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是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效率、促进产业发展和全社会进步。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数据已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能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动力和重要支撑。文章针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探究分析数字金融赋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及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信用制度与法律制度一起,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约束个人及法人非理性经济行为的主要手段。然而,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却严重滞后,信用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建立起完善、统一、权威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个人信用体系,应是今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在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的信用建设刚刚起步,因信用缺损而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和其他社会问题制约经济健康运行,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依据国内外信用建设的经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在进行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河北省经济信用信息建设、政务信用信息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建设和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四个方面,对河北省近两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和成果作了全面而客观的陈述,并且指出了问题之所在。希望对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和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闫琰 《科技信息》2009,(2):59-6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信用关系已成为维系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构筑新型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缺陷以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受地方政府利益驱动的现实性影响,地方政府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阻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尽管我国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于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个主体的职责不明晰所导致,只有充分明确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主体的分工和职责,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该文尝试性地对政府、企业、个人和司法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职责、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门广清 《科技资讯》2010,(26):245-246
信用是维系正常社会经济关系的纽带,个人和企业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我国已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通过建立个人和企业联合信用征信信息系统(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基础信息),采集、发布个人资信情况,规范、约束当事人的信用行为,对于推动政府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个人和企业改进自身的信用管理,提高信用对个人和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从根本上改善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1):820-823
基于辽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从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4个方面,构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14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均衡,沈阳与大连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于其他地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加快地区经济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政府服务,强化地区信用体系与司法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辽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从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4个方面,构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14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均衡,沈阳与大连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于其他地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加快地区经济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政府服务,强化地区信用体系与司法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建设覆盖全面、功能强大的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是构建良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信息体系的意义阐述、建设的路径选择,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明确体系建设目标,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失信失范的行为越来越广泛,信用缺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研究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社会信用活动的管理,积极营造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信用缺失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支柱和主体信用,是连接国家信用和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桥梁,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具有先导和推动的作用。可以说,银行信用的正常化,是整个社会信用健全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构筑强健金融体系的基石。银行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金融发展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目前,银行界逐步从"存贷款"管理转移到以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是以证券形式出售资产的结构性融资活动。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深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发行和流通市场、强化监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注重其金融生态的建设。在窒誓欠夏达地区金融生态存在着资金逆向流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是以证券形式出售资产的结构性融资活动.资产证券化对于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深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发行和流通市场、强化监管、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245-245
目前,我国在社会生活及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缺失现象导致市场交易成本大幅提高,为了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良好社会信用体系及以公正客观、科学严谨为宗旨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上海从1999年开始建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2001年又启动了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将使上海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8.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发展正在遭遇瓶颈.针对中小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既要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从根本上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又要全方位地综合治理,包括信用法制建设、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以及尽快形成人人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和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关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通过诠释农村信用体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的价值内涵,剖析农村信用体系在信用理念教育、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的现实困境,了解现阶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不足,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部署,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凝聚信用共识;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共商共建;以“三农”为中心,明确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20.
谷国良 《科技资讯》2006,(17):239-239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初级市场经济向高级信用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目前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而导致的社会及经济损失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国家及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建和谐效益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地方政府创建和谐社会,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体内容为:构建统一的政府信息中心平台,建立旨在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政府联合征信系统,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为基本原则,建立服务于地方社会及经济发展,涵盖企业和个人两大领域、统一的社会服务系统,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