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说明了旅游产业集群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阳朔县需要先在横向扩张突破再向纵向扩张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智力集群促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旅游和工业更加和谐,达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坚持政府主导与政策保障、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发展接续产业与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建立产业集群与发展循环经济5个方面,探索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理论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其具有区域性、植根性、创新性、网络化、学习化、专业化、柔性化等特征。产业集群与全球化、产业发展、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是产业集群理论需进一步思考的内容。目前,国内产业集群的实践主要面临产业集群升级、开发区"二次创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如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理论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其具有区域性、植根性、创新性、网络化、学习化、专业化、柔性化等特征。产业集群与全球化、产业发展、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的关系是产业集群理论需进一步思考的内容。目前,国内产业集群的实践主要面临产业集群升级、开发区“二次创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如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纯  陈月艳 《科技资讯》2011,(12):227-228
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大量与专业市场互动的产业集群,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浙江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必然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发展要求,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来解决集群内企业过度拥挤和创新不足问题,以推动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六安市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安市提出了实现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的宏伟目标。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当务之急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六安市的比较优势,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和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这是六安市工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君 《信息化建设》2012,(10):50-53
推进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态,也是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块状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浙江省为例,目前浙江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期,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支撑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但是,跟全国各个地方大致一样,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块状经济急需向现代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典型范例。同时,约请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江军博士就"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专门撰文予以剖析、综述,希望能够为各地产业集群两化融合与升级及社会各方面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已成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完善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培育并推进当地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关键。以揭示无锡新区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动力机制、完善行动路径全面促进无锡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以此为典范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民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是浙江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浙江"内源型"产业集群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实现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加大.合理利用外资是推动浙江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建设与中原城市群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灏  刘珺  余晓鹏 《河南科学》2006,24(6):948-951
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涌现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组织表现.其对于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机制,提出培养产业集群成长的环境是中原城市群增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论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工业的快速发展 ,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工业的规模化生产 ,使城市生态系统中有限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又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于是 ,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 :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 ,使城市工业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 ,减少废物的产量呢?1990年 ,Frosch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 :“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 ,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能源非常紧张,多次出现电荒,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工业偏重型化所导致的,请问您的观点是什么? 何祚庥: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在生产力发展的诸多规律中,一个重要规律是组成生产力的各种产业结构的演变也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这就是各不同类型的产业常常遵循一定顺序而持续发展。首先是农业,又称为第一次产业,成  相似文献   

13.
以规模经济角度入手, 从产业集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 到由产业组织、产业所有权以及行为特征带来的内部规模经济, 分析影响产业污染排放特征的因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两位数制造业层面的SO2、粉尘、污水排放为例, 通过分析污染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和产业分布特征,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行业污染数据, 建立2005-2009年产业层面面板回归模型, 研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以及空间组织与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模型回归结果显示, 产业集聚水平越高的行业, 污染排放强度越高。对所有权变量的回归显示: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企业行业集中度越高, SO2、烟尘排放强度越低; 私营企业、外商独资行业集中度越高, SO2、烟尘排放强度越高。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的产业污染受到市场化影响, 需要提升企业污染的环境监管制度和力度, 并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污染治理与排污设施建设完善度。  相似文献   

14.
张登科  王琼  李震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59-60,72
文章针对临沂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研究,依据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了经济模型,选择临沂市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得出临沂市目前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分析提出了临沂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计算机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作为工业自动化现代水平标志的工业计算机网络的由来与发展,总结出工业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特征,即分散处理与集中管理、通信协议多样化,实时控制、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网络安全等,并以新型集散控制系统和著名的Rockwell自动化工业网络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试谈工业设计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工程类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安排一直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其选择、组织与贯彻对于该专业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在对这方面情况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2005,(8):17-18
2004年度,全省6个特色产业基地参加了火炬计划统计,数据分析如下。我省特色产业基地6家,比上年增加一家;基地内有企业389家,是上年的4.42倍;企业从业人员81012人,比上年增长5.37%: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45.0亿元,增长58.27%;总收入457.7亿元,增长64.89%;净利润43.7亿元,增长43.28%;上缴税31.0亿元,增长64.55%;创汇4.2亿美元,增长186.21%;资金总投入65.2亿元,增长7.09%。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多数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的产业价值链处于低端,供需关系以市场契约为主,产品链条短,技术链断裂,劳动、资本等要素十分紧缺。当前,园区需要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园区若承接产业“七寸”企业,需要解决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问题,因区重点工作是延伸产业链和拓宽产品规模。园区若承接大型“龙头”企业,为解决产业链技术的深度问题,需要选择性进入部分产业链核心价值环节。由于产业“七寸”和大型“龙头”企业数量很少,各园区若主要承接中小型企业,此时园区需兼顾解决产业链的深度、长度和宽度问题,园区工作重点首先是引进相同与相关产业的中小“龙头”企业,拓宽产业链,产生配套利益,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其次是引进产业内重要环节的配套企业等。  相似文献   

19.
刘兰  邱磊  文雷 《创新科技》2019,19(1):82-87
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现已成为国内外高度重视的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之一。本研究参考采用IFR、国家知识产权局、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等各大组织和机构的公开数据,运用专利技术分析及产业地图等技术预见方法,研究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立足重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际,描绘未来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地图。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构成了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泉源和动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基于产业集群来发展工业园区,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工业园区的集群经济效应,另一方面也能够依托工业园区来更好地发展产业集群,双方相互促进.通过东莞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的实证分析,认为工业园区的发展依赖于园区中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了现代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战略对策及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