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行 《青年科学》2010,(2):20-21
近一个时期,科幻电影《2012》中宣传的“世界末日”,引发了公众对未知灾难的恐惧。科学家针对神秘的玛雅预言,为我们进行了科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的使命是探索未知,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和险情。有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其中不乏为事业献身者,在这里列出6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都是最终死于自己的发明。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弄清楚宇宙问是否还有一种未知的力在起作用。已知宇宙间有4种力。这4种引力或斥力,使得物体在一些场合互相吸引,而在另一些场合又互相排斥。  相似文献   

4.
 1888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给科学下了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达尔文对科学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科学就是客观事实,既要发现人们所未知的事实,还要从事实中总结出客观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作用和规律。因此,科学的基石是事实。人们通过应用不同技术,不断发现并验证事实;在学习与继承事实的过程中发展事实、尊重事实并传播事实,根据事实的特点及科学家们的感悟,科学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学科,这些学科归纳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理性的边界     
正从亚里士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玻尔,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源自科学家对人类知识极限的不断探索,对客观、理性和自我的深刻问题的一次次挑战。有许多书解释了人类已知的科学,而这本书则聚焦于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美国科学家诺桑·亚诺夫斯基,希望通过探索未知,指出人类知识边界,并找到突破极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或假定性命题。本文论述了“科学猜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科学猜想”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学观察》2010,(5):47-54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金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但是,真正对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真正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领衔科学家也为数不多。为了观察世界各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8.
潘文良 《科技资讯》2012,(27):239-239
科学家社会责任在社会分工中具有历史性和层次性,不仅可以把科学家社会责任分为科学家个人和科学共同体两个层面,还可以结合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在"科学家队伍"中,进一步把更具体的科学家社会责任分解到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科学工作者上,以便实现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可操作性或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波粒二象性方玉田,邢永忠(天水师专物理系,741000)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和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正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及科学本质的某个侧面,从整体上看其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的观点是错误的,库恩把科学家接受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张艳 《华东科技》2011,(9):70-75
DNA,脱氧核糖核酸,一个大家都曾听闻而又神秘的名词,从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向世人宣布发现生命意义的这一刻开始,DNA分子美丽的双螺旋曲线成为了开启科学新纪元的钥匙。仅仅相隔半个多世纪,DNA早已不是少数科学家感兴趣的少数分子,而成为人们生活层面的核心科技。DNA是怎样的一种故事竞掌握着生命的密码,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带着你的已知,向你的未知,让我们在本次的大讲堂中走进DNA。  相似文献   

12.
《科学观察》2009,(6):38-44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13.
9月7日晚,首度颁发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数学家陈省身、天文学家林家翘和天文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等6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获奖。“邵逸夫奖”2002年11月设立,分设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大奖项,每年颁奖1次,每项奖金100万美元,旨在表彰和奖励在科学研究或科技应用领域获得突破性成果或取得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成果的科学家,奖励对象不论种族国籍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提高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我们一线的教师在实验中应多动脑,多动眼,多动手,从而让我们的物理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光学显微镜的广泛运用,扩展了观察认识地球固体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视野,促使地球科学从简单描述走向理论研究,催生了地球科学的第一次革命;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全面向地球表层转移,迫切需要认识地球物质纪录的纳米尺度信息;现代电子显微镜在地球科学中的广泛运用,催生了纳米地球科学的诞生。纳米地球科学诞生推动地球科学家将从纳米尺度解读过去所未知的固体地球演代过程的信息;纳米地球科学的兴起将引起地球科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科学道德与科学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需要道德科学规范通常是指科学共同体这一社会群体内部之全体成员应遵行的规则和标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准,科学研究才能正常而有序地开展。一般说来,科学规范较之于作为某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科学道德而言显得更为具体一些,科学规范可以内化于科学家个人的道德意识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而在事先约束科学家的个人行为,也可作为在事后对科学家行为进行评价或裁决的依据。同样地,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对科学共同体作广义的理解,将科学规范的覆盖范围推及那些介入了科学事务的非科学家人士。在此,我们不妨对科学规范作一区分,将科学共同体所应遵循的规范看作是科学内部规范——这一部分规范在具体内容上与前面所说的科学职业道德是一致的;而将适用于其他情形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于西方左派科学家和科学组织的兴起、中国科学家的跨国学术网络、外交工作要争取人民的战略选择,中国科学家及科学团体通过民间渠道发挥了“科学为外交”的功能。知名科学家以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名义开展国际友好交流或斗争,努力为国家争取更为安全和友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外科学交流的目标趋于回归科学研究自身,原有的“科学为外交”机制也进行了调适。  相似文献   

18.
全球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科学领域最高奖——诺贝尔奖在去年10月渐次揭开谜底。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相似文献   

19.
 厘清了科技发展战略的概念内涵,从重大科技任务目标生成和实现的角度,阐述战略科学家的任务和使命,由此分析了战略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科学属性、战略属性以及人格特质。强调在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科技举国体制是战略科学家用武之地,且战略科学家是国家科技及其人才安全网链的关键少数。分析了战略科学家与科技领导者、专业领军人才的差别,指出培育战略科学家不同于培养科技领导者:“育”“养”之别在于国家要提供一个传统科学家向战略科学家转变的好环境。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工程应用领域不同,在纯基础研究领域有重大科学贡献的大科学家就是真正的战略科学家。基于上述内涵的理解和观念升华,界定细分了战略科学家的类型,相应提出了在中国现阶段如何培育战略科学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战略科学家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加强培养和使用战略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战略科学家为研究对象,运用履历分析法,从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技贡献、科学精神5个维度归纳战略科学家的规律性特征,总结了战略科学家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中国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