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四川盆地气藏地质情况复杂,储集层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气井产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淹现象。利用气藏开发早期的试采数据来研究水体的性质及早期水侵动态,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水侵动态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水侵强度系数得出气藏的水侵动态指标,避免了直接计算水侵量,运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法。针对实际气藏,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反映水侵动态的各项指标。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获得非均质气藏水体性质和水侵动态,其结果对提出早期控水措施很有帮助。对有水气藏的开发中实施早期控水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涩北二号气田是柴达木盆地的大型生物气田,岩性疏松,气层多而薄,存在边水,气水关系复杂。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出水普遍,出水量差异较大,产量递减较快,因此,认清气田出水规律是确保气田控水稳产的基础。以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气田各层组产水特征及水气比上升规律;通过气井出水水源的多因素合理识别,将气田出水井归结为4 种类型;并通过边水水侵量及水侵速度的计算,明确了气田不同层组边水水侵类型,认识了不同层组不同方向上的水侵速度不同;最后,通过地层累计含水率分布的计算,有效地确定了不同层组水侵前缘位置,为下一步气田控水、气井产量合理调整及气藏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井出水严重影响气井正常生产,分析气井产水来源和水侵模式是开发后期调整开发方案的基础和依据.以羊塔1气藏为例,提出判断气藏水侵模式的方法.首先用产出水矿化度判断产出水来源,再利用含气饱和度、产液剖面、试井结果等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气藏水侵模式,判断出羊塔1气藏水侵模式为边水推进、底水绕进的复合模式.运用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得到的判断结果与其保持一致.该方法分析过程简单,结果准确,为以后分析复杂气藏产水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于水驱气藏,水侵可以起到维持地层压力、保持气井产量的正面作用。但当水锥突破至井底后,受气水两
相渗流的影响,气相渗透率急剧降低,严重影响气井生产。如何准确预测边水推进距离,做到水侵的提早预警,对于气
藏开发技术对策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体积平衡原理、以边水气藏水侵圆环为研究对象,建立的边水气藏水侵预
警方程能预测气藏的可能见水井及其见水时间,可实现水侵气藏的早预警、早调整;并结合产量预测、压力预测和水侵
量预测模型,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水侵预警的边水气藏动态预测模型,应用于PG 气田水侵气藏的见水井、见水时间和
相关开发指标的动态预测,与实际生产对比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基本吻合,能够指导气藏的水侵预警与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因特征划分为低部位滞留水(Ⅰ型)、致密透镜状滞留水(Ⅱ型)、孤立透镜体水(Ⅲ型)3种类型;通过对井网较密的苏X区块东部的精细解剖,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及生产特征。低部位滞留水在储层中气水分异明显,测井解释通常为水层或含气水层,水体的厚度大,地层水活跃;致密透镜状滞留水通常分布于气层之中,呈透镜状分布,测井曲线含水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测井解释多为含气层、气水层,部分井测井解释为气层,但试气或投产有水产出;而孤立透镜体水则主要分布于主含气层系以上的层位,在测井曲线上易于识别,测井解释以水层为主。  相似文献   

