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高速揽拌下,利用双(烯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锆)与有机二元酸,二元酚,二元胺及羟基酸的界面缩聚,合成了新的钛(锆)聚酯、聚醚、聚胺、聚醚酯高聚物共80个。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IR.(?)n 等方面的测试,详细地研究了茂环上取代基的烯基对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提出了由四氯化钛和甲基环戊二烯在乙二胺存在下于四氢呋喃中直接反应合成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和收率高等优点,同时还对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苯氧基钛的合成方法、反应性能等作了介绍,这些工作至今都禾见报导,此外,还给出了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苯氧基钛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J.V.Kumar 等人报导了五配位—氯双(环戊二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锆(CP_2ZrCl(S_2CNR_2)和七配位环戊二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锆[CPZr(S_2CNR_2)_3]。这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是以硫配位的双齿配体。我们选择了二硫代环氨基甲酸钠 NaS_2CN(CH_2)_4,NaS_2CN(CH_2)_5和 NaS_2CN(CH_2CH_2)_2O 作为配体,合成了六种尚未见报导的五配位和七配位的二硫代环氨基甲酸锆环戊二烯基化合物。目的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双(环戊二烯基及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与二胺和氨基酸,通过界面缩聚,合成了60种金属有机高聚物,其中48种尚未见文献报导。所有高聚物均进行了 IR 谱及(?)的测试;利用瑞士 Mettler TA-3000谱仪对部分高聚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为原料,合成了五苯基环戊二烯。将它与 K、Na 和n—BuLi 反应生成五苯基环戊二烯基碱金属盐,分别再与二氯化镍反应,合成同一化合物双[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镍,产率50%。另外,用高活性的金属镍与五苯基环戊二烯反应,得到了标题化合物。并且用原子吸收、红外、紫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对二卤二茂铁的合成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双(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铁与氢卤酸HX(X=F、Br、C1、I)制备了双(环戊二烯基)二卤化铁,该方法操作简便,试剂易得,反应温和,产率较高。文中还对(C5H5)2TiCl2及中间体(C5H5)2Ti(OC5H5)2)的合成方法做了改进,使反应时间缩短,产率提高,达到64%~89%。  相似文献   

7.
0 引 言二茂类钛、锆和铪化合物在均相催化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它们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1,2];陈寿山等人[3]合成了二茂(取代茂)二异硫氰基钛、锆和铪系列化合物,但至今未见其光谱研究的详细报道。本文测定了18个二茂(取代茂)二异硫氰基钛、锆和铪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双(烷基取代环戊二烯基)钛(锆)二氯化物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丁烯二酸、酒石酸、双酚-A和对羟基苯甲酸反应,制成了一系列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28种尚未见文献报导。对它们进行了IR、变色温度、TG,DTA,分子量等方面的测试,文中还对反应条件与分子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的合成方法作了评选。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产率较高的合成方法,然后以它和某些取代苯酚反应合成了化合物(MeCP)_2Ti(OC_6H_4CH_3-2)_2、(MeCP)_2Ti(OC_6H_4CH_3-3)_2、(MeCP)_2Ti(OC_6H_4CH_3-4)_2,其次,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相似文献   

