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一般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推导了三角形板单元局部效应修正公式,利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在不同荷载激励下对结构进行动力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局部效应可以使动内力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在进行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通过考虑局部效应,可在计算模型大大简化的同时,获得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结构的局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梁单元的局部效应修正为例,探讨了结构动力分析的局部效应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局部效应可以使动内力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3.
推导了任意荷载激励下三角形板单元考虑局部效应的精确的动力计算公式,建立了三角形单元局部效应的计算模型,从而为复杂界结构的动力精确计算提供了一简便可行的方法,通过对一悬臂板进行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发现:在忽略局部效应的情况下,所得动内力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因此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局部动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国古城楼建筑准确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从而给该类型建筑遗产的结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南京鼓楼建筑为例,基于现场动力特性测试结果对该城楼建筑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首先建立了不考虑城台和围护墙结构效应的城楼建筑有限元计算模型,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动力特性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考虑城台结构效应及考虑围护墙结构效应共3种有限元计算修正模型,通过对这3种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动力特性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选择出适合该建筑结构分析的最优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城台后的修正模型自振频率略有下降,但均在1%以内,故利用固有频率对该类建筑进行模型修正时,可以不考虑城台的影响;在考虑围护墙结构效应的两种修正模型中,整体墙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动力特性测试结果误差在2%以内,是较为精确的模型,而等效斜撑模型模拟的计算误差则在45%左右.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古城楼建筑的结构计算模型修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般的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在进行动内力的计算时没有考虑局部效应的影响问题。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渤海中南采油平台(MSW)在环境载荷下进行了动力分析,重点分析了其局部动力效应。计算数值结果表明某些杆件的局部振动所产生的动内力对其设计起决定作用,而这在以前的动力分析中是被忽略的。这表明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应该考虑其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同时考虑P-A和P-δ效应对单质点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从“刚度折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计算.文中推导了精确考虑二阶效应的结构侧移刚度折减系数计算公式,指出二阶效应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可以视为结构侧移刚度的折减;提出了精确考虑单质点体系二阶效应的反应谱法的理论公式,并依据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反应谱进行了简化;分...  相似文献   

7.
运用四边形板单元的局部动内力计算模型,对一个固-液耦合振动的贮油罐在地震荷载激励下的动力响应作了局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局部效应后在对贮油罐的抗震性能研究的计算结果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桩基是大型储罐设计时经常采用的重要形式,在地震区必须对其进行抗震设计.根据豪斯纳储罐振动理论,建立了桩基储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模型,提出了对桩的内力和变形的动力分析方法,在计算中考虑了群桩效应对内力和变形的影响,同时根据文克尔地基模型提出一个简单而实用的群桩效应计算方法,分别按考虑和不考虑群桩效应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计算结果差别很大.文中提出的分析方法对工程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固、液耦合储油罐的地震局部动力效应,按有限元法考虑了回转壳的刚度阵及质量阵与容器中液体的刚度阵及质量阵的组合,推导了回转壳单元局部动力效应公式.并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对储油罐的节点动位移、动内力的计算,发现储油簟的局部动力效应正比于节点加速度和单元连续质量:由于附连体质量的影响,储油罐的局部动力效应更为显著,这对工程设计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分别建立了中塔位于谷地和峰顶的输电塔线耦联体系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生成考虑地形变化场地上的多点地震动,运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多点地震激励下地形变化输电塔线体系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考虑多点地震动中的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分析多点地震动中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一致激励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输电塔位于峰顶还是谷底,受行波波速的影响很大,但两种模型受行波波速的影响程度不同,忽略行波效应可能低估体系的地震响应;随着场地条件差异变大,结构的地震响应变大,对于输电塔位于峰顶的响应放大程度要大于输电塔位于谷底,因此应该考虑局部场地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交叉隧道这一结构形式,下穿隧道的存在会使得上跨隧道交叉段结构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大于非交叉段。依托新建京张草帽山交叉隧道工程,采用现场测试的手段对交叉隧道动力放大效应进行了验证,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仿真模型,对基底脱空条件下交叉隧道动力放大效应开展研究,并分析隧道净距、围岩级别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段各特征点动力放大效果由大至小依次为隧底、拱腰和拱顶;基底脱空会加剧交叉段动力放大效应;随着隧道净距减小和围岩级别降低,交叉点动力放大效应会有所增强,基底脱空时加速度放大系数相比于基底完好时受到隧道净距的影响更为显著。并考虑交叉隧道动力放大效应,对交叉隧道设计、施工及后续运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学场的功能效应是指文学场作用于自身和作家、读者与文化所引起的效果和反应。理想状态下 ,文学场的功能效应必须从两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考察文学场自身 ,另一方面考察文学场的作用对象。但实际上 ,文学场处于较复杂的关系网络中 ,所以对它的功能的研究必须是动态的、多维的  相似文献   

13.
