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李霞  赵俊哲 《太原科技》2009,(8):71-72,77
羊廷寺金红石矿床位于五台西段草垛山-分岭背斜南翼,金红石矿体赋存于碾子沟上段地层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化是吕梁期热液活动强烈影响的结果,矿床矿岩石主要为阳起透闪岩、绿泥透闪岩等.基性变质岩与后期构造热液活动叠加的地段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洪栋栋 《甘肃科技》2023,(11):48-52
金湾子金矿位于华北板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北祁连褶皱带西段北缘,阿尔金走滑大断裂的南侧。为了研究金湾子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地质工作,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多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岩浆岩的控制;区内志留系下统肮脏沟组(Sa)为金湾子金矿主要赋矿地层;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与矿化蚀变关系密切,矿体分布在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上。金湾子金矿受多因素控制,具有物质来源多、成矿多阶段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岷县锁龙金矿位于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和合作一崖湾金、汞、锑成矿带上,赋矿围岩为下二叠统崖下组(Ply)、杨家河组(Plyj),本文总结了锁龙金矿地质特征,探讨认为锁龙金矿西矿段断裂构造较发育,东矿段劈理、节理构造极为发育。西矿段矿体受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东矿段矿体受劈理、节理构造控制。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金庙沟金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构造作用为金庙沟金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体分布在近东西向的破碎蚀变带中的细小石英脉中,并严格受其控制。系统总结了金庙沟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模式。通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河东金矿位于焦家矿田东部的望儿山断裂带南段。望儿山断裂带是焦家断裂带的一个分支断裂。河东金矿的9个探明矿体基本位于蚀变构造带的两个边界断裂带之间。地下探矿工程揭示两条边界断裂交汇成一条断裂,矿体集中在断裂的分支和复合部位。根据成矿规律的探讨,作者给出了河东金矿形成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卫宁北山金场子金矿位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过渡转换部位,矿化热液蚀变明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多金属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金场子矿区金多金属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西(EW)向和北东(NE)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控矿构造;金场子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上泥盆统中宁组,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位于黄石坡沟-金场子背斜两翼地层中的EW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是该区最佳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8.
该文是针对高松山金矿地址特征以及寻找矿体标志的探讨。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本文中笔者将对矿区内的地质特征如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及活动特点,以及目前开采出矿体周围的岩体、水系、土壤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寻找矿体的标志,为今后矿产资源的理性勘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芳 《河南科学》2019,37(9):1503-1511
南沟金(萤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东的东段,马超营区域性脆韧性断层的北侧.成矿受太古界太华群地层、基底背斜构造和断层(环形构造近EW向及NW向断裂构造)及燕山期晚期岩浆侵入活动作用等三重地质要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如燕山期晚期花岗岩体、太古界太华群地层.金矿石铅、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该矿床大地构造成矿环境、赋矿围岩特征、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条件等矿化特征均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矿作用多样(火山喷流沉积、变质作用改造,岩浆热液作用交代等),矿床成因为叠生复合造山型金(萤石)矿.  相似文献   

10.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尤溪县溪坪金、铜矿区位于尤溪县中仙乡溪坪村,矿体均赋存于石英闪长岩(溪坪岩体)中,主要呈细脉、透镜状沿近东西向产出延伸,受岩体内断裂-裂隙带的控制,规模小,但数量多,构成一近东西走向的矿脉群。溪坪石英闪长岩体岩石化学成分偏基性,其微量元素Cu、Pb、Ni高于中酸性岩克拉克值2-5倍,Cu最高达800PPm,应是本区金铜矿的矿源体。岩体内近矿围岩发育电气石化、矽卡岩化、碳酸盐化等蚀变。据此确定本区金铜矿床属于与中酸性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金、铜矿床。依据已总结的成矿规律,推断区内矿床深部与矿区西部外围(即矿体群的收敛邵位)仍有一定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2.
费县控制金成矿构造主要是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它们与其它构造交汇而形成的构造结对成矿母岩的侵位定位以及所引起的含矿热液活动、矿化空间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使构造控矿模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狼娃山铁矿地处甘肃北山,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性构造线方向一致。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床南侧出露大面积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矿床内广泛出露与火山活动相关的中、酸性脉岩,铁矿体的产出,受火山岩的控制。狼娃山矿床铁矿体,具有成带出现,矿体成群集中,单个矿体形态多姿的特点。根据矿带、矿体分布形态,磁异常范围,可将矿床分为两个矿带。全区共圈出铁矿体417个,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囊状。矿床成因属于火山喷发—沉积后叠加次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观音山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观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晚华力西红石山-六驼山裂谷带,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彩霞山铅锌矿床是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天山地块铅锌成矿带中发育的唯一大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青白口纪卡瓦布拉克组第—岩性段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受构造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顺层破碎带及糜棱岩中,近东西向展布,南倾,倾角为65°~80°,与矿区断裂及地层产状一致.通过碳、氢、氧、硫和铅同位素分析可知:成矿热液及挥发分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与围岩碳酸盐岩发生反应时,交代溶解碳酸盐岩并在成矿过程中形成新生方解石和石英;成矿所需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有机还原及细菌还原作用;铅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源,与海西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同化了围岩中的铅.其成矿机理为岩浆热液携带了大量的挥发分和成矿物质,构造导通岩浆热液,使之在构造破碎带中与围岩发生反应,溶解围岩碳酸盐岩并与围岩中的硫结合,形成铅锌矿化;彩霞山铅锌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四川联合村金矿是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断层接合部位,特殊的地质环境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矿床地质特征.笔者以地质观察和测试资料为依据,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以沉积地层为主要矿源层,以低温弱酸性强还原低盐度的混合流体为搬运介质、以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就位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总结的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东金矿位于焦家矿田内 ,属蚀变岩型金矿 ,矿床受望儿山断裂控制 ,矿体沿断裂带平行产出 ,上下盘围岩分别为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蚀变带由上至下出现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 ,金矿体赋存在强蚀变岩中。一般认为河东金矿的各矿体产于断裂带下盘部位 ,但本文研究认为 ,河东金矿的矿体确切地说应该位于两条主断裂之间的部位 ,尤其是组成菱形结环的分叉或汇合部位 ,河东金矿的1~ 10号矿体全部落于两断裂之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依据物化探、磁异常等信息,建立了找矿标志.研究发现:卫宁北山地区多金属矿主要产于早石炭世前黑山组、臭牛沟组下段及晚石炭世土坡组第一,第二段中.在以南北向挤压为主作用下,形成了控制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演化的近东西向展布的断裂和褶皱,以及多金属矿的空间分布.多金属矿主要产于规模较大构造破碎带的次级构造及裂隙中,矿体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该地区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与燕山期侵入的中酸性岩浆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可能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同时,卫宁北山地区近东西向的次级构造、"硅钙面"附近以及规模较大褶皱的转折端部位是寻找多金属矿的较有利部位,金场子及二人山等矿段,物化探、磁异常明显,在其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扫子山一带金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扫子山一带金矿床位于甘肃北山哈萨克斯坦板块中晚华力西红石山-六驼山裂谷带,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该矿带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长沟金矿泥盆系舒家坝组第三岩性段。区内金矿体矿石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局部地段硅化极强部位为碎裂状石英脉型;铜矿体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所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其次为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绢云母化等。对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