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供应链的成本模型及其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分析,研究并改进供应链的作业成本结构,区别顾客的普通订货量和直接订货量,并考虑分销商的订单合并。考虑最小订货批量和最小净利润要求,建立分销商的静态成本优化模型,其中顾客订货量中可调整部分是决策变量。最后,采用进行规划算法,并结合上海宝钢采购处实际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顾客订货量,可以降低分销商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供应商-制造商组成的资金约束型二级供应链中,不对称信息及保理融资模式下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契约参数设计问题。分别构建了供应商直接贷款模式下及保理融资模式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到两种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制造商支付给供应商的转移支付(利润分成)及供应链总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融资模式下最优批发价格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增,最优订货量、转移支付及供应链总利润随制造商加工成本的增加递减;保理融资模式下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链总利润及转移支付均大于直接贷款模式下;且当制造商向供应商所报成本为其真实成本时,制造商所获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可变的情形,构建了制造商从常规供应商和紧急供应商的订货模型.研究了紧急供应商的激励合同设计、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与常规供应商)和价格决策问题,并比较了差异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方式对制造商决策和各企业期望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差异定价情形下,制造商将对交货期较短的产品制定更低的产品销售价格.紧急供应商的存在将减少常规供应商的利润,并增加制造商的利润.与统一定价策略相比,采用差异定价策略将减少制造商向常规供应商的订货量,并提高其总体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4.
在制造商主导的网上直销、分销两种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引入区块链使用程度、订货量波动、交易费用等参数,在不采用和采用联盟链两种情况下对比分析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和渠道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采用联盟链时,若订货量波动满足一定阈值,则网上分销模式下的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利润都高于网上直销模式,若区块链变动成本处于一定阈值范围之内,各成员利润随着区块链使用程度升高而升高,当区块链使用程度满足一定阈值,订货量波动减少,对供应链成员都有利;在网上直销模式下,若区块链使用程度较高,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利润都高于不采用联盟链时;在网上分销模式下,当区块链使用程度和区块链变动成本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联盟链的制造商、传统零售商和网上分销商利润都高于不采用联盟链时.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竞争机理的影响,建立了原始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博弈模型.模型考虑并对比分析了由原始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和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两种情况下,主动再制造设计对废旧产品边界回收率、两种产品的单位零售价格、销售量及销售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再制造产品不进入市场时,由原始制造商主动再制造设计能降低单位新产品的零售价格、增加新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利润;主动再制造设计为两种产品带来的单位收益之比在某一区间时,无论由原始制造商或由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原始制造商都会选择进行再制造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零售商不愿推广高市场风险的新产品,制造商因信息渠道限制不能在新产品的改进过程中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研究了制造商与零售商关于推广与改进新产品的最佳合作策略问题.分析并比较了制造商对零售商有、无推广成本分担时的Stackelberg博弈,以及双方集中决策下的合作博弈.结果表明,集中式决策下的各方利润值及最优策略都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对制造商回收成本的分摊行为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了两种不同的分摊方式:1)零售商直接为制造商分摊一定比例的回收成本;2)零售商与制造商通过协商(bargaining)的方式确定成本分摊机制.建立了零售商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R)和制造商、零售商bargaining分摊的闭环供应链模型(CSB),并进一步将这两种模型与无成本分摊下的集中与分散决策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与无成本分摊的分散化闭环供应链相比,成本分摊对制造商和闭环供应链系统始终有利,且bargaining的分摊方式优于零售商直接分摊的方式(CSB(?)CSR).其次,CSR模型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但CSB模型中零售商的利益受损(低于保留利润).因此进一步利用两部收费制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对CSB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契约参数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情况均得到改善.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参数对模型均衡及契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战略顾客的等待特性,构建了考虑制造商成本削减的两阶段决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及理性预期均衡理论,得到了在价格不变、动态定价和价格承诺策略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与投资决策,分析了顾客的耐心程度对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顾客耐心程度的增加,在动态定价和价格承诺策略下,第一期价格的变化受到成本削减投资有效性和初始生产成本的共同影响.相对于动态定价与价格不变策略,价格承诺策略更能抑制顾客的战略等待行为,为制造商带来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为定性和定量分析成本信息不对称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其中制造商隐瞒再制造成本信息且零售商隐瞒处理成本信息.结果表明,制造商或零售商低报其成本信息,在增加利润的同时会损害不隐瞒成本信息决策者的利润;反之,高报时结果相反.相比于制造商(零售商)单边成本信息不对称结果,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边成本信息不对称对隐瞒成本信息的决策者自身以及供应链整体更有利.选择合适的信息不对称战略对闭环供应链中各决策者及供应链整体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责任成本分担合同已被供应链企业广泛采纳以降低产品安全事故.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研究了责任成本分担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等的影响,并考察了渠道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结果及契约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制造商为领导者,则其责任成本分担的增加不影响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反之,将促进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增加;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产品质量可达到供应链系统最优;领导权力可使制造商获得较大利润,但对零售商不一定适用;制造商为领导者时可通过零售商收益分享与制造商转移支付实现协调,反之,可通过一个相同的由制造商收益分享与零售商质量成本分担、转移支付构成的组合契约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11.
