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与烷基异硫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合成了8个N-烷基-N’-取代苯基硫脲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紫外光谱等方法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2.
用系列烷基取代的金刚烷化合物与溴素反应,再分别加入草酸钠和水经水解生成相应的烷基金刚烷醇.将该醇与无水甲酸、浓硫酸、CCl_4通过Koch-Haff反应制得1-烷基金刚烷甲酸,总收率达88%~92%,并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3.
异腈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参与多种反应.其中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Tos MIC)在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α–芳基磺酰基取代的烷基异腈是一种新型的Tos MIC的类似物,文献表明这种类型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合成多取代的杂环化合物.文献中报道的α–对甲基苯磺酰取代的烷基异腈的合成都是通过对Tos MIC烷基化的方法来实现的.对于苯磺酰基上带有其他取代基的该类化合物不能用上述方法合成,因而未见报道.本文以取代的苯磺酰氯为起始原料,经过水解、酸化、Mannich反应和脱水反应合成了3个α–芳基磺酰基取代的丙基异腈.这3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以及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对氨基苯腈、对硝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偶联、亲核取代、酰胺化等多步反应合成了两种含金刚烷基连接子的偶氮化合物,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确认.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12种烷基、烷氧基和硝基取代的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其中,三种烷氧基取代的硫杂蒽酮是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得的。几种新的化合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确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2-位上是斥电子基时,其最大吸收波长要向红移动;若2-位上是吸电子基时则向紫移动。  相似文献   

6.
在纳秒激光器上通过超瑞利散射 (HRS) 技术测定了具有推拉结构的 N-芳基取代吡啶盐类化合物的一阶超极化率,研究了它们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当吡啶环中N原子上的取代基由烷基变成芳基时,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急剧降低,但是一阶超极化率却明显增加。该系列化合物中两个相连的六元环破坏了吡啶盐的共轭平面结构,降低了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另一方面,吡啶环上的取代芳基相对于烷基而言,其共轭体系增大,推拉电子能力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程度增大,从而提高了吡啶盐化合物的一阶超极化率。  相似文献   

7.
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实现水相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希夫碱作为配位催化反应的重要配体,对其水溶性结构的设计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五步反应:首先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与长链二溴烷烃发生单取代反应,得到N-溴烷基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产品,然后与三乙胺的乙醇溶液作用生成N-烷基季铵盐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进一步水解得到季铵盐取代的长链氨基溴化氢产物,最后与水杨醛缩合脱水得到两种新型水溶性希夫碱化合物,总收率分别为40%和33%。通过核磁氢谱对产品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该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C-C、C-N偶联反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N-(α-苯关三唑烷基)氨基甲酸甲酯2a,用1mol杂环化合物处理时,形成苯并三唑烷基取代的杂环化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这些中间体进一步同其安杂环化合物反应,得到了不对称的双烷类,产率很好。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5个不同烷基链长的半菁化合物:Me2NC6H4CH=CHC5H4NCnH2n+1Br(n=16,12,4,2和1)。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微分扫描量热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讨论了烷基链长的变化对半菁化合物有关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别通过两步合成得到2个烷基5位取代的吲哚化合物,并通过1 H NMR、13 C NM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所得化合物为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且在生物骨架的构筑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合成方法使用廉价的亚铜催化剂,收率分别达到60.4%和55.6%.  相似文献   

11.
O-芳基-O-甲基-O-炔丙基不对称硫代磷酸酯分别在苯、甲苯、对二甲苯溶剂中加热回流条件下,通过[3,3]硫逐-硫赶热力学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O-芳基-O-甲基-S-累积二烯基不对称磷酸酯新化合物,其结构均得到IR、1HNMR、31PNMR、MS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以6-吲哚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高产率的合成了9个新的含(口恶)二唑硫醚基结构的6-吲哚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抗菌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目标物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和主族元素硼磷酸盐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作者近几年在硼磷酸盐研究中所合成和表征的10多个新化合物,即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从Cr至Ga的元素或氧化物与工业催化剂材料BPO4在高温固相反应中,分别合成出具有3种结构类型的新化合物:新结构类型的三方Cr2[BP3O12]、正交AlPO4型的(B,M)[PO4](M=Mn,Fe,Co,Ni,Cu,Zn)和新型四方(Ga,B)PO4;用水热法合成出NaGa[BP2O7(OH)3]、Na2In2[PO3(OH)]4.H2O和Na4Co3H2(PO4)4.8H2O等新化合物。同时还讨论了硼磷酸盐化合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结构化学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丹皮酚及其衍生物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机胂的角度出发,结合丹皮酚的抗炎、活血和抗肿瘤等特性,合成了一系列的有关丹皮酚和有机胂的衍生物,均为创新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合成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丹皮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创新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获得效果较佳的化合物和最佳的试验浓度,通过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析及机制等的探讨,探索了一类结构简单、较低浓度下可以诱导体外及体内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新型有机胂药物.  相似文献   

15.
从有机胂的角度出发,结合丹皮酚的抗炎、活血和抗肿瘤等特性,合成了一系列的有关丹皮酚和有机胂的衍生物,均为创新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合成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丹皮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创新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获得效果较佳的化合物和最佳的试验浓度,通过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析及机制等的探讨,探索了一类结构简单、较低浓度下可以诱导体外及体内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新型有机胂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标题化合物的制备,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并用HF/4-31G方法优化了三种化合物构型,在此基础上再用GMO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三种化合物的MNR谱,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显然,NMR的量子化学计算可为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12个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它们均为新化全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它们的光引发性能,并和其它种类取代的噻吨酮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取代基的位置和结构对引发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重氮盐的偶联反应以及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S、1H-NMR、13C-NMR等方法得到证实.利用MTT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癌活性的筛选,发现5个新化合物均具有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9.
对含氮磷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已有不少报导①②,很多氮磷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标题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1,3,2-二氮磷杂环戊烷类化合物,并且有一定的除草活性,文献[1]已报导了其合成和除草活性的测定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环状的含磷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本文报导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