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2年 4月 2 4日尊敬的苟仲文副部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同志们、朋友们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 0 0 2年中国 (南京 )软件国际化论坛》开幕了 ,我谨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对论坛表示热烈祝贺 ,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信息产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性产业。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 ,在推动信息产业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南京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加入到软件城市的建设中来,软件业日益成为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快速发展的"绿色引擎"。2009年以来,南京市软件企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一批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国际化、规模化、高端化的发展之路。在对南京多个软件园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软件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南京市软件发展情况与国内其他软件城市作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软件人才是软件产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南京市软件产业要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加强人才开发是关键;通过对南京市490家涉软企业开展问卷调研,辅以对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南京市软件企业软件人才现状及其软件人才需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人才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晓敏 《天津科技》2003,30(2):30-31
论述了我国软件产业与世界的差距,从软件产品产业链、软件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本、软件国等角度,分析了提升我国软件产品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相似文献   

5.
李德路 《科技信息》2007,(5):22-22,3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软件产业受各国的重视。软件外包出口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有利条件远远多于不利条件。只要依照国家规定,苦心经营,奋起直追,将来中国一定能成软件产品出口大国。国务院18号、24号文,鼓励软件产业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对软件外包出口的市场现状,如何进行综合作用,冲破出口发展的阻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发展对策应从提升自身素质和扩大软件企业规模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上半年,北京软件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实现营业额203.9亿元,同比增长35%。新认定软件企业218家,同比增长14.1%;认定软件产品472个,同比增长14.6%。软件出口恢复高速增长态势,1~4月海关统计的软件出口5059万美元,同比增长59%。上半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五大特点:“双软认定”数量平稳增长软件版权执法“重心下移”上半年新认定软件企业218家,同比增长14.1%;截止到6月底,全市累计认定软件企业1967家。新认定软件产品472个,同比增长14.6%;全市累计认定软件产品5292个。2003年底开始的著作权行政管理职能落实到区县的工作进入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软件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成都任我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任我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通过对它开拓国际市场的意义、国际化的SWOT分析以及对国际化的建议几个方面的分析来讨论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陈琦  祝继康 《华东科技》1999,(10):33-33
软件企业在推动信息产业、软件产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开发新产品,适合市场的需要。但开发新产品需要人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在知识创新和技能的载体就是产品和知识的传播。软件产品就是典型的知识型产品,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展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中的一个增长点。如何保护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产品不受他人侵犯,我们呼吁每个软件企业要加强内部知识产权保护,并运用法律保护来进行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计算机软件评测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庄 《科技与经济》2001,14(Z1):40-44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认定和软件产品的质量评测也提到议事日程.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将对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软件产品的质量评测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软件产品的评测标准、评测方法、评测软件和评测工具等,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软件评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到网络信息系统的功能、速度和数据的安全,是网络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7月 3日 ,南京市政府召开了“南京软件产业发展专家工作会”。会议专程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软件协会等单位的倪光南院士、孙钟秀院士等 1 7位院士、专家、学者来宁参会。专家们对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软件园区建设进行了认真剖析和指导 ,为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园区建设出谋划策 ,提出了前瞻性意见。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南京…  相似文献   

11.
软件产业的规范化是当前我国软件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软件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和软件生产时,都希望从无序走向基本规范,"软件产品及工程实施管理规范"及"统一软件数据管理"正是针对国内软件企业的这种需要而进行研究的.软件企业的规范既是确保软件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发展信息产业、提升软件国际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软件产品及工程管理实施规范"和"统一软件数据管理",能使软件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走向基本规范,不断改进软件企业的成熟度,提升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南京的软件产业销售额只有18亿元,2006年全市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8亿元,四年时间增长逾13倍."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南京国际软件产品软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13.
花卉与旅游——首届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月22-23日,首届“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花卉协会、东南大学、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旅游学会、南京市园林局、南京市旅游局、中山陵园管理局、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具体承办,并得到中荷花卉促进会、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旅游时报花草园林周刊、中国花卉报社、中国旅游报社、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花木盆景杂志社等单位支持的一次专业学术研讨盛会。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中创软件发展的原动力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发展民族软件产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汇报一下中创软件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一、中创软件的发展历程 中创软件成立于1991年4月,1998年¨月完成股份化改造,1999年成立股份制公司,是一家以现代软件工程理论为管理依据,高速高质完成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已开发完成具有自主产权的软件产品40多个,获省部级各类奖项30多个,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1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5个。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12,(5):48-48
延续多年的高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宁波软件产业继续“昂首阔步”。一季度,宁波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30.5%,新登记软件产品131个,新认定软件企业12家。  相似文献   

16.
刘雯 《广东科技》2006,(10):2-4
回看中国软件业,中国内地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没有形成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创新体制,特别在软件研究与开发上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对自己的原始创新能力信心不足,多注重跟踪和模仿,无力从事软件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造成中国信息产业多年来建立在国外公司提供的技术平台基础之上,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关键应用软件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自主版权软件产品,国外软件产品占据了2/3的国内市场,其中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国产支撑软件只是凤毛麟角,应用软件同样面临剧烈竞争……正是这些问题,让中国软件产业虽然在2005年累计完成软件收入3900亿元,但5%-7%的平均利润率却令人乐观不起来,甚至引发了“中国软件企业依赖退税生存”的尴尬说法。广东软件业在全国的发展规模来看,仅次于中关村,那么广东软件企业又如何面对这样的尴尬?如何扩大产业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7.
陈治光 《科技潮》2008,(4):16-18
联盟名称: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成立时间:2005年4月14日首批成员:22家目前成员:57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发展自主软件产业,提升自主平台软件产品市场份额,支撑保障中国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姚小龙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4):61-61,27
本文提出在当前软件产业发展形势下,中、小型软件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模型,指出了中、小型软件企业开发软件产品时应用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方法来管理软件项目的差异,讨论了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改进方法。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模式和方法,中、小型软件开发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伍建民 《科技潮》2005,(3):29-30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软件产业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走向世界,但是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必须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绝大多数世界领先的软件企业已经进入我国市场,与本地软件企业直面竞争,这将导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全面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重庆市软件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累计完成软件产品测试数量超过1万个.但和全国前10省市相比,软件业务规模仍有一定差距.为进一步分析当前重庆市整体软件行业产品的基本现状,本研究通过采集重庆市软件评测中心自2001年以来重庆市软件产品测试样本数据,建立了重庆市软件产品质量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托,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图表工具从多角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搭建数据可视化平台.结果表明,软件产品数量、规模和复杂程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软件产品可靠性、可移植性、效率、性能等指标测试用例占比提升;软件产业地区集聚效应凸显、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