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番茄幼苗下胚轴系列切段在离体培养及外源IAA、玉米素和TIBA诱导下,其根的发生情况如下:1.外源IAA促进生根,并随浓度升高效应加强。2.外源玉米素对生根影响不大。3.TIBA影响生根,其效应与外源玉米素浓度相关。4.下胚轴系列,第1-3切段难以被启动生根;第4-8切段对外源IAA反应敏感;第9-13切段反应复杂。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千山市的22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进行PCR cry型的cry7类基因鉴定,对cry7类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为cry基因储备奠定基础.菌株QZG121经比对后发现含有cry7Ab基因.克隆该基因全长序列为3 417 bp,编码1 138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30 000,并在Gene Bank中登记,基因登录号为GU936713,由苏云金芽胞杆菌国际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ry7Ab9.通过构建原核表达系统获得cry7Ab9基因表达蛋白,并进行暗黑鳃金龟幼虫杀虫活性的测定,7天校正死亡率10 mg.L-1为11.11%、100 mg.L-1为25.93%;两周校正死亡率10 mg.L-1为33.33%、100 mg.L-1为48.15%,LC50为289.99 mg.L-1.  相似文献   

3.
东北龙胆从心形胚至种子萌发时胚的发育特点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观察发现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心形胚后发育细胞多为横分裂;根端、芽端都发育迟缓,胚根突破种皮主要依靠下胚轴细胞伸长,突破种皮后胚根细胞仍然为胚性细胞,细胞暂不分裂.在胚根和下胚轴之间形成下胚轴毛.不同种子的子叶和胚轴相对发育速度不同.心形胚后发育特点介于部分水生植物和典型陆生植物之间而更类似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4.
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种子为材料,利用波长800nm、频率1KHz的飞秒激光对其进行不同功率与时间的辐照处理.经MS组织培养后,统计其发芽率、根长、鲜重,测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酶及丙二醛的含量,研究飞秒激光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飞秒激光辐照能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当辐照功率为175 m W、辐照时间为12s时,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根长、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氢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此条件下的飞秒激光对拟南芥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拟南芥叶卷曲突变体lcd的表型观察表明:在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开始叶片向下卷曲,且叶张角变大;在莲座叶成熟后,与野生型相比,叶片尖端较钝,基部较宽,叶柄较短.通过遗传分析得知该突变为隐性单基因突变.采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突变基因初步定位于拟南芥的第3号染色体上,且与分子标记GAPAB紧密连锁.该研究为克隆该基因和阐明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名义组成为Sr1.5Ca0.5 SiO4:0.01 Eu3+,nTb3+(n =3.0×10-4,7.0×10-4,1.5×10-3 mol)的荧光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荧光粉样品为单一物相.在紫外光(394 nm)激发下,样品同时产生蓝光、绿光和红橙光发射,分别对应于Eu2+离子的5d→4f,Tb...  相似文献   

7.
微波法提取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溶剂微波萃取枸杞中的类胡萝卜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枸杞色素的最佳单因素依次为石油醚-丙酮体积分数ψ=1:1的混合溶剂,微波火力中火,萃取时间20 s,料液比为1:3,萃取3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枸杞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石油醚-丙酮体积分数ψ=1:1的混合溶剂浸提,料液比为1:4,在微波火力中火下萃取20 s,反复3次.在此条件下,枸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可达14.23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名义组成为Sr1.5Ca0.5 SiO4:0.01 Eu3+,nTb3+(n =3.0×10-4,7.0×10-4,1.5×10-3 mol)的荧光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荧光粉样品为单一物相.在紫外光(394 nm)激发下,样品同时产生蓝光、绿光和红橙光发射,分别对应于Eu2+离子的5d→4f,Tb3+离子的5 D4→7FJ和Eu3+离子的5D0→7FJ跃迁,表明部分Eu3+离子在还原气氛下被还原成Eu2+.红光、绿光和蓝光发射强度相当,复合得到白光.色坐标(CIE)计算结果显示,荧光粉Sr1.5Ca0.5SiO4:0.01 Eu3+,7.0×10-4 Tb3+的白色发光(CIE:x=0.321,y=0.322)接近纯白色(CIE:x=0.33,y=0.33),表明它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基于紫外光芯片的单基白光荧光粉.  相似文献   

