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网络阅读的创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阅读与传统的纸质型文本阅读相比,具有一种超文本的阅读特征,它的独特新颖的阅读形式、交互开放的阅读环境和丰富多样的阅读状态,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田炜 《科技信息》2010,(23):I0118-I0119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电子阅读成为人们热衷的获取知识途径。集声文图于一身的电子文档,以其非线性组织文本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纸质文档的空间限制,带给人们便捷全面的阅读,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并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电子阅读所具有的优越性如何影响传统阅读和教育方式,以及在电子阅读浪潮的冲击下如何转变教育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极大地冲击了以纸本书刊为载体的传统阅读形式。采用文献法对网络阅读和传统纸本阅读进行了定义,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网络阅读与纸本书刊阅读进行了比较分析,详细梳理了这两种阅读形式各自的优势,并展望了纸本书刊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发展前景和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网络文本辅助工具与学习者外语水平对网络文本阅读理解活动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使用内置词典查词最频繁,划词解释功能能够促进学习者阅读网络文本。语言水平高组学生使用辅助工具查词数明显少于语言水平低组学生,但是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词汇学习表现都比语言水平低组学生更好。  相似文献   

5.
阅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说也是一部阅读的历史。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进行网络阅读,传统图书阅读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比较了网络阅读与传统图书阅读在阅读主体、方式、内容、效果上的区别,指出网络阅读与传统图书阅读各有优缺点,网络阅读不可能取代传统图书阅读,阅读将是人类永恒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主体对生活的的摹仿。后现代主义文学提出的“文本之外,别无它物”和“互文性”等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文本观。文学摹仿生活的观点似乎走到了尽头。文章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也是对生活的摹仿。只不过,后现代主义的生活具有“能指即所指,文本即生活”的特征。根据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就是文学的主体性以及二十世纪的批评理论提出“阅读主体和阐释主体通过文本进行历史性对话”和“文本的历史性意义是文本系统和阅读主体的历史性阅读的产物”,试图重建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娴 《科技信息》2014,(13):247+244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电子通讯和网络的日益依赖,传统的阅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网络阅读,再到时下盛行的"屏读",多元化的阅读媒介,造就了新的阅读时代。如何在新阅读时代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深入发展,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白连勤 《科技信息》2011,(15):154-154
就当前阅读问题,揭示了传统阅读与深阅读、网络阅读与浅阅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浅阅读在网络时代的重要价值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纸质阅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阅读方式,一直是阅读的主流,但是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阅读以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大屏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网络阅读发展势头迅猛,似乎有超越纸质阅读的势头.本文从纸质图书与网络阅读的特性出发,来探究二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纸质阅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阅读方式,一直是阅读的主流,但是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兴起,网络阅读以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大屏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网络阅读发展势头迅猛,似乎有超越纸质阅读的势头。本文从纸质图书与网络阅读的特性出发,来探究二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数字化阅读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阅读的含义及发展基础上,介绍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化阅读的特征、电子图书类型以及数字化阅读的方式等,指出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相融合迎来了阅读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员读书的注意事项,指出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之互动是馆员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进展,并从传播学的角度比较了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2000—2010年我国图书馆阅读服务研究在传统阅读服务、全民阅读服务、网络阅读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图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但近二十年来,它成为阅读理论的研究重点。传统的阅读理论把阅读过程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即从文本到人脑的过程。而现代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视为自上而下的模式,阅读理解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构建文本意义。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在外语文本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沿用传统自下而上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仅停留在字词、句子的分析上,而忽视了语篇阅读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语篇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尝试着在主位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教师应如何利用主位推进模式提高学生语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重语法、句法分析,对隐含意义及内涵重视不够的倾向,造成学生对阅读材料理解不深,这是由传统的阅读理论和教学方法引起的。在现代教育下,我们应运用心理学、语言学、语言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理论对阅读过程、影响阅读的因素及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