嵌入式软件需要处理大量中断。中断的随机特性导致越来越复杂的嵌入式系统测试困难。该文基于遗传算法的中断过载动态检测方法,使用均匀变异增加中断类型多样性,非均匀变异算法的使用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构造产生堆栈深度的中断执行序列测试中断处理的堆栈溢出错误。采用自主研发基于SPARC V8架构的Virtualsparc仿真平台进行中断过载仿真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堆栈中待处理的中断丢失率,随着堆栈深度的动态修改,大大降低了中断处理在堆栈里的丢失率,同时对中断过载进行定位来提高嵌入式软件中断缺陷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4.
吸收式制冷系统动态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收式制冷系统具有两相及两组分流体流动以及多个部件数,其动态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比较复杂。这里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的仿真建模方法,将吸收式制冷系统分解为两个子系统,根据一定参数耦合关系相连接,建立其部件和系统的动态模型,适用于双效的各种溶液流程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特性的仿真研究。动态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显示了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The dynamic solidification of Sn-38.1% Pb eutectic alloy within an ultrasonic field is investigated at a frequency of 35 kHz.As the sample height H is reduced,the effect of ultrasound on macrosegregation becomes more prominent,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spherical eutectic cells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When H equals the wavelength λ in liquid alloy,the introduction of ultrasound enlarges the distribution region of the primary (Sn) phase,but reduces the domains of the Sn-Pb eutectic and primary (Pb) phases.Meanwhile,a "dendritic-equiaxed" structural transition occurs in the primary (Sn) phase,and its grain siz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in the ultrasonic field.Once H decreases to λ/2 and λ/4,the ultrasonic field promotes crystal nucleation and suppresses further undercooling of the bulk liquid alloy.Theoret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local high pressure induced by the cavitation effect and the stirring effect due to acoustic stream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dominating the eutectic growth mechanism during dynamic soli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本采用金相、扫描和透射等手段,研究了高速钢高温形变和动态再结晶行为,建立了动态再结晶的微观模型。分析了高温形变时的动态析出过程,并讨论了动态析出与动态再结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速钢由于形变时基体中存在大量的残余碳化物以及在形变过程中大量的动态析出,其形变再结晶行为远比低碳低合金钢复杂。钢中的动态再结晶方式与析出十分密切。不同的形变条件下变形会发生不同的动态析出,从而引起不同的动态再结晶方式。高速钢中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动态再结晶方式,即形核长大方式和晶粒碎化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横泉水库坝体强夯试验为背景,结合加固过程中测得的试验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夯前夯后试样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对碾压填土强夯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可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优化设计是当今的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以往,国内外采用的解算模型都必须依赖于解析地计算函数的导数,计算复杂。针对这点,本文提出了不依赖导数求解监测网观测权非线性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的新的解算模型,用差商代替函数各分量的一阶导数,用修正的可行方向法迭代求解极小点,获得待求参数最优解,可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这是很大的优点,是非线性动态优化设计解算模型的发展和创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