10.
三乙胺存在下,Cp_2ZrCl_2或(MeCp)_2ZrCl_2分别与2,2′—二羟基联苯、1,1′—二羟基—2,2,—联萘或间笨二酚反应,合成出四种新的环状茂类锆芳氧基衍生物,化合物Ⅰ—Ⅳ,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鉴定.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桥连或取代环戊二烯基(茚基)钌-钌键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它们的合成、结构及其反应性.对于非桥连配合物而言,影响化合物分子结构和金属-金属键反应活性的因素,则是茂环上取代基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而对于桥连配合物来说,除了茂环上取代基的立体效应和电子效应外,桥连配体化合物中的桥是影响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活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钛铁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茂铁和二氯二茂钛发现以来。对其衍生物的研究极为广泛,但是钛铁双金属有机衍生物的报导极少。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二茂佚衍生物和六种钛铁双金属有机衍生物,即:3—羧基双环[2,2,1]庚—5—烯—2—甲酰基二茂铁(I),3—(1—二茂铁甲酰基)双环[2,2,1]庚—5—烯—2—甲酰氧基—氯二茂钛(Ⅱ),1—二茂铁甲酰氧基—氯二茂钛(Ⅲ),二—(1—二茂铁甲酰氧基)二茂钛(Ⅳ),1—二茂铁甲酰丙酰氧基—氯二茂钛(Ⅴ),二(1—二茂铁甲酰丙酰氧基)二茂钛(Ⅵ),1,1′—二茂铁基二甲酰丙酰氧基二茂钛(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双(取代苯酰氧基)二茂钛的~1HNMR 测定数据,讨论二茂钛以及苯环上取代基对有关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叙述双(苯甲酰氧基)二茂钛与某些无机物如:Hx(X=F、Cl、Br、I)、SOCl_2以及 FeCl_2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两个系列共24个取代苯甲酰氧基二茂锆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波谱性质,通过波谱解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发现邻硝基苯甲酰氧基氯化二茂锆与其它同类化合物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6,6-二烷基富烯同烯丙基格氏试剂发生环外双键加成,继而水解,得到一系列1(2)-(1,1-二烷基-3-丁烯基)-1,3-环戊二烯,并对合成的10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甲基铝氧烷(MAO)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n(Al)∶n(Zr)、助催化剂种类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活性和齐聚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了该催化剂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二聚物后,利用1H NMR分析了剩余馏分的支化度(BI)为0.312,5,双键值为1.905mmol/g;20,℃时运动黏度为5.8,mm2/s,密度为0.822,8,g/cm3.除去溶剂和二聚物后的剩余馏分,适合作为柴油使用.  相似文献   

17.
在-78℃下,(2,3,4—三甲基戊二烯基)钾与二氯化铁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新化合物双(2,3,4—三甲基戊二烯基)铁。本文还给出该配合物的红外、核磁、质谱等数据,并对其构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含茂钛化合物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含茂钛化合物C_(PZ)Ti(O_(PZ)CC_6H_4CH_3—o)_2(Ⅰ)及其聚合物C_(PZ)Ti(Cl)—O—[TiC_P(O_2CC_6H_4CH_3—o)—O]——2=3 H(Ⅱ)(C_P代表环戊二烯基)的合成与光谱;并分析了聚合物(Ⅱ)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二氯二茂钛及某些芳氧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对二氯二茂钛(CP_2TiCl_2,CP=环戊=烯基)的合成方法作了评选,找到了一种操作方便、步骤简单且收率高的方法:然后用 CP_2 TiCl_2和某些芳香醇反应合成了化合物 CP_2 Ti(OCH_2C_6H_5)Cl,CP_2Ti〔OCH(CH_3)C_6 H_5〕Cl 和 CP_2 Ti(OCH_2CH_2C_6H_5)Cl,这三个化合物至今未见报道.并且对这些化合物与亲电试剂氯化氢、乙酰氯或苯甲酰氯和亚硫酰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其性能研究中,还发现这三个化合物能够强烈地与某些气态给电子配位体如水、甲醇、乙醇、叔丁醇和四氢呋喃等作用,结果使化合物的状态,颜色和组成等都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三氯化稀土依次与等摩尔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钠和环戊二烯基钠在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合成了4个新的混配型茂基稀土氯化物Ln(C5H5)(C5H4CH3)Cl[Ln=Y(1),Gd(2),Er(3),Yb(4)],在THF中加热回流,环戊二烯能质解化合物4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配体,得到同环配合物Yb(C5H5)2Cl(5),所有这些化合物都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和质谱表征,其中配合物2和5的结构还得到单晶X射线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