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采用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对绿萝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叶片面积、叶片长宽、上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组织和叶片厚度这几项指标,得出了绿萝叶片面积的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绿萝叶片的面积、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组织厚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绿萝叶片的厚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和滨河路两处研究区4种常见园林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测定了叶片厚度(TL)、上(下)角质层厚度(CTUE、CTLE)、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TPT)、海绵组织厚度(TST)、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P/S)、叶片结构紧密度(TLS)、疏松度(LLS)10项叶片结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分析4种园林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均是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大于滨河路,表明滨河路植物所处的环境较为干旱;叶片解剖结构在两研究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旱柳为等面叶,其余3种植物为异面叶,且植物的TL、TPT、P/S、TLS均是滨河路大于甘肃农业大学校园,而TST和LLS均是滨河路小于甘肃农业大学校园. 10个抗旱性指标在4种园林植物间有较大差异,变异...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小五台山不同海拔高度上生长的3种胡枝子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同一种胡枝子属植物随海拔高度上升,叶片解剖结构呈规律性变化,并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变薄、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表皮细胞形状趋于不规则、栅栏组织厚度相对增加、叶肉细胞排列由紧密变疏松.这种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表明植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下长期生存会对环境产生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南方绿化常用的8种桑科榕属植物:垂叶榕(Ficus benjamina)、印度橡胶榕(F.elastica)、黄葛榕(F.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金榕(F.microcarpa‘Golden Leaves’)、小叶榕(F.microcarpa)、柳叶榕(F.celebensis)、高山榕(F.altissima)、菩提树(F.religiosa)的抗逆性,采集它们的叶片制成玻片,观测叶片解剖构造。9个观测指标包括叶表面上、下角质层厚度,叶上、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叶表皮气孔密度,气孔长度。观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之和为81.384%(〉70%),可以代表原始因子所代表的大部分信息,其中以叶片厚度对贡献率的影响最大;聚类分析的结果是橡皮树和黄葛榕单独各成一类,其它6种植物共同组成一类;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得到8种植物抗逆性顺序为:橡皮树〉小叶榕〉高山榕〉黄金榕〉垂叶榕〉菩提树〉柳叶榕〉黄葛榕,这一结果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很好地互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丁香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丁香属8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丁香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叶片的主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发达程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胞间隙大小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地区委陵菜属14个种3个变种为材料,制作石蜡切片,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其叶片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委陵菜属植物叶片均为异面叶,栅栏组织1-3层,只在近上表皮分布,但二裂委陵菜较特殊;上、下表皮均由单层细胞构成,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厚度明显大于下表皮;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下表皮;叶表皮均被表皮毛,且毛被类型多样;部分特征反映出委陵菜属植物对其生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牛膝菊属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在辽宁省的牛膝菊属两种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quadriradiata)叶片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观测指标包括叶片形态特征(叶片的长、宽、周长、面积、长宽比、叶形指数和比叶重),解剖结构(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P)、海绵组织厚度(S)、P/S比值)及叶片的表皮特征(气孔的面积、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叶片的长宽比、叶形指数、单叶干重和比叶重差异不显著,而单叶面积为牛膝菊<粗毛牛膝菊,差异非常显著(P<0.01).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呈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下表皮数量多于上表皮的数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保卫细胞为肾形,气孔器类型为不规则形.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一层,上表皮细胞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差异显著(P<0.05);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为异面叶.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的中脉仅有1束维管束,外有2层维管束鞘,属于C3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8.
委陵菜属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委陵菜属四种植物的茎叶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植物茎的结构具有相似性,只是多茎委陵菜茎具有复表皮现象;从叶的结构看,二裂叶委陵菜属于等面叶,叶肉组织全部分化为栅栏组织,而其余三种叶均为背腹叶:综合四种植物茎叶解剖特征,四种委陵菜都具有旱生植物特征。但其抗旱性的发达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二裂叶委陵菜的抗旱特征最显著,其次为西山委陵菜,多茎委陵菜,鹅绒委陵菜较弱。  相似文献   

