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灾害情况,就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江妍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Z2):33-3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党开创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这个伟大的工程的开创,又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正确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关系,是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和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基本上经历了初步形成、趋向成熟和正式形成三个发展时期。从建党初期到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与科学对立观、宗教信仰自由观和对宗教界实行统一战线的观点等都进行了努力探索,形成了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妇女是抗日战争时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妇女满怀抗日热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全民族抗战潮流中,为山东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山东妇运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推行毒化政策,妄图消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禁烟禁毒举措,对抑制日本的毒化政策起了重要作用。陕甘宁边区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保存下来的根据地,而且在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又是中共领导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对其禁烟运动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中国共产党相关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去世后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三大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十年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虽然不再承认三民主义的革命意义,但在实践上仍然继续着三民主义的革命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从未放松也没放弃过同腐败现象的斗争,而抗日战争时期的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廉政建设,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反腐倡廉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思想与实践,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和领导的民主政权形式,“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一次重要实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民主执政积累了历史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等开展广泛的政治传播。在政治传播过程中,通过重视对政治传播全面的控制;充分发挥外国媒体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巨大作用;运用一般和典型相结合、典型带动一般的政治传播这三个主要的政治传播策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传播的目的,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沿,指引着全民族抗战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致使国家政治、经济更加腐败落后.中间党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对于中国各党派是一次大检阅.它检阅了哪些党派代表人民,代表进步,哪个党派将最终赢得人民,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1.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五四运动时期文化变革的发生,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新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的历史经历,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变革相结合的体现。研究民主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关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章百家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特别谈到,抗日战争这段时间,对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和研究国际问题的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建立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并在很长时期内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可以说与外部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尽管  相似文献   

13.
唐朝从建立起就实行崇道政策,为整个朝代的宗教政策立下了基调,而武则天当政时期实行的却是崇佛政策,这使得初、盛唐时期的宗教政策呈现出崇道--崇佛--崇道的变化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唐朝初、盛时期宗教政策变化的分析来探讨中国封建皇帝对"君权神授"思想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从国共两度合作到祖国的和平统一梅宪宾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国民党,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在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这闪光的两页.然而这两页无不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历史的反思告诉我们:合作两利,分则两...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局部执政,从而指导着全国的全面抗战工作。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成功为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也是抗战能够胜利的深层原因之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以及建设情况和它带来的作用、历史贡献都为陕甘宁边区这一局部执政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精兵简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鱼大水小”的矛盾所采纳的一项重要政策.回顾这段历史,对我国现在进行的机构改革,仍有着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同时,以世界革命的大局出发,服从了共产国际的整体战略和策略,坚持和发扬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8.
积极地开展对美外交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的对外政策之一,通过这一时期与美国方面的接触和了解为中共后来的对美外交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兹就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美外交政策的荦荦大端概述于次。一、以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为目标,努力增进双方的互相了解1935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步步加深,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威  相似文献   

1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倡和推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内始终存在着国共两党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实现,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它与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是同步进展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立了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政治水平,加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了抗日救国,为了更好地进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探索文化建设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