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岳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山岳形象及多种多样的山岳信仰形式蕴含着民族的崇山理念,是民族心理的体现.数千年以来,泰山成为中国人心中山岳崇拜的代表,折射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而富士山自古就是日本文学、艺术、宗教的主题,是民族情感的寄托.对泰山和富士山的崇拜都是源于自然崇拜并与国家意识相连,同时也是宗教信仰的组成部分,并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开幕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呈现是一次极其成功的民族形象国际传播,体现了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创意,也完美地传达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中国元素隐喻着大国崛起的自信与自豪,古老神话诠释美好祝愿的祈福,四大发明彰显民族贡献的卓越与不朽,艺术瑰宝呈现民族艺术的传统与浪漫,求同存异弘扬民族气魄的开放与大度,高低互助承载民族精神的团结与向心。  相似文献   

3.
洪水神话是个世界性的神话主题,是人类早期先民文明存在的艺术形式,也是先民最初的生存状态、思想和原始信仰的反映。通过比较中西方洪水神话主题表现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西方洪水神话表达了西方民族对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国洪水神话宣示了中华民族向洪水宣战、向文明进军的号角,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背景氛围中孕育而出的。因此每个民族的各门类艺术均有其可供寻找的共性,这就是艺术的民族特点。而作为中国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音乐,也必然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形成中国音乐的独特气质、神韵和特点。许多人运用人类学(Anthropology)、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的观点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清淡含  相似文献   

5.
文化播报     
《曹雪芹风筝艺术》当选“世界最美的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被评为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这也是中国图书连续第三年获得该项殊荣。“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该奖项获得者被认为是代表世界图书设计的最高水平据悉,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吸引了来自世界3个国家的636种图书同场角逐。最终,中国的《曹雪芹风筝艺术》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同时获得2005年度“世界最美的书殊荣。中国原创漫画首次全球同步出版2月26日,一部由中国原创的漫画新书——《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画意象是中西合璧的结果,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对于西方油画的“我化”,它的生存与发展既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世界艺术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皮影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奇葩.许昌皮影的造型艺术也独树一枝,有着明显的特性,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平面性、象征性和程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图腾是原始人类区别于其他部落的根本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宗教起源。土家族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经了蛇图腾崇拜和虎图腾崇拜两个时期。蛇图腾向虎图腾崇拜的转换,演绎出许多神化传说、巫术、祭祀、诗歌舞蹈、工艺美术等等,并由此而形成了独具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原始艺术,图腾崇拜所表现的灵魂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意识、民族心理趋向等,却体现出了土家族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中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250-250,252
中国吉祥图案,是中国人用具象的花样来表征抽象的理想、意愿和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历代中国吉祥图案因能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体现中国文化内核的某些侧面,反映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迎合人们趋吉避凶、厌恶进善的心理而大受青睐,并不断传承发展。格式各样象征吉祥美好的画样,通过雕塑、绘画、建筑、民间艺术等多种形式,进入历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和信仰生活,成为中国人祝吉祈福的精神文化。在我国文化艺术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罕见的瑰宝之一,特别是花鸟图案,在中国几千年的历程中,促进着中国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臻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48-150
本文通过对起源于西方的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演变轨迹的梳理,阐明了它在我国当代艺术中所体现的价值。但一切乏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脱离了民族社会背景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本文对一些丧失了主体精神,一味追求市场利益的艺术现状进行了剖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高艳侠 《科技资讯》2010,(14):216-216
人名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是社会个体的标记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文化以及名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等。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用汉字作为人名用字,三国人名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在共性之中也出现了差异。研究三国人名使用汉字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日本、韩国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三国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儒道互补形成了戏曲的个性,形成和丰富了戏曲古典美,古典美又使戏曲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古典美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呈现,也是沟通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中国戏剧思维的精神和艺术发展的桥梁.盲目的创新,必然使古典美失去光泽,失去了古典美的光泽,那么,戏曲的改革就误人了歧途.  相似文献   

13.
放风筝是中国人在清明时节所进行的一项传统习俗活动,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筝流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和南通风筝等,其艺术形式和文化意义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4.
庙底沟彩陶代表古代华夏审美文化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制作年代虽已久远,但它的艺术造诣却令人叹为观止.体现了实用和审美双重价值的原始艺术文化,在我们整个民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与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中国的绘画观念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从艺术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深入探讨庙底沟彩陶的艺术特点以及对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民族给相同的数字赋予了不同文化含义,体现了其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本文从神话传说和宗教观念方面来揭示数字"三"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探讨了远古神话中有关于数字"三"的内容,另外也从现代宗教的角度分析了数字"三"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容,分别叙述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三"所蕴含的宗教思想,从而揭示出不同文化形式中数字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水与文化     
李雪冰 《科技资讯》2009,(9):249-249
华夏文明因水而生,逐水而变,中国的治水历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过程,对形成中国基本的社会形态、组织形式、民族文化心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水观念。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体现了民族内涵与中华民族自身具有的艺术特色,其纹样造型、色彩表现与深厚的内韵在当今包装设计中被广为采用并赋予新的含义,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体现了民族内涵与中华民族自身具有的艺术特色,其纹样造型、色彩表现与深厚的内韵在当今包装设计中被广为采用并赋予新的含义,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李萌 《洛阳大学学报》2006,21(3):102-103
辽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文化,受汉文化影响,非常重视绘画艺术。因此,辽代画家辈出,作品丰富。辽代绘画在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受民族生活习惯和风俗、审美特点的影响,产生了一些不同于汉族艺术的新的艺术现象和美学特征,体现出契丹民族游牧文化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辰河高腔生成环境与流源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辰河高腔脱胎于江西弋阳腔,是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一带的一大地方戏.是当地民族生态环境的产物,是人们价值取向与审美的自然选择,是人们适应生态环境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它不仅再现了沅水流域古代佛、道、傩文化图画,更再现了辰河高腔艺术产生源头的农耕图画,它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戏剧艺术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