9.
COI1(coronatine-insensitive 1)蛋白是茉莉酸信号途径的信号开关,coi1突变体是茉莉酸信号调控机制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材料。对从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购买的两种COI1(At2g39940)的T-DNA插入突变体SALK-095916和SALK-045434,通过基因型分析筛选获得了纯合突变体。进一步的基因表达检测和茉莉酸敏感性试验表明,两种纯合突变体中COI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约为野生型植株的40%和50%,突变体幼苗对茉莉酸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获得的SALK-095916(命名为coi1-22)和SALK-045434(命名为coi1-23)纯合突变体可以作为实验材料在进一步的茉莉酸信号途径机制研究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DFT、HF、CIS和TDDFT方法,研究了两种芘取代咔唑衍生物3,6-芘基-9-(4'-叔丁基苯)咔唑(BPyC)和3,6-芘基-9-(4’-芘基苯)咔唑(TPyC)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结果表明,电子激发时,BPyC结构变化较大,TPyC结构变化较小.苯环上的取代基叔丁基或芘基对HOMO能级、能隙、电离能和重组能影响微小,对LUMO能级和电子亲和势影响较大.它们的发射光谱位于蓝光区域.与BPyC相比,TPyC具有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和电荷注入传输性能,有望成为双极材料或蓝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
已有的研究表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4.0718菌株菱形晶体中含有与原毒素紧密结合的20-kb DNAs,利用PCR-RFLP分析发现在这些20-kb DNAs上含有cry1Aa、cry1Ac、cry2Aa和cry2Ab基因.本研究利用特异引物从4.0718菌株中20-kb DNAs上分别扩增出带有自身调控序列的cry1Ac和cry2Aa基因,并将其分别电转至Bt无晶体菌株Cry-B中获得重组菌株Cry-B(pHC42)和Cry-B(pHC39).SDS-PAGE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这两种重组菌株能够分别产生由130-kDa的Cry1Ac原毒素形成的菱形晶体以及由65-kDa的Cry2Aa原毒素形成的方形晶体.毒力生测的结果显示,这两种菌株的表达产物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具有预期的杀虫效果.重组菌株分别形成的两种晶体经不同的缓冲液溶解后能释放出与20-kb DNAs紧密结合的原毒素,同时在20-kb DNAs上均可检测到源于Bt染色体的spo0A和nprA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2.
黑麦草中木质素的结构、含量是决定其饲用品质的主要因素。漆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之一,属于多铜氧化酶基因家族。根据报道的植物漆酶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铜离子结合域及N-端糖基化位点两个保守区设计4对引物,以黑麦草总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克隆、测序后得到3个有效序列,分别命名为Lac10-1、Lac8-1和Lac11-1。序列分析表明,3个基因片段的编码蛋白不仅含有保守的蓝铜氧化酶结合区域HAH和N-末端糖基化位点,而且分别与黄杨、黑麦草中分离的漆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而,推断克隆到的3个基因片段是黑麦草漆酶基因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13.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应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受环己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及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胚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己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胞则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mRNA决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棍棍木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1H NMR,1H NMR,(13)C NMR等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8,9,10)-8,9-epoxycalamenen-10-ol(1),Eudesm-4(15)-ene-1,6-diol(2),(4S,4aS,6S,8aS)-4a,5,6,7,8,8a-Hexahydro-4-hydroxy-4,8a-dimethyl-6-(1-methylethenyl)naphthalen-1(4H)-one(3).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水培拟南芥中芥子油苷组成与含量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PLC-MS联用分析方法测定了水培拟南芥莲座叶和根中芥子油苷的组成和含量。水培拟南芥莲座叶和根中检测到的主要芥子油苷分别为10种和12种,其中8种为两者共有。脂肪族芥子油苷和吲哚族芥子油苷在莲座叶和根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莲座叶中脂肪族芥子油苷含量是根的3.65倍,而根中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含量是莲座叶的1.51倍。莲座叶中含量最高的是脂肪族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芥子油苷,占芥子油苷总量的42.62%,而根中则是吲哚族的1-甲氧吲哚基-3-甲基芥子油苷的含量最高,占芥子油苷总量的29.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Gd(1-x)2(MoO4)3∶Eu3+(x=0.05,0.1,0.2,0.4,0.6,0.8)荧光粉,通过对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分析,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各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Gd2(MoO4)3∶Eu3+荧光粉有潜力成为高效的近紫外(蓝光)激发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材料.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对香瓜、南瓜幼苗生长和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霉素对香瓜、南瓜幼苗生长和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 ,3 0 0mg/L的青霉素促进香瓜幼苗和根生长的效应最为显著 ,3 0 0mg/L的青霉素为促进香瓜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促进南瓜幼苗和根生长的最适青霉素浓度为 40 0mg/L ,在 3 0 0~ 40 0mg/L的范围内 ,40 0mg/L的青霉素促进南瓜插条生根的效应最强 .可溶性糖含量都增加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