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贤荣 《科技资讯》2007,(13):58-58
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探讨了堤防防渗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防渗墙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渗设施,在我国的水工建筑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防渗墙原材料的升级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防渗墙施工技术也更加完善,并且对水工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堤防工程中的防渗问题,尤其自1998年我国的特大洪灾之后,水泥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即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水泥土防渗墙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堤防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长江中下游的地质条件,并据此研究和对比了防渗墙渗透系数对渗透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防渗墙渗透系数在10-6 cm/s量级、厚度不小于0.2 m是合适的结论。以其对今后的堤防防渗工程和设计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波 《科技信息》2011,(25):240-240
防渗墙是保证地基稳定和大坝安全的一项工程措施,本文对不同分类的防渗墙墙体材料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为防渗墙墙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倒挂井式防渗墙是一种用土法修筑的垂直防渗墙,其主要特点是用人工挖井的方法来代替冲击钻造孔,每井浇成一个混凝土井柱,各井柱互相搭接,构成整片的混凝土墙,切断透水地层,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该项技术是一九七四年冬由河北省保定地区水利部门在李思庄截流工程中试验成功的。由于它具有工艺简单,可全线开挖,施工期短,边挖边成井,不破坏原有工程结构,施  相似文献   

6.
王仕兴  尹红云 《科技资讯》2011,(25):110-110
根据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浆及塌孔现象,经探索实践,总结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堵漏方法。本文简要阐述了堵漏施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水库,堤防的加固和水电站的基础防渗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影响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关键施工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对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防渗墙是水库、堤堰工程中重要的加固措施。本文详细介绍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防渗墙成防渗墙成槽成墙技巧。经工程实践,射水法建造薄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具有诸多显著优点,同样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佟坡 《科技信息》2010,(2):349-352
本文主要叙述防渗墙的类型、适用条件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体在薄层防渗墙中渗透总体上服从达西定律,但是和常规水体在半无限体岩土体中渗透规律存在差别,通过现场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也有千差万别,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具体分析,选择使用试验方法。本文作者根据根据渗透系数概念、理论依据,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对常用的渗透系数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推荐文中比较使用试验方案,进行防渗墙这类薄层平面半无限墙体的渗透系数测定。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平面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结构设计原则,据此设计了2个自身无行走机构并依靠壁面牵引移动的清洗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吸附在壁面上,在楼顶卷扬机的牵引作用下依靠自身重力沿壁面下滑,同时完成清洗作业,并通过双负压吸盘的交替吸附跨越突起的水平窗框障碍.为提高机器人的工作能力,进行了作业安全分析,并研究了吸盘吸附力的调整控制方法.现场试验表明机器人能有效完成幕墙清洗任务,具有机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清洗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剪力墙的材料用量是整体材料用量的核心,剪力墙墙厚的取值直接影响到剪力墙的材料用量.因此,以剪力墙截面厚度为研究点,研究剪力墙截面厚度对结构刚度、地震效应的影响,实际工程计算结果证明:在满足最小截面厚度的前提下,合理减小剪力墙厚度,可以满足周期、层间位移角等各项指标,并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成功地研制了地震作用下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WCAD.并指出,优化设计思想是结构CAD系铣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制图模式及模式填表.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着CAD科研界的计算机制图方法统一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为CAD系统中图形数据库的建立和程序的结构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下连续墙技术起源于欧洲,1950年意大利最先在工程中应用,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地下连续墙是通过专用的挖(冲)槽设备,沿着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周边,按预定的位置,开挖出或冲钻出具有一定宽度与深度的沟槽,用泥浆护壁,并在槽内设置具有一定刚度的钢筋笼结构,然后用导管浇灌水下混凝土,分段施工,用特殊方法接头,使之连成地下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本文选取武汉地铁六号线琴台站为工程实例,对该工程进行分析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结构对称和非对称布置的框剪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3种中断条件和2种中断形式研究剪力墙的适宜中断位置和中断形式,并对各模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1)上部剪力墙全部中断,对顶点最大位移和振型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中断处楼层层间位移增大24.4%~41.5%,框架柱的平均剪力增大86.6%~137.1%,而部分中断则可避免层间位移及框架柱平均剪力产生较大突变;2)剪力墙中断后,非对称结构的层间位移、总剪力墙的剪力、框架柱的平均剪力沿结构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对称结构的情况大致相同,而框架柱平均剪力增大略大于对称结构的情况;3)剪力墙中断位置由低至高的顺序为反弯点位置、最大层间位移角处、剪力为零处.其中,剪力墙在剪力为零处以上中断,框架柱平均剪力的突变最小.  相似文献   

16.
在框架-剪力墙体系中,主要起抗震作用的是剪力墙,对剪力墙位置及数量的确定是结构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的计算,充分表达了新规范中墙梁计算的原理与方法。这对于广大设计人员正确计算墙梁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明确复合式支护结构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水泥土墙复合土钉墙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在分析工程实例基本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水泥土墙水平位移为衡量指标,利用墙钉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变墙宽,当墙钉比为7.00%~12.00%时,最大水平位移明显减少;在墙钉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土墙在基坑边缘时,约束水平位移最为明显,后移影响土钉轴力的发挥;改变土钉倾角,当墙钉比为8.90%~9.20%时,位移明显减少,最大水平位移最小.因此,当墙钉比为8.00%~9.50%时,支护结构受力合理,协同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优化原理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合理数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两种层间最大位移角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指出采用位移曲线二阶求导的方法是可行的.以结构协同工作的连续化分析及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理论为出发点,以结构地震作用最小为目标函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并用MATLAB高级语言编写了三种常见的荷载作用下的优化程序.通过算例计算了不同设防烈度、场地土类别及设计分组下剪力墙的合理数量,结果表明所需的剪力墙合理数量与设防烈度呈非线性关系;当结构较规则时,该法对超过40 m的高层建筑仍然适用.该模型能反映出结构高度、结构重量等因素对剪力墙合理数量的影响,且简单、实用,可供初步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际,运用有限元法对承压水、施工荷载、抓斗吸力3种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槽壁稳定性变化的特点,并提出施工中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