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新型镀锌添加剂SD-1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D-1在悬汞电极上具有较宽的吸附电位范围,服从Frumkin吸附等温式,属于吸附强度适中的镀锌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头孢氨苄在悬汞电极表面的吸附行为。使用恒电位方波扫描法,测量了不同浓度的头孢氨苄在悬汞电极表面的微分电容曲线。结果表明:头孢氨苄在悬汞电极表面的吸附电位范围为+0.08~- 1.35V(VS.SCE),吸附类型服从Frum kin 吸附,吸附因数为0.84,吸附平衡常数为8.5×104,吸附自由能为- 37.4KJ/m o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硒一次甲基兰─草酸体系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特性.硒络合物在-0.6V(VS.SCE)产生一灵敏吸附还原峰.峰高与硒浓度在6.25×10-9~7.0×10-7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用此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饮水及镍粉中痕量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悬汞电极和金属铂电极测试了牛红细胞Cu2Zn2SOD分别在PH7.0的0.05mol/L硫酸钠溶液2及PH7.26的0.1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发现-0.016V处有一还原峰,+0.705V处有一氧化峰,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NaAc-HAc底液中,铟(Ⅲ)与茜素红形成的络合物在悬汞电极(HMDE)上有良好的吸咐溶出行为,于-0.62V(VS,SCE)处有一灵敏的吸咐溶出峰.利用1,5次微分,在1×10-10~8×10-8mol/L.I(Ⅲ)浓度范围内,峰峰值与I(Ⅲ)浓度有良好有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5×10-11mol/L.用本法测定铜矿中的铟,结果满意.还研究了电流性质和电极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6.
某些有机表面活性剂在悬汞电极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用恒电位方波法,分别测量了在浓度为120g/L NaOH溶液中,含有不同浓度锌酸盐镀锌用的有机表面活性剂:DE、DPE—Ⅲ、KR—7和ZB—80以及DE+DPE—Ⅲ、DPE—Ⅲ+KR—7、DPE—Ⅲ+ZB—80在悬汞电极上的微分电容——电位曲线,从而比较了上列各种有机表面活性剂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电位范围,表面活性大小和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7.
对铟(Ⅲ)-芦丁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法作了研究.在 HAc-NaAc缓冲溶液中,用单扫吸附伏安法可获得高灵敏度的铟(Ⅲ)-芦丁络合物的吸附还原峰.用1.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铟,检测下限达5×10-11mol/L,线性范围是1×10-10~1×10-7mol/L.用此法成功地测定了粮食中的痕量铟,并确定了电极过程.  相似文献   

8.
二次导数伏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苋菜红、胭脂红色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Tris-醋酸底液中(pH8.7),食用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两色素分别在-0.51V和-0.67V(vs.SCE)产生强吸附还原峰,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5.0×10(-10)~5.0×10(-7)及5.0×10(-9)~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食品、药物胶囊中两色素各自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法研究锌镍镀液中有机添加剂AA-1和DIE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电沉积过程的阻化作用,并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所获得Zn-Ni合金沉积层的相组成和织构,结果表明,AA-1和DIE在电极表面吸附并阻化Zn-Ni合金共沉积;它们单独存在或共存时,均造成合金沉积物的Ni含量较无添加剂的为低,合金沉积物的相组成由单独存在时的η相转变为共存时的η+r相;由于AA-1和DIE的协同作用而强烈地促进沉积物(100)晶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6,7-二甲基-2,3-二(2-吡啶基)喹恶啉在1:1体积比的水-甲醇混合溶液中,热解石墨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测定了DMDPQ的表观标准电极电位和扩散系数,对其电极反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洛美沙星的吸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Britton Robinson(pH8 80 ) 0 0 2mol·L- 1KCl底液中 ,洛美沙星 (Lomefloxacin ,简称LM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 ,峰电位Ep=- 1 4 0V (vs.Ag/AgCl) ,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吸附粒子为LMF中性分子 ,测得LM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 2 7× 10 - 11mol·cm- 2 ,每个LM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 3 89nm2 ,LM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测得吸附系数 β =2 2 9× 10 6,2 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 =- 36 2 9kJ·mol- 1,电极反应电子数n =2 ,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数αnα=1 84 ,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 2 9s- 1,扩散系数D =7 38×10 - 7cm2 ·s- 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MF的最佳条件 ,检出限为 5 0× 10 - 8mol·L- 1.  相似文献   

12.
用计时库仑法、常规脉冲伏安法、毛细管电荷曲线,以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eO_3~(2-)在1M NaOH溶液中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TeO_3~(2-)在悬汞电极表面呈强吸附。依据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讨论了TeO_3~2的吸附对电化学响应的影响并讨论了电极反应机理。计算了电极反应物在悬汞电折上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结合萃取分离以消除所有干扰离子的影响,并消除过量试剂在汞电极表面的吸附而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用此法测定了3种生物材料标样中的总硒量,结果与证书中数据一致,与荧光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及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对照,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在0.3mol/L KH2PO4-NaH2PO4(pH6.4)底液中,加替沙星(GTF)在汞电极上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显示一个还原峰,并具有明显的吸附特性,测得GT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40.1pmol/cm2.GT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GT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0nmol/L.  相似文献   

15.
以中性红(NR)为探针,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采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初步探讨了中性红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反应机理,测得电子转移数n为2,电荷传递系数α为0.61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用途的新型有机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名SD-5)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特性和对二甲基黄(DMAB)的增溶作用,并考察了各种电解质时SD-5溶液的浊点和增溶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中性红为探针,用吸附伏安法测定了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对壬基酚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NPB)的临界胶束浓度,该法的基本原理基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痕量中性红能被悬汞电极吸附,由于中性红溶解在胶束中的浓度远大于水中,吸附伏安峰电流在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形成时有一个明显的转变点,该转变点即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18.
在从室温到60℃的4种温度下测定了7种接地材料在新疆塔中沙漠环境中的电极电位和极化曲线,并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分析了温度对材料腐蚀速度和界面电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这7种材料的腐蚀速度相差3个数量级。常温下,钢、镀锌钢的腐蚀速度最高,高硅铸铁、铝的最低。界面双电层电容相差4~5个数量级,铜的电容最小,钢、镀锌钢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硅铸铁的腐蚀速度下降,其余材料的腐蚀速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乙酰胆碱酯酶电极反应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酶电极基础上探讨了电极上的反应机理。以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活性为基础的抑制型酶电极的电极反应是:1)催化底物水解;2)底物中的I-被氧化为I2;3)底物氯化硫代乙酰胆碱分解产生的硫代胆碱含有的-SH基在银基汞膜电极上与汞生成硫醇汞盐。硫代胆碱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n=2,反应速率常数k=0.29s-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推导了球形电极上阶梯扫描示差脉冲伏安法可逆波理论,利用悬汞电极和Cd(Ⅱ)-KCl体系及自制的微机多功能电分析仪进行实验验证,理论与实验结果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