6.
蜀南地区茅口组有水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气藏采收率偏低。本文以该地区S井为例,在气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动态特征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地质模型、气水关系等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缝洞型储层基质低孔低渗,不具备储渗能力,溶洞和裂缝是主要的储渗空间,储层地质模型可以描述成洞穴系统和裂缝网络的组合;水体自身能量有限,气体驱动是气藏产水的主要驱动力,生产过程中一般存在多个气水空间相互进行能量补充,表现为气井气水产出特征极为复杂;气井生产后期存在压力下降缓慢甚至上升的现象,直接进行储量计算带来较大的误差,根据生产特征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储量计算,后期增加的储量即为被水体分隔的气体空间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水侵对超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生产的影响,把库车坳陷克深2气田为对象,利用日常生产数据,采用现代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该类气藏/气井的水侵动态特征,从而建立产水预警模式。根据气井产气指数变化特征,将产水气井生产划分为清井期、无水侵期、水侵初期和产水期四个阶段。在水侵初期,产气指数因能量补给而明显增大,成为水侵预警的标志,水侵一旦突破井底,产气指数将快速降低。位于气藏不同部位的气井,其各阶段持续时间不同,水气比、产水指数等亦有差别。与氯离子浓度监测、地面气水分离计量等方法相比,产气指数判别法能够更早识别气藏/气井水侵,并且经济方便,这对及时调整开发对策、保障气田控水稳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外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成功实例,分析总结了一般火山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即火山岩气藏岩石类型繁多和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复杂、储集空间类型特殊多样、孔隙度小、渗透率低并且孔隙度和渗透率差异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含气面积和有效厚度变化大、气水分布复杂、双重介质储层。着重分析了升平气田火山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和该火山岩气藏开发特点。指出了产量稳定、地层压力下降小,气井产量大小与裂缝关系等火山岩气藏一般开采特征。提出了火山岩气藏增产措施和储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为裂缝——溶洞型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碳酸盐岩基质极其致密,裂缝溶洞空间分布及其气水关系具有高度非均质性.通过对白节滩气田各缝洞系统开发动态及气水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储层非均质性是导致缝洞系统内气水关系复杂的主要原因,对见水井常采用排水找气的方式进行开采,以提高气藏的采收率.同时对其他类似碳酸盐岩缝洞型有水气藏的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古生界气藏产水严重、气水分布复杂的问题,利用地质、测井、录井、生产测试等资料对其气水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下古气藏马五_5地层水类型为CaCl_2型,矿化度较高。在平面上,水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水体发育相对独立,剖面上气、水分布无统一界面,井与井间连通性较差;气、水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及生烃强度、储层非均质性、构造以及古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将研究区地层水模式总结为:受构造高点控制的边(底)水、构造底部滞留水、致密白云岩封隔的滞留水以及孤立白云岩形成的透镜体水。  相似文献   

11.
物质平衡方法在气藏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水驱气藏来说,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直到水突破之后,将会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在早期识别气藏的类型,从而进行开发的部署显得相当重要;另外气藏地质储量、采收率的确定已经动态指标的预测也贯穿了整个开发历程。目前不少学者对于气藏物质平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物质平衡方法在实际气藏开发中有哪些应用,从水驱气藏的早期识别、水驱气藏水侵量的计算、地质储量的确定、采收率的确定、动态指标的预测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综述。针对水侵气藏早期识别时,综合对比了视地层压力法、采出程度法和视地质储量法,并给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对于地质储量的确定,以异常压力气藏为例,说明了单单利用p/Z-Gp外推法得到的储量是不准确的,从物质平衡角度出发,给出了新的计算异常压力气藏地质储量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中江沙溪庙组深源浅聚型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应用岩芯分析、测井、试气、生产、核磁共振和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地层水的微观赋存状态、宏观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江沙溪庙组地层水矿化度为III$\sim$V类CaCl$_2$型地层水,地层水以束缚水和毛细管水的形式赋存于储层中,宏观上气水分布受断砂配置、局部构造和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控制。断层既是天然气充注的基础,又是散失的通道,控制着气、水的宏观分布特征;近断层处天然气易散失,以气水同层为主。河道内部非均质性和局部构造共同控制气、水的局部分布特征,其中,河道内部发育的岩性(物性)封堵能阻止天然气向高部位断层处的运移和散失,并使得气水呈“香肠式”分布,构造低部位也可见气层发育。无岩性封堵河道气水呈“上气下水”分布模式,局部构造高部位为气层,构造相对低部位为水层或气水同层。  相似文献   

