种对窃跳齿属Psocathropos作了补充修订。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重科一新属及一新种。  相似文献   

13.
记述1992年在四川省凉山地区进行蝗虫调查时发现的蝗虫新属彝蝗属Yiacris及新种蓝翅彝蝗Yiacris cyaniptera。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早寒武世沧浪铺阶一高肌虫新属Tanguangbiella(gen.nov.),标本产于川东南秀山溶溪剖面下寒武统天河板组中部。新属以壳体巨大,具纺缍形前腹瘤、准生长线及缘膜构造为特征,其主要特征接近于高肌虫类,而部分特征也和介形类相似,加之标本稀少,故暂置于高肌虫目。  相似文献   

15.
京西早白垩世丸甲(昆虫纲,鞘翅目)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北京西山下白垩统卢尚坟组的甲虫化石,建立化石丸甲二新属三新种:Mesobyrrhustanaegen.etsp.nov,Mesobyrrhusparvusgen.etnov.和Fangshanelastolidagen.etsp.nov..初步探讨了丸甲科昆虫的演化,认为丸甲科是鞘翅目中很古老的一类,和其它科关系不大,自中生代后期以来演化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肉食螨科半扇毛螨属一新种。长度测量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12S、16Smt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布于浙江省西天目山的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 Boettger,1892)与地模产地花臭蛙以及花臭蛙2个新隐种南江臭蛙和黄岗臭蛙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鉴别特征为:1)雌性成体体长约为雄性的1.75倍;2)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尖;3)后肢前伸胫跗关节达眼鼻间;4)趾间全蹼,第4趾两侧及第2、3趾内侧蹼以缘膜达趾吸盘基部;5)背部褐色斑稀疏,形状、大小、排列不规则;6)四肢背面浅褐色横纹宽窄不一,胫部横纹4或5条;7)雄性具1对咽侧下外声囊,背面有肉粉色雄性线,第1指具乳白色婚垫;8)雌性成熟卵动物极棕褐色、植物极米黄色,卵径2.17mm左右.故将浙江省西天目山区的花臭蛙鉴定为一新种--天目臭蛙(Odorrana.tianmuii.sp.nov.).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采自安徽含山熔洞的伪克钩虾属一新种,含山伪克钩虾Pseudocrangonyx hanshansis sp, nov.,新种与近缘种亚洲伪克钩虾p, asiaticu。之不同在于。第一尾足内肢短于柄部,内缘具2枚长粗利,第三尾足外肢第1节较柄部长3倍,端节很小,约为第1节的1/6;尾节板左右两叶,每叶具2枚端刺,外侧稍长;第二触角柄部之末节长于次末节,约与鞭节等长,腹部侧板2之下缘具1利,偶2利,侧板3之下缘具2利。  相似文献   

19.
湖南慈利早志留世蛇尾纲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和讨论了早志留世棘皮动物蛇尾类的一个新属一Ciliophiurina。它系作者采自湖南慈利下志留统龙马溪群,为我国早志留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又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古老的蛇尾纲化石。它不仅丰富了蛇尾纲化石的资料,而且对今后研究蛇尾类演化,生物地理分布等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武夷科学》2021,(1):21-26
通过描述采自福建省南靖县的脉翅萤属一新种——南靖脉翅萤(Curtos nanjingensis sp. nov.),给出脉翅萤属中国已知种的名录、地理分布和检索表。新种与黄脉翅萤[C. costipennis (Gorham)]近似,其区别于后者的主要特征如下:体型较大;第7腹节整个腹板被发光器占据;第8腹节背板外缘半圆形突出,中间凹陷;阳具鞘长宽比约为3.3︰1;阳具中叶与侧叶约等长,侧叶较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