在碳减排约束下,通过对低碳供应链进行建模,借助数值实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品碳系数和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对低碳供应链定价策略、碳减排水平、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式决策模式下,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公平关切属性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随着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供应链各方成员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会减小,但制造商利润所占供应链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2)三种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低碳产品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会随着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碳减排投资成本分担契约的实施能够促进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降低,销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低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形下,研究了当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而双渠道制造商采用三种不同契约策略时,供应链各主体运作策略和收益.结果指出:当零售商资金不足而制造商为其提供贸易信贷契约时,零售商订货资金不足的困境得到有效解决,零售商和双渠道制造商的利润均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各主体利润;当零售商资金不足而制造商在其网络渠道提供提前订货折扣契约时,制造商的利润始终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其所得的利润,而零售商的利润始终不高于无任何契约时其所得的利润;最后,当制造商联合采用两种不同契约时,制造商收益始终高于零售商无资金约束时其所得利润,即供应链中零售商资金约束困境对制造商来说并非始终是有害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在双渠道联合采用两种不同契约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融资中的制造商最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自有资金不能满足订货需要时, 零售商可以在制造商的担保下, 以供应链融资的形式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 制造商将决策是否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担保, 并确定相应的批发价. 在报童模型的框架下, 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预期利润模型. 在一定的批发价下, 零售商具有确定的最优订货批量. 只有当订货批量在一定的区间时, 零售商才会使用供应链融资. 而在此区间, 制造商的预期利润具有确定的最优. 通过与不融资时的最优进行比较, 即可确定制造商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4.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性的异质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在外生批发价格的情形下,研究制造商在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生产成本信息分享策略:均分享、仅分享一个零售商和均不分享.研究发现,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均大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为均分享,否则,为均不分享.当存在零售商的成本估计值小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情形下,制造商的信息分享策略与市场竞争程度和退货成本有关.随着退货成本的增加,当市场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时,制造商越不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否则,制造商越愿意分享生产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分享在市场竞争激烈或非常激烈的环境下能改进所有供应链成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考虑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和双向搭便车的情形下,研究集成和分散供应链两种模式下最优定价和努力水平决策.研究发现,在集成供应链模式下,最优零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只取决于努力成本,当努力成本低于某临界值时,网络和实体零售商都努力,否则,都不努力.在分散供应链中,努力水平与批发价格,努力成本以及搭便车系数有关:当努力成本过低与过高时,制造商设定同样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会分别选择同时努力和同时不努力,则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与搭便车系数无关,否则,制造商实行批发价格歧视策略,且搭便车系数越大,价格歧视越明显,此时,随着搭便车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少,零售商的利润增大,供应链的利润增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子产品的短生命周期和价格依赖随机需求的特性,分别建立了零售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回收模式下的最优零售价和制造商利润,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渠道选择决策,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回收率为外生变量时,无论回收量为零售商订货量还是销售量的一定比例,且无论销售期末未售出产品残值为零与否,制造商都将选择零售商进行回收,两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并不影响制造商对于回收渠道的选择;当回收率为内生变量时,只有当系统参数变化使得零售商回收其全部订货量时,零售商回收才优于制造商回收.  相似文献   

17.
绿色供应链中制造商进行产品绿色化投资付出大量的研发成本,将会更加关注渠道利润分配的公平.建立博弈模型研究公平关切行为和产品绿色化效率对绿色供应链定价策略、产品绿色度、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绿色度和供应链利润在分散式决策下都会低于集中式决策,且随着产品绿色化效率的提高,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然而绿色产品销售价格在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大小关系的比较,具体取决于产品绿色化效率;产品绿色化效率较低时,公平关切行为会加重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公平关切制造商做出的决策在损害下游零售商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己方利益,需要注意到的是,虽然制造商的利润也在遭受损失,但是其利润所占渠道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多个互补性零部件供应商和单个制造商构成的组装供应链,研究了制造商持股供应商情形下,组装供应链的协调问题. 首先,给出了批发价格契约下各节点企业的最优策略,分析发现:若制造商的股权投资可实现各零部件生产成本的降低,制造商的最优订货量随其对任一供应商的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但小于集中化决策情形下的最优订货量. 然后,引入回购 策略,设计了协调契约,并指出供应商通过该协调契约可实现各节点企业期望利润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网络平台构成的混合供应链系统,构建了混合供应链4种不同的模式:M-M-HSC模式,N-M-HSC模式,M-R-HSC模式和N-R-HSC模式,给出各个模式相应的定价、佣金以及利润等决策,分析消费者需求差异对各个模式运行的影响.研究表明:1)网络平台收取的佣金主要受制造商主导地位的影响,在M-R-HSC模式中,佣金以及网络平台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的增加而增加;在其他模式中,佣金以及网络平台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产品的批发价格主要受制造商在传统渠道中的主导权影响,产品的网上销售价格主要受制造商在E-供应链中的主导权力影响.而且无论是产品的批发价格,网上销售价格还是制造商的利润,混合供应链的利润都随着消费者网络偏好的增加而增加.3)在4种模式中,零售商的利润及零售价格的大小是一一对应的,价格和利润都在M-R-HSC模式中最高,在N-M-HSC模式中最低.而且零售价格和零售商的利润随着消费者网购偏好系数的增加而减少.4)制造商主导混合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这些研究结论会进一步丰富发展混合供应链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供应链企业的运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