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康实录》释词方一新唐许嵩撰《建康实录》二十卷,是一部记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事迹的著名史籍。它主要取材于《三国志·吴志》、《晋书》、裴子野《宋略j、《南齐书》、《梁书》、《陈书》等六朝或准六朝史乘,保存了一批魏晋南北朝语词,值得词汇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搜神记》等7部作品中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词进行研究,与学者们的研究予以比较,总结出了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循吏"之称始见于《史记·循吏列传》,后为班固《汉书》和范晔《后汉书》所承袭。《汉书·循吏传》所传皖西籍循吏文翁、召信臣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汉循吏群体的出现,标志着帝国吏治已从汉初的因循"成事"逐渐步入深度耕耘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汉书·循吏传》乃作者在尊汉与尊儒两种意识对冲下的作品,"天下为公"、尤其"选贤任能"的儒家立场导引着班固在循吏书写中仍能做到少虚饰、少虚妄。而文翁治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实际上包含着"华夏族群边缘"构建深度"华夏化"的历史内涵。相对于其他西汉后期循吏,召信臣无疑是一个更为成功的范例,传统中国"父母官"的称谓来源于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选集,萧统《文选》及其序言涵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观念的三种主要思考方向,即:追本溯源、分类细化、专门化,因而在这一时期的文体发展进程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观点。刘勰的"意象"观不仅丰富了前人"意象"理论的内涵,也开了魏晋南北朝讨论"意境"理论的先河,并为促进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到许昌学院,便领到了六卷本的《许昌学院学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辑,尽管来开会之前已经知道学报编辑部欲出版《文辑》的消息,但当《文辑》摆在面前时,仍然为之感到震撼,为之不胜感慨.这是从1985起至2012在《许昌学院学报·魏晋史研究》专栏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章的总辑,这部六卷三百多万字的煌煌巨著,聚集着将近三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史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凝聚着学报编辑部所有人员的心血,昭示着他们将近三十年来孜孜不懈的坚持.翻开文辑中我们看到,其中老一代前辈学者有的已经作古,当年的小青年也已经成长为学界的中坚力量,大批新秀加入到研究大军中,随着这个变化,研究专栏也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有"乞闲"词条,但书证太晚,释义也值得补正。经考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乞闲"一词的语用已较成熟。"乞闲"本指"请求闲处",引申有"请求辞职"义。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士人独立意识的形成阶段。魏晋南北朝士人意识原本是作为一种整合社会的力量而出现的;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士人意识同时体现了某种创造维度与斗争维度的僭越功能。魏晋南北朝士人意识的僭越功能不总是革命性和颠覆性,其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定型、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确定、中国士人阶层的定位等方面都彰显出了某种二律背反的旨趣。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是论诗诗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人物品评之风以及诗歌赠答之风是论诗诗发展的客观条件。此时的论诗诗虽然主要以论诗诗句的形式出现,但已经能较深入地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在于对强调诗歌的抒情作用以及关注诗歌"辞"与"意"的关系等方面。魏晋南北朝的论诗诗对唐代论诗诗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教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扼要叙述了魏晋南北朝教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指出其流派众多,命题深刻,崇理重人,崇简尚博,重才能培养,提倡实学等特色,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教学思想形成的内外机制,其外部机制是政治、思想、学术、文化背景,内部机制指教育教学实践,包括教育制度、教学制度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并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其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海南岛的土壤—植被系统中,Cu、Zn、Cr、Mo元素有95%以上贮存在土壤库中,植被库中的贮量低于5%,而残落物库中的贮量不到1%.例如,生物量和残落物量最大的山地黄壤—植被系统,这些元素在植被库中的贮量低于5%,残落物库中的贮量1%以下,在生物量较少的铁质砖红壤—植被系统中,这些元素在植被中的贮量仅占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分别对工业纯铁进行了单元渗W、W-Mo二元共渗、W-Mo-Co三元共渗.通过相同渗金属工艺条件下合金层厚度对比,利用扩散热力学、扩散微观理论以及渗入原子的空位占有率等理论,揭示了渗金属条件下W、Mo、Co三种合金元素的扩散交互作用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共渗过程中,共渗元素之间会对彼此的化学势、元素的空位浓度、元素的空位占有率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元素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样分解、基体匹配、共存元素干扰、仪器最佳测定条件选择等试验,有效消除了基体及共存元素的干扰,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铁中铝、钙、铬、锰、铜、镍、磷残余元素含量。经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试验验证,各元素检出限0.0003%~0.015%,回收率95.7%~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n=9)0.80%~5.58%,标样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大气颗粒物中元素Cu,Pb,Zn,Cr,Ni和 Mn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Cu,Pb,Zn,Cr,Ni和Mn的存在形态,对济南市采暖期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不同区域TSP中的重金属元素存在形态分布差别较大,主要以残渣态为主,质量分布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田径专项学生血清、头发锌铁铜钙镁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体育系96名田径专项学生的头发和血清锌、铁、铜、钙、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元素除钙低于标准外,其余4种元素均达到标准值.男生血清铁、镁显著高于女生(P<0.01),田径专项学生头发的Zn,Cu,Ca含量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其余元素男女之间无差异.头发中锌铁铜钙镁均值(×10-6μmol/L)分别为128.25±18.34,47.59±30.17,7.18±1.04,575.17±145.70,109.32±48.5,达标准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2.50%,42.71%,21.88%,66.67%和100%.  相似文献   

16.
ICP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葡萄叶中的8种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美国黑提葡萄的正常叶和枯叶中Cu、Mg、Zn、Mn、Cd、Ni、Al、Fe八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ICP-AES法同时测定植丰素中的铜、锌、铁、锰、镁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5.9%~107%,相对标准偏差值为0.40%~0.60%,能满足进出口植丰素中的铜、锌、铁、锰、镁含量的测定要求,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怀远方言里,"鬼、精、货、包、种、蛋"等成分常用来构成带有贬义色彩的指人名词。这些成分在构词时结合面宽、位置固定,标示词性,组成的结构类型模糊,具备了词缀的部分语法特征,但在语义上还未彻底地脱离理性意义,虚实介于汉语实词素和词缀之间。笔者认为怀远方言指人名词里的"鬼、精、货、包、种、蛋"应属于类词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铜、锌、铅、镉、铬、镍的含量.详细研究了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消解加酸量对不同金属吸光度的影响.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六种元素标准曲线相关性较好(r在0.9970~0.9999之间),精密度较好(RSD在0.20%~3.72%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04.9%,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得出了不同季节生活污泥中铜、锌、铅、镉、铬、镍含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了解最近10 000 a来的植被和环境对制定治理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的战略方针、预测未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在阐述陕西蓝田县城附近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孢粉图式分析了该区植被的演替,进而分析了该区全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据17个样品分析发现孢粉和藻类十分丰富,将孢粉图式分为三个带,分别代表全新世早、中、晚三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蒿属优势带;Ⅱ带是乔木花粉激增,早期发育有温带阔叶落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晚期是以温带阔叶树或与松混合的疏林草原或森林草原;Ⅲ带是以栎、蒿为主的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气候较冷较干,发育有以蒿为主的大片草原;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发育了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晚全新世渐变为干燥而寒冷,是以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