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祥艳 《科技信息》2009,(25):177-177
中国式英语现象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而由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所引起的中国式英语现象更是对英语学习者有害。因此,本文将从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的具体方面入手,分析种种文化负迁移所致的中国式英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会遇到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即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的促进或干扰作用。中国式英语是母语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作用造成的结果,它严重影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应及时予以纠正,遏制它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高德琴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89-90,94
本族语和目标语表面的相似性对学生是否受母语迁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似性在他们习得英语隐喻性词语时可能会引起正负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和对比分析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以及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母语迁移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芹 《科技信息》2011,(36):159-159
母语迁移是二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本文以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为对象深入分析了母语思维在英语写作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迁移作用,指出了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发挥母语思维的正迁移作用,避免其负迁移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普遍现象,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多出现负迁移。本文试图从语言知识和文化两个方面讨论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谢壮 《科技信息》2011,(33):387-387
英汉语言的结构不同,给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入手,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二语习得中写作方面的母语干扰,并指出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教学与学习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 会遇到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 即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的促进或干扰作用.中国式英语是母语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作用造成的结果, 它严重影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应及时予以纠正, 遏制它的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元文化环境下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已成为有效跨文化交际的潜在障碍。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应同时兼顾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在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补偿策略以期能培养学生正确全面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在部分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中就"中国文化失语症"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中缺乏对本土文化探讨和传播的足够重视,片面理解跨文化交际,并由此导致在学生中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探究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卜霄艳 《科技资讯》2007,(22):153-154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然而,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严重欠缺,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中国英语"概念,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观,以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把中国的优秀文化成功地传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赵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38-139
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很大程度上受母语的干扰。笔者主要针对汉语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负迁移现象谈了一下认识。通过分析学生具体写作的例子,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减少汉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并提出了克服负迁移现象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母语负迁移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以母语负迁移理论为基础,具体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帮助学生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写出地道的英文。  相似文献   

13.
林永恒 《科技资讯》2012,(3):202-202
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和摒除一些有损中国形象的不恰当翻译及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布依语和英语在语言应用和语法意义的表现手法上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根据迁移理论,相似性会对布依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异性则会对布依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分析研究布依语的语法及文化对布依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有助于布依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教学。  相似文献   

15.
透视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大学英语写作中常常存在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使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本文从词汇、句型以及语篇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却对各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构成威胁和冲击。面对英语日甚一日的挑战,如何使中国语言和文化发扬光大,是深化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级英语》应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国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具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用汉语进行思维,结果造成汉语负迁移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汉语负迁移的表现和成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错误的监控能力,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既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从在语音、语法、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负迁移对语音的影响超过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警惕“中国文化失语症”下的汉英文化交际“单行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基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文化作为目的语文化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许多中国人却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本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明显。这就使得汉英文化交际这条本应来往通畅的道路,成为了一条"单行道"。这无疑是汉英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是跨文化交际中应该警惕的。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另一方面却对各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构成威胁和冲击。面对英语日甚一日的挑战,如何使中国语言和文化发扬光大,是深化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级英语》应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国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具备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