9.
杜仲雌雄株叶片的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杜仲雌雄株叶片的第二性征,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杜仲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杜仲雌、雄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上下表皮细胞均由一层细胞构成,下表皮具表皮毛;叶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脉维管束均由木质部、少量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2)雌株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值大于雄株的,而雄株的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大于雌株的,且雄株主脉维管束更加发达。这些结果证明,杜仲雌雄株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第二性征的体现,也是杜仲长期进化中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产生的策略,可能有利于其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0.
蔡敦江 《科技资讯》2007,(21):169-169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烤烟品种龙江851、龙江911、云烟87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龙江851和龙江911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是中部叶最大,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厚度最薄;而云烟87表现不同,下部叶片厚度表现最厚。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相比较,海绵组织厚度大于栅栏组织厚度,龙江851和云烟87中上部叶栅栏组织厚度仅是海绵组织厚度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肖军  袁林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17-120
以泰山学院4种常见阔叶树五角枫、皂荚、黄栌、木槿等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类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测定,并综合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控制水分的主要解剖特征各异;应用模糊数学分析,选择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值、上、下表皮厚度、气孔的长度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阔叶树叶片解剖构造在耐旱性上的能力大小排序为:五角枫〉木槿〉皂荚〉黄栌.  相似文献   

12.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3种(含变种)檵木属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解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根茎叶结构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耐旱或耐寒性特征,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凑,叶片紧实度大; 茎部和根部韧皮部、木质部发达; 而四药门花则表现出喜阴环境的特点,其叶上表皮无表皮毛,角质层较薄,叶片紧实度小(17.89%),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小,细胞排列疏松,叶片疏松度大(48.93%),茎部具有发达的髓腔和较发达的木质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檵木属3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红花檵木>檵木>四药门花。  相似文献   

13.
6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叶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石登红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39-4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6种杜鹃属植物的叶片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共同形态结构特征: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2~3层细胞组成,内大外小或内、外等大,有较厚的角质膜,无气孔器分布;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栅栏组织由2层以上长柱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均有表皮附属物。但是在各种间也存在结构差异,如叶片的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形态、气孔指数以及分布类型,表皮附属物的类型以及中脉维管束的类型等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差异既是抗寒抗旱性的表现形式,也在分类学上为种问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木犀属植物叶片微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与木犀属植物生长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吊兰及其变种(银心吊兰、银边吊兰)是重要的室内观赏、园艺装饰植物。采用徒手切片、显微观察与测量及数理统计等方法,比较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吊兰、银心吊兰和银边吊兰均为等面叶;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上下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气孔器均分布于下表皮,且呈带状排列;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吊兰及其变种叶外观色彩区别明显,叶面积显著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约为下表皮细胞的两倍;上下表皮细胞径向厚度、切向长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差异明显;叶肉细胞形态和叶绿体数量差异显著;叶脉维管束在横切面上的长度差异极显著;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吊兰及其变种间的分类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蔷薇科植物MLO基因在抗白粉病中的作用,研究应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抑制了大花香水月季RgMLO6基因和长尖叶蔷薇RlMLO7基因的表达,随后接种白粉菌对这2个基因进行抗性鉴定. 研究发现在VIGS载体转化植株叶片20 d后,RgMLO6和RlMLO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了80%~90%,沉默效果明显. 分别对2个基因沉默后的嫩叶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大花香水月季和长尖叶蔷薇的抗性水平较对照组均提高. 显微镜观察白粉菌接种2个基因沉默后植株叶片中菌丝体的生长情况,整体表现出沉默植株叶表皮细胞上的白粉菌生长较对照组生长缓慢. 结果表明RgMLO6与RlMLO7基因对蔷薇科植物的白粉病有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东方百合试管苗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百合叶属于等面叶,随着移栽驯化时间的延长,叶片厚度增加,表皮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紧密,气孔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叶肉细胞胞间隙减小,栅栏组织细胞的形态由梨形向短柱形转变,组织结构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木兰科叶结构的比较解剖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产6属11种木兰科植物叶片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通过比较叶的表皮、皮皮、叶肉及中脉等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在种之间存在差异,(2)下皮存在于木莲属、木兰属、含笑属、合果木属的部分种中,连续或不连续:(3)叶肉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细胞形态在种间存在差异:(4)中脉维组织具原始怀,维管束环状排列,具髓,外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包围;维管束的数目在属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