13.
气井水侵将会造成气井产能大幅下降,影响气藏的开发动态。水侵方向的确定和预测是水侵气藏动态分析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学者是主要结合气藏数值模拟和示踪剂监测,了解整体的侵入趋势,该方法只能对整个气藏水侵分析出主体方向。针对水侵气藏开发中后期水侵方向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对须二气藏的水侵方向通过势的叠加原理,引入水侵势函数用以描述气井水侵,计算出每口井的水侵方向。结果表明,水侵方向与前面两个研究的结果一致;且该方法可以一定地预测出小部分水体地入侵方向,并可以运用在其它类似气藏。  相似文献   

14.
水力压裂后的页岩气藏水平井渗流区域内储层呈现复杂的裂缝网络形态,考虑解吸–吸附机理的单井渗流数
值模型的建立对单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Warren-Root 双重介质模型思想,建立
了考虑解吸–吸附的基质渗流数学模型和裂缝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差分离散方法的设计及渗流方程的IMPES 方
法线性化处理,最后实现了通过Gauss-Seidel 迭代编程模拟。现场应用中,在页岩储层水平井压裂时的微地震结果基
础上构建了地质模型,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可分析压力、吸附气量、渗透率、地层物性等多个参数特征对生产的影响,并
与页岩气产出规律相符,因此该简便模型可有效指导现场的工程设计及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页岩气藏天然裂缝分布复杂,地层非均质性强,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的必要手段,建立页岩气藏压裂缝网扩展与流动一体化模拟方法对于制定生产方案及评价压裂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基于闪电模拟的油藏压裂裂缝网络扩展计算方法来模拟页岩气藏多分支裂缝网络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EDFM)来定量表征页岩气藏有机质-无机质-裂缝网络之间的复杂流动机制,从而实现页岩气藏压裂缝网扩展流动一体化模拟。基于该方法建立了200 m×200 m的地质模型进行缝网形态模拟以及流动表征,通过缝网扩展模拟方法得到裂缝网络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进行流动模拟,得到模型生产200 d后的含气饱和度分布以及产气量分布曲线。同时,基于本文模型分析了压裂液注入压力、分形概率指数、压裂液黏度以及裂缝网格精细程度等参数对裂缝网络形态、含气饱和度分布以及页岩气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压裂液注入压力越高分形概率指数越小、压裂液黏度越小裂缝扩展范围越大、含气饱和度下降范围越大单井产量越高,裂缝模拟精度会显著影响产量误差。基于该页岩气藏压裂缝网扩展流动一体化模型可以大规模模拟页岩气藏缝网形态以及多重介质复杂流动,为评价页岩气藏压裂施工好坏以及产量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降压法开采水合物藏方面,主要侧重于对降压生产规律、水合物藏地质参数敏感性、降压法开采有效性及开发潜力等的研究,实际上在降压开采过程中,开采参数也会影响水合物藏的开采动态。根据神狐海域水合物藏现场资料,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神狐海域2017年水合物试采试验的拟合,验证了所建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研究了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对水合物藏开采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合物未完全分解前,降压幅度越大,水合物分解速度越快,同一时刻产气速度也越快;降压速度越快,产气峰值越大且越早出现,同一时刻累产气越多。因此建议开采神狐水合物藏时降压幅度至少应为初始压力的0.5倍,并考虑实际操作工艺和设备安全性,选择较快的降压速度。  相似文献   

17.
邵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40-4744,4755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是大庆油区未来天然气开发上产的主力产层。该类气藏储层物性差,气井以压裂投产为主,单井产量低,井控动态储量较小。底部普遍发育水层,气井稳产能力差。为改善开发效果,针对火山岩储层开展了水平井开发先导性试验,通过开展气藏地质、储层地质条件适应性评价。三维地质建模、地震和气藏工程等多学科优化设计论证,已在6个探明区块优选有利区带部署8口水平井,见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通过水平井现场实践,初步形成了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和水平井地质导向等开发配套技术,为提高火山岩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整体开发效益奠定了